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一、学术史回顾
城市史研究始于城市社会学,兴起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欧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论和思考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1]。20世纪6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对“西方中心论”进行反思,开始寻找中国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如美国学者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2]。西方学者开始从新的角度展开对中国城市史的研究。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从区域研究的角度论述了农村市场结构的演变发展,探讨了中国历史上的城镇化过程,在市场结构、区域特征、理论工具等方面确立了关于中国市镇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3]。1977年,施坚雅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从历史、空间和社会的角度对中国城市史进行研究[4]。《亚洲研究》的一篇书评说:在过去几年中,这本书已经成为中国研究中最经常被引用的著作之一。即使在它尚未问世之前,这本书已经被广泛地讨论,以至于它的到来成为人们的焦点话题。现在,它的出版证明这种期待是值得的[5]。此外,施坚雅还与伊懋可主编了《两个世界之间的中国城市》和《共产主义中国的城市》[6]。
西方学术界最早关注的对象是通商口岸的城市史,对上海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2003年和200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还推出了《上海史研究译丛》,内容涉及上海道台、警察、企业家、侨民、妓女、同乡会、救火会、苏北人等。20世纪90年代后,对中国城市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公共领域与精英活动,城市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和妇女,城市工人阶级和劳工运动等方面。罗威廉对汉口,斯特兰德对北京,裴宜理对上海,贺萧对天津的研究都是其中的佳作[7]。
国内研究近代城市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除了受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之外,更主要是为了适应这个时期开始的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出版了包括学术专著、资料集和一般性读物在内的书籍数百部,发表了相关文章上千篇[8]。以城市史为主要内容的杂志应运而生,一些专业期刊还设专栏刊登城市史的文章,各种学术讨论会在上海、重庆、武汉、天津等城市相继召开。“七五”期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小组将上海、天津、重庆、武汉的历史列入重点研究课题[9],“八五”期间,又将东南沿海城市、长江中上游城市、华北城市列为重点研究对象。20世纪90年代后,研究对象从沿海大城市延伸到中小城市和其他类型的城市,研究的层面涉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主要有:《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10]、《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11]、《近代大连城市经济研究》[12]、《长沙的近代化启动》[13]、《空间与社会:近代天津城市的演变》[14]、《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15]等。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城市史研究呈现单体城市与类型城市、区域城市研究并进共盛的局面[16]。目前
区域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和华北几个区域。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期间重点课题“东南 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对东南沿海的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5个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进行个案研究[17]。长江流域的城市研究最为兴盛,如《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18]、《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19]、《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20]。南京大学对长江下游地区的一些城市南通、无锡、安庆、常州、皖江等开展个案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比较和区域研究,由安徽教育出版社推出。天津学者对华北的区域城市体系作了探索[21]。其他涉及区域城市的还有《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22]、《北京与周围城市关系史》[23]。不同类型城市的研究有《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24]、《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25]。城市史整体研究主要有《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年》[26]、《中国城市发展史纲》[27]、《中国近现代城市的发展》[28]、顾朝林的《中国城市地理》[29]等等。与上述研究相比,与福建城市史直接相关的前期研究论著较少。虽然关于福建地方史的论著很多,但从城市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目前主要是对城市史中的一部分即沿海港口史的研究,如《福州港史》[30]、《厦门港史》[31]、《厦门海外交通》[32]、《漳州港》[33]、《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34]、《喧闹的海市:闽东南港市兴衰与海洋人文》[35]、《福建海港史概述》[36]等等。研究层面也多侧重港口 的发展历程、航运和对外贸易等。在《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一书中有两篇关于福州和厦门个案研究的文章 。戴一峰对厦门研究颇深,《厦门与中国近代化》表明了厦门城市发展的动因是贸易和移民,并且从商业、航运业 、工业、金融业、市政建设等方面对抗战前的厦门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写出了厦门城市的独有个性。罗肇前的《福 州与中国近代化》主要分析福州工业和航运业的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郑力鹏的博士论文《福州城市发展史研究》,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福州城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37]。《厦门城六百年》讨论了厦门地名、城墙历史、城市建筑等问题[38]。从现代化角度进行区域史研究的主要有台湾学者李国祁的《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1860—1916》。[39]日本学者对厦门贸易、厦门华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厦门、厦门文学等问题也有不少研究,如恩田重直发表了关于厦门城市空间和建筑的一系列文章[40]。
