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数据模型(共44题)

第1题:建立表示学生选修课程活动的实体联系模型,其中的两个实体分别是()。

A、学生和学号

B、课程和成绩

c、学生和课程

D、课程和课程号

参考解析:在实体联系模型中,实体是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在学生选修课程活动中,学生和课程是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课程号是课程的属性,学号是学生的属性,成绩是学生和课程联系的属性。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2题:定义学生选修课程的关系模式如下:SC(S#,Sn,C#,Cn,T#,G,Ci)(其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授课老师号、成绩、学分)并且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教授,则该关系的键是()。

A、S#,T#

B、S#,C#

c、S#

D、C#

参考解析:在关系SC中,想要唯一确定一行,需要学号“S#"和课程号“C#"。不管该课程的授课老师是谁,只要知道了学号和课程号,就能确定关系中的其他属性。因此,该关系的键是“S#"和“C#”。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3题: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关系模式是用来记录用户数据的()。

A、二维表

B、视图

c、属性

D、实体

参考解析:关系模式采用二维表来表示关系,简称表。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4题:在关系模式A(S,SN,D)和B(D,CN,NM)中,关系A的主键是s,关系B的主键是D,则属性D在关系A中称为( )。

A、主键

B、外键

c、候选键

D、超键

参考解析∶属性D是关系B的主键,但在关系A中不是主键,因此属性D在关系A中是外键。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5题:学校的每个社团都有一名团长,且一个同学可同时担任多个社团的团长,则实体团长和实体社团间的联系是( )。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参考解析:一个社团只能有一名团,一个同学可以同时担任多个社团的团长,则团长和社团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团长是一的一方,社团是多的一方。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6题:下面模型中为概念模型的是( )。

A、层次模型

B、关系模型

c、网状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参考解析∶概念数据模型,简称概念模型,它是一种面向客观世界、面向用户的模型,它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具体的计算机平台无关。概念模型着重于对客现世界复杂事物的描述及对它们内在联系的刻画。目前,最著名的概念模型有实体-联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7题: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实体图书和实体借阅人之间的联系是( )。

A、N: 1

B、M:N

c、1: 1

D、1: N

参考解析: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一本图书可以被多名借阅人借阅,一名借阅人也可以借多本图书,则图书和借阅人之间的联系是多对多,即M:N。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8题: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

A、关系的并发控制

B、关系的数据操纵

c、关系的数据结构

D、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参考解析∶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及数据约束3部分组成。完整性规则属于数据约束。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9题:关系的实体完整性要求关系中不能为空的属性是( )。

A、主键属性

B、外键属性

C、全部属性

D、候选键属性

参考解析:实体完整性约束:若属性M是关系的主键,则属性M中的属性值不能为空值。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10题: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是( )。

A、层次模型

B、关系模型

c、网状模型

D、运算模型

参考解析: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层次模型。用网状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关系。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11题: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的图形是( )。

A、菱形

B、三角形

c、矩形

D、椭圆形

参考解析:在E-R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集,用椭圆形表示属性,用菱形表示联系。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12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可以有1个或多个

B、关系模式的候选关键字只能有1个

c、关系模式可以没有候选关键字

D、关系模式必须有2个以上的候选关键字

参考解析:在关系模式中凡能唯一标识元组的最小属性集称为该关系的键或码。关系模式中可能有若干个键,它们称为该表的候选码或候选键。关系模式中不能没有候选键。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13题:按照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分为( )。

A、层次、网状和关系

B、大型、中型和小型

c、西文、中文和兼容

D、数据、图形和多媒体

参考解析:按照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模型分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14题:下面选项中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 )。

A、与行的次序无关

B、与列的次序无关

c、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

D、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

参考解析: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一般满足7个基本特征:

①元组(行)个数是有限的——元组个数有限性。

②元组(行)均不相同——元组的唯一性。

③元组(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元组的次序无关性。

④元组(行)的分量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特征―—元组分量的原子性。

⑤属性(列)名各不相同——属性名唯一性。

⑥属性(列)与次序无关,可以任意交换——属性的次序无关性。

⑦属性(列)的分量具有与该属性相同的值域——分量值域的统一性。本题答案为C选项,不同的列可以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第15题:每个学校有一名校长,且不同学校的校长可以是同一人,则实体学校和实体校长间的联系是( ) 。

A、一对一

B、多对多

c、多对一

D、一对多

参考解析:一个学校只能有一名校长,一个人可以是多个学校的校长,则学校和校长之间的联系是多对一。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16题:定义学生选修课程的关系模式如下:

SC(S#,Sn,C#,Cn,G)(其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成绩)则该关系的主键为( )。

