1.2 计算机硬件系统(共20题)

第1题计算机完成—条指令所花费的时间称为一个( )。

A、执行时序

B、存取周期

C、执行速度

D、指令周期

参考解析:一般把计算机完成一条指令所花费的时间称为一个指令周期。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2题 要使用外存储器中的信息,应先将其调入( )。

A、内存储器

B、控制器

C、运算器

D、微处理器

参考解析:外存储器中数据被读入内存储器后,才能被CPU读取,CPU不能直接访问外存储器。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3题:在计算机中,运算器的基本功能是( )。

A、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B、存储各种控制信息

c、保持各种控制状态

D、控制机器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参考解析: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运算器负责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对程序所规定的指令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输入、输出操作或对内存的访问。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4题:I/O方式中使计算机系统并行工作程度最高的是( )。

A、DMA

B、程序查询

c、程序中断

D、通道

参考解析:I/O方式包括程序查询、程序中断、直接存储器存取(DMA)和通道控制等。通道控制方式可以做到一个通道控制多台设备与内存进行数据交换,增加了计算机系统的并行工作程度。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5题:总线带宽是指总线的( )。

A、宽度

B、长度

c、数据传输率

D、位数

参考解析:总线带宽可理解为总线的数据传输率,即单位时间内总线上传输数据的位数。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6题:下面设备中不属于外部设备的是( )。

A、外部存储器

B、内部存储器

c、输入设备

D、输出设备

参考解析:CPU和内存储器构成主机,围绕主机设置的各种硬件装置称为外部设备。应用比较广泛的外部设备有输入输出设备、外部存储器和终端设备。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7题: CPU芯片内部连接各元件的总线是( )

A、系统总线

B、外围总线

C、外部总线

D、内部总线

参考解析:总线按功能层次可以分为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通信总线3类。内部总线是指芯片内部的总线。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8题:计算机工作的本质是( )。

A、存取数据

B、执行程序的过程

c、进行数的运算

D、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参考解析:计算机工作的过程就是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3个基本动作的重复。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9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CPU执行一条指令的过程中至少占用一个机器周期

B、在CPU执行一条指令的过程中只需要占用一个机器周期

c、在CPU执行一条指令的过程中至少要占用二个机器周期

D、在CPU执行一条指令的过程中只需要占二个机器周期

参考解析:通常用内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来规定CPU周期,也称为机器周期。

由于指令执行时取指令必须访问存储器,所以占用一个机器周期。指令的执行与指令中的操作数有关,可能访问0次或多次存储器,因此,指令执行可能会是一个机器周期到几个机器周期。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10题:机器周期的同步标准是( ) 。

A、CPU执行指令所占用的时间

B、CPU访问存储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c、CPU分析指令所需要的时间

D、CPU访问寄存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参考解析:通常用内存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来规定CPU周期,也称为机器周期。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11题:指令中的地址码部分给出了存放操作数地址的地址的寻址方式是( )。

A、立即寻址

B、直接寻址

c、隐含寻址

D、间接寻址

参考解析:

直接寻址中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给出的是操作数的真正地址。

间接寻址是相当于直接寻址而言的,指令的地址码给出的不是操作数的真正地址,而是操作数地址的地址。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12题:在执行指令过程中,CPU不经过总线能直接访问的是( )。

A、寄存器

B、寄存器和内存

c、寄存器、内存和外存

D、输入/输出设备

参考解析:计算机中CPU通过总线与内存、外设等连接。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13题:I/O方式中的程序查询方式是指( ) 。

A、在程序执行前系统首先检查该程序运行中所需要的I/O设备是否准备好

B、当CPU需要执行I/O操作时,程序将主动查询I/O设备是否准备好

C、用程序检查系统中I/O设备的好坏

D、用程序启动I/O设备

参考解析:程序查询方式是指程序主动查询输入/输出设备是否准备好:如果准备好,CPU执行IO操作﹔否则,CPU会一直查询并等待设备准备好后执行IO操作。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14题:I/O方式中的程序中断方式是指( )。

A、当出现异常情况时,CPU将终止当前程序的运行

B、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计算机将停机

C、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计算机将启动I/O设备

D、当出现异常情况时,CPU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运行,转向执行相应的服务程序

参考解析:计算机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当出现异常情况或者特殊情况时,CPU停止当前程序的运行,转而执行对这些异常情况或者特殊情况进行处理的程序,处理结束之后再返回到现行程序的断点处继续运行,该过程就是中断。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15题: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PU能直接访问计算机内存

B、CPU可以通过总线访问计算机内存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

c、CPU不仅能直接访问计算机内存,也能直接访问计算机外存

D、CPU不能直接访问寄存器,必须通过总线来访问寄存器

参考解析:CPU不能直接访问计算机内存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需要通过总线来访问。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它们都包含有寄存器或高速存储区域。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16题:I/O方式中的DMA方式是指( )。

A、程序运行结果在IO设备上的输入输出方式

B、I/O设备与主存之间的通信方式

C、I/O设备与主存之间由硬件组成的直接数据通路,用于成组数据传送

D、在I/O设备上输入输出数据的程序

参考解析︰直接内存存取(DMA)是I/O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由硬件组成的直接数据通路,用于高速I/O设备与主存之间的成组数据传送。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17题:下列存储器中,访问速度最快的是( )。

A、磁盘

B、磁带

c、内存

D、寄存器

参考解析:寄存器是高速存储区域,用来暂时存放参与运算的数据和运算结果,是访问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18题:如果指令中的地址码部分直接给出了操作数,则称为( )。

A、隐含寻址

B、直接寻址

C、立即寻址

D、寄存器寻址

参考解析﹔寻址方式是指找到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数据地址以及下一条将要执行指令的地址的方法。寻找方式被分为指令寻址和数据寻址两大类。其中,指令寻址分为顺序寻址和跳跃寻址两种。常见的数据寻址有立即寻址(所需的操作数由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直接给出)、直接寻址(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给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隐含寻址(操作数的地址隐含在指令的操作码或者某个寄存器中)、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等。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19题:用来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的方法是( )。

A、扩大主存容量

B、提高主存储器访问速度

c、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D、在主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高速缓冲存储器

参考解析︰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介于CPU和内存(主存)之间的一种小容量、可高速存取信息的芯片,用于解决它们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20题:下列存储器中访问速度最快的是( )。

A、主存

B、磁盘

c、磁带

D、缓存(Cache)

参考解析∶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21题 指令中的地址码部分直接给出了操作数在存储器中地址的寻址方式是()。

A、直接寻址

B、立即寻址

C、间接寻址

D、隐含寻址

参考解析

正确答案:A

立即寻址:所需的操作数由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直接给出

直接寻址: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给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隐含寻址:操作数的地址隐含在指令的操作码或者某个寄存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