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共11题)

第1题:下面对“对象”概念描述错误的是( )。

A、对象不具有封装性

B、对象是属性和方法的封装体

c、对象间的通信是靠消息传递

D、一个对象是其对应类的实例

参考解析:对象是由描述该对象属性的数据以及可以对这些数据施加的所有操作封装在一起构成的统一体,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消息传递是对象间通信的手段,一个对象通过向另一对象发送消息来请求其服务,C选项正确。类是对象的抽象,一个对象则是其对应类的一个实例,D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2题:不属于对象构成成份的是( )。

A、标识

B、属性

c、方法(或操作)

D、规则

参考解析:对象是由描述该对象属性的数据以及可以对这些数据施加的所有操作封装在一起构成的统一体。一个对象通常可由对象名(标识)、属性和操作三部分组成。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3题:下面属于整数类的实例的是( )。

A、0.229

B、229

c、229E-2

D、"229"

参考解析:0.229是浮点数,229是整数,229E-2是指数, "229"是字符串。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4题: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是( )。

A、多态性

B、自顶向下

c、模块化

D、逐步求精

参考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的重要原则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及限制使用goto语句。多态性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性。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5题: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方法)的结合,其实现的机制是( )。

A、抽象

B、继承

c、隐蔽

D、封装

参考解析:对象是由描述该对象属性的数据以及可以对这些数据施加的所有操作封装在一起构成的统一体。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6题:下列选项中,不是面向对象主要特征的是( )。

A、复用

B、抽象

c、继承

D、封装

参考解析: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抽象、封装、继承、多态。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7题:将数据和操作置于对象统─体中的实现方式是( )。

A、隐藏

B、抽象

c、封装

D、结合

参考解析:对象是由描述该对象属性的数据以及可以对这些数据施加的所有操作封装在一起构成的统一体。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8题:下面属于字符类的实例是( )。

A、'518'

B、“5"

c、'nm'

D、’\n'

参考解析:'518'、“5"、'nm'是字符串。'\n'表示换行符,属于字符。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9题:面向对象方法中,继承是指( )。

A、一组对象所具有的相似性质

B、一个对象具有另一个对象的性质

c、各对象之间的共同性质

D、类之间共享属性和操作的机制

参考解析∶继承就是子类继承父类的特征和行为,使得子类对象(实例)具有父类的属性和方法,或子类从父类继承方法,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相同的行为。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10题:下面对类-对象主要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类的单一性

B、对象无关性

c、对象唯一性

D、类的依赖性

参考解析:对象唯一性是指对象是可区分的,并且由对象的内在本质来区分,而不是通过描述来区分。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11题:下面关于对象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

A、对象间的通信靠消息传递

B、对象是名字和方法的封装体

c、任何对象必须有继承性

D、对象的多态性是指一个对象有多个操作

参考解析:消息传递是对象间通信的手段,一个对象通过向另一对象发送消息来请求其服务,A选项正确。对象是由描述该对象属性的数据以及可以对这些数据施加的所有操作封装在一起构成的统一体,B选项错误。对象可以有继承性,但并不是任何对象都必须有继承性,C选项错误。多态性是指同一操作作用于不同的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产生不同的执行结果,D选项错误。本题答案为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