A、S#

B、C#

c、S#,C#

D、S#,C#,G

参考解析:在关系“学生选修课程”对应的二维表中,要想唯一确定一行,需要学号“S#”、课程号“C#"。因此,该关系的主键为“S#"和“C#”:组成的复合键。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17题:一名员工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只能由一名员工使用,则实体员工和计算机间的联系是( )。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多

D、多对一

参考解析:一名员工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一台计算机只能由一名员工使用,则员工和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员工是一的一方,计算机是多的一方。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18题:养老院的实体护理员和实体老人之间的联系是( )。

A、1:1

B、N:1

C、M:N

D、1:N

参考解析︰在养老院中,一名护理员护理多名老人,一名老人被多名护理员护理,则护理员和老人之间的联系是多对多,即MN。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19题:在销售管理系统中,实体商品与实体商店间的联系是( )。

A、1:1

B、N:1

c、1:N

D、M:N

参考解析:在销售管理系统中,一种商品可以在多家商店中销售,一家商店里可以销售多种商品,则商品和商店之间的联系是多对多,即M:N。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20题:关系数据模型( )。

A、只能表示实体间1:1联系

B、只能表示实体间1:m联系

c、只能表示实体间m:n联系

D、可以表示实体间m:n联系

参考解析:关系数据模型可以表示实体间的1:1、1.m、m:1、m:n联系。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21题:在进行逻辑设计时,将E-R图中实体之间联系转换为关系数据库的()。

A、元组

B、关系

c、属性

D、属性的值域

参考解析: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对应关系:实体对应元组﹔属性对应属性;实体集对应关系;联系对应关系。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22题: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完整性约束和( )。

A、查询

B、数据类型

c、关系运算

D、数据操作

参考解析: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及数据约束三部分组成。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23题:在关系表中,属性值必须是另一个表主键的有效值或空值,这样的属性是()。

A、候选键

B、外键

c、主键

D、主码

参考解析:表M中的某属性集是表N的候选键或者主键(主码),则称该属性集为表M的外键或外码。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24题:采用表结构来表示数据及数据间联系的模型是( )。

A、层次模型

B、概念模型

C、网状模型

D、关系模型

参考解析: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层次模型。用网状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关系。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25题:学生关系模式中有D(D#,Dn,D1,DAddr)(其属性分别为系编号、系名称、系主任和系地址)和S(S#,Sn,SG,Date,Maj,D#) (其属性分别为学号、姓名、性别、入学日期、专业和系编号)两个关系,关系s的主键(码)是S#,关系s的外键(码)是( )。

A、D#

B、Maj

C、D1

D、Dn

参考解析:在关系D中,D#为主键;在关系S中,S#为主键,D#不是主键,则D#是关系s的外键。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26题:关系数据库中的键是指( )。

A、关系的专用保留字

B、关系的名称

c、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

D、关系的所有属性

参考解析:在关系模式中凡能唯一标识元组的最小属性集称为该关系的键或码。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27题:概念模型是( )。

A、用于现实世界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有关

B、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有关

c、用于现实世界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无关

D、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无关

参考解析:概念数据模型,简称概念模型,它是一种面向客观世界、面向用户的模型,它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具体的计算机平台无关。概念模型着重于对客现世界复杂事物的描述及对它们内在联系的刻画。自前,最著名的概念模型有实体联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28题:学籍管理系统中学生和学籍档案之间的联系是( )。

A、1:1

B、M:N

c、N:1

D、1:N

参考解析:在学籍管理系统中,一名学生只有一份学籍档案,一份学籍档案只属于一名学生,则学生和学籍档案之间的联系是一对一。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29题: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 )。

A、物理模型

B、空间模型

c、时间模型

D、对象模型

参考解析:数据模型按照不同的应用层次分为3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数据模型(物理模型)。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30题:在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中,面向数据库管理系统且着重于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一级实现的是()。

A、概念模型

B、逻辑模型

c、物理模型

D、面向对象的模型

参考解析:逻辑数据模型,也称数据模型,是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模型,着重于在数据库系统一级的实现。成熟并大量使用的逻辑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31题:逻辑模型是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模型,下面属于逻辑模型的是( )。

A、谓词模型

B、物理模型

c、关系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参考解析:逻辑数据模型又称为数据模型,是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模型,着重于在数据库系统一级的实现。成熟并大量使用的逻辑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32题:在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中,面向数据在计算机中物理表示的是( )。

A、数据模型

B、物理模型

c、概念模型

D、面向对象的模型

参考解析:物理数据模型,也称物理模型,是面向计算机物理表示的模型,此模型给出了数据模型在计算机上物理结构的表示。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33 题: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间联系的图形是( )。

A、椭圆形

B、矩形

c、菱形

D、三角形

参考解析:在E-R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集,用椭圆形表示属性,用菱形表示联系。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34题:若实体A和B是一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一对一的联系,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参考解析:实体A和B是一对多的联系,则一个A对应多个B,一个B对应一个A。实体B和C是一对一的联系,则一个B对应一个C,一个C对应一个B。因此,一个A对应多个c,一个C对应一个A,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一对多。实体A是一的一方,实体C是多的一方。本题笞案为B选项。

第35题: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不包括( )。

A、概念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数据模式

参考解析∶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为:概念模式、内模式和外模式。本题答案为D选项。

第36题:在关系数据库中,用来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是( )。

A、属性

B、二维表

c、网状结构

D、树状结构

参考解析∶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只有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表文件)。关系数据库的表采用二维表格来存储数据,一个二维表就是一个关系。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37题:下列关于关系模型中键(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B、可以由关系中任意个属性组成

c、关系中可以不存在键

D、由一个或多个属性组成,其值能够惟一标识关系中一个元组

参考解析:在关系模型中必须有键,键由一个或多个属性组成,其值能够惟一标识关系中一个元组(表中的一行)。本题笞案为D选项。

第38题:有关系如下图所示,若B为键,则最后一条记录违反了( )。

A、参照完整性约束

B、实体完整性约束

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D、逻辑完整性约束

参考解析∶关系模型允许定义三类数据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若属性M是关系的主键,则属性M中的属性值不能为空值。在关系中B为键,则根据实体完整性约束,B不能为空。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39题: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图所示,其中三个关系对应的关键字分别为A、B和复合关键字(AB)。则T的记录项(b,q,4)违反了()。

A、实体完整性约东

B、参照完整性约束

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D、逻辑完整性约束

参考解析:关系模型允许定义三类数据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若属性(或属性组)E是关系M的外键,它与关系N的主键相对应,则对于关系M中的每个元组在A上的值必须:①要么取空值(A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②要么等于关系N中某个元组的主键值。在关系T中,元组(b,g,4)的B属性q在关系s中不存在,违反了参照完整性约束。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40题:图书馆数据库系统中有下列模式:

书(书号,类别,书名,出版社,年份,作者,价格,总藏书量,现有库存)

借书卡(卡号,姓名,单位,类别)

借书记录(卡号,书号,借期,还期)

其中关系书和关系借书卡的主键分别为书号和卡号,关系借书记录的主键为()。

A、书号,借期

B、卡号,书号

c、卡号,书号,借期

D、卡号,借期

参考解析。在关系借书记录对应的二维表中,想要唯一确定一行,需要“卡号”和“书号”。因此,关系借书记录的主键为“卡号”和“书号”。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41题:设有表示商店聘用职工的三张表,其中

商店(商店号,商店名,地址)

职工(职工号,姓名,性别,业绩)

聘用(职工号,商店号,聘期,月薪)

则关系聘用的关键字(键或码)为( )。

A、职工号,月薪

B、职工号,聘期

c、职工号,商店号

D、商店号,聘期,月薪

参考解析:在“商店”表中,“商店号”为主键;在“职工”表中,“职工号”为主键;在关系“聘用”对应的二维表中,想要唯一确定一行,需要“商店号”和“职工号”。因此,关系“聘用”的关键字为“商店号”和“职工”。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42题:同一个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值( ) 。

A、可以全相同

B、不能全相同

c、必须全相同

D、可以全相同也可以不同

参考解析: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一般满足7个性质:

①元组(行),个数是有限的——元组个数有限性。

②元组(行)均不相同―—元组的唯一性。

③元组(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元组的次序无关性。

④元组(行)的分量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特征——元组分量的原子性。

⑤属性(列)名各不相同——属性名唯一性。

⑥属性(列)与次序无关,可以任意交换——属性的次序无关性。

⑦属性(列)的分量具有与该属性相同的值域――分量值域的统一性。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43题,若实体A和B是一对一的联系,实体B和c是多对一的联系,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

A、一对多

B、多对一

c、一对一

D、多对多

参考解析:实体A和B是一对一的联系,则一个A对应一个B,一个B也只对应一个A。实体B和c是多对一的联系,则一个c对应多个B,一个B对应一个c。因此,一个A对应一个C,一个c对应多个A,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多对一。实体A是多的一方,实体c是一的一方。本题答案为B选项。 

第44题:在进行数据库逻辑设计时,可将E-R图中的属性表示为关系模式的( )。

A、属性

B、键

c、关系

D、域

参考解析: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对应关系:实体对应元组﹔属性对应属性﹔实体集对应关系;联系对应关系。本题答案为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