国外有两篇和福建城市相关的博士论文值得关注。卡蒂埃·卡罗林的《中国华南沿海的商业城市:宁波、福州和厦门(1840—1930)》[41]认为,19世纪中国沿海的国际贸易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商业潜力。宁波、福州和厦门是1842年对西方开放的5个通商口岸中最小的3个港口,这些城市的中国商人形成了联系当地城市和中国其他港口以及东南亚的紧密的商业网络。城市的都市连续性依赖于中国商人组织的商业活动,资金移动促进了中国港口城市的城市化。库克·詹姆斯·亚历山大的《通往现代化的桥梁:厦门、华侨和东南沿海的现代化(1843—1937)》[42],主要探讨华侨在东南沿海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分析了从明朝开始的厦门华侨的历史起源、遍布全球的厦门商业网络、移民和国际贸易、华侨的特点等。该文认为,华侨的进出和他们与家乡的联系产生了一个社区,促进了厦门的形成,而且对整个东南沿海都产生了影响。由于厦门在东亚的位置和不断增长的全球资本主义的跨国贸易网络,厦门成为东南沿海现代化的中心。
福建城市发展历史的研究比较薄弱,主要是受到个案城市研究现状的制约。研究的层面也较窄,对于城市史丰富的内涵还没有充分挖掘,如城市的整体发展概貌、城市发展动力、城市体系、城乡关系、城市的人口与社会阶层、城市社会生活等。
二、主要资料
1.档案资料近代海关在近百年的活动中积累了大量档案和出版物,其中海关贸易报告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尤为重要。海关总税务司为了解全国各口海关的情况,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而复杂的贸易统计和报告制度[43] 。闽海关从1865年开始编制《年度贸易报告》。从1882年到1931年,编制了5期《闽海关十年报告》 。福海关从1899年开始编制贸易年报,同时以该年为起点编制《福海关十年报告》,到1931年共有4期。 厦门海关自1865年起逐年编制《年度贸易报告》。从1882年至1941年,编写了6份《厦门海关十年报 告》。海关报告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罗万象,不但详细地记述了福建各口岸的贸易和关税情况,而且对该口岸 所在地及其附近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教育、宗教、交通、地方行政、社会状况等,均有记述和统 计。20世纪80年代开始,厦门和福州两地的海关分别组织人员整理编译了这些海关报告,即《近代福州及闽东地区社会经济概况》[44]和《近代厦门社会经济概况》[45],它们是本书重要的资料来源。《厦门海关历史档案选编(1911—1949)》(第一辑)[46]则选编了厦门海关税务司与总税务司来往的半关函和密函。海关史料还有170册的《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47]。福建省档案馆、福州市档案馆、厦门市档案馆也收藏了大量民国后期的档案资料。
2.调查资料日本占领台湾后,十分重视对海峡对岸福建的情报调查、搜集、编译和整理。主要有东亚同文会编印 的《支那省别全志》(福建省),日本驻福州和厦门领事馆的调查报告《福建省事情》和《福建事情》,以及《福 州事情》、《福州考》、《南支那的资源与经济》(第一卷,福建省),《福建风土记》、《新厦门》、《事变后 的福建省经济调查》等等。《清国商业综览》、《支那各省经济事情》、《支那政治地理志》、《南支经济丛书》 等也包含福建城市的一些资料。开埠后,不少西方传教士、官员、旅游者、记者居住或途经福州、厦门等城市,对 当地的社会风貌也作了描述。如美国传教士卢公明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详细描述了清末福州人丰富的社会生活 。1929年中国铁道部业务司调查科成立闽浙赣经济调查队,调查所经各县的工业、商业、物产、交通等情况, 出版了《京粤线福建段沿海内地工商业物产交通报告书》和《京粤线福建段福州市县经济调查报告书》。还有《福 州紫阳村经济调查》、《闽侯实习调查日记》、《福州厦门实习调查日记》、《福州市政考察记》以及民国后期福 建各行政区督察专员的视察报告。许多文人如鲁迅、林语堂、郁达夫、庐隐、曹聚仁、内山完造等都曾经到过福州 和厦门,在他们笔下也留下了生动的描述。此外,还有《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雁门萨氏家谱》、《使闽豫日记》、《粤闽巡视纪略》等族谱、日记、私人笔记等资料。
3.专题性资料及论著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专题性资料主要有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的《中华民国统计提要》,福建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编纂的《统计年鉴》(第一回)、《各县市最近简要统计》、《福建历年对外贸易统计资料》、《福建省省会户口统计》、《福建公报》、《福建经济研究》、《福建经济概况》、《福建省经济建设五年计划(草案)》,《福建省概况》、《重订福建省单行法规汇编》等。城市指南类书籍有《福州便览》、《福州指南》、《福州要览》、《厦门指南》、《厦门要览》、《厦门大观》等等。商会等团体编纂了《更定福州商务总会章程》,《厦门总商会特刊》、《闽省商业研究所调查商习惯总册》、《福州基督教青年会报告》等。一些学者的著作,如《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福建省墟市调查报告》、《福建财政史纲》、《福建之木材》、《福建之纸》、《福建之茶》、《福建省食粮之运销》等,为研究福建城市商业贸易、工业、城乡关系等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了《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其中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福建各级档案馆、统计部门、高校也编印了一些资料,如《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福建卷)、《民国福建各县市(区)户口统计资料(1912—1949)》、《福建华侨档案史料》、《闽台关系档案资料》、《近代厦门涉外档案史料》、《厦门抗日战争档案资料》等。还有《福建省统计资料汇编》、《福建省基本统计》、《福建省农村调查》、《福建省农村经济参考资料汇编》等。
4.地方史志与报刊地方史志资料包括清代及民国时期所修的省志、各地县志、府志,也包括建国后各地新修的志书和政协文史委员会编纂的《文史资料》。报纸主要有《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晚清的《商务官报》以及《福建民报》、《江声报》、《申报》等,厦门大学图书馆和福建师大图书馆五六十年代也整理了一些剪报资料。刊物有《福建省建设厅月刊》、《新福建》、《福建文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地学杂志》、《道路月刊》、《东方杂志》等,还有一些英文报刊,主要有《Journal of Geography》和《China Weekly Review》等。报刊上的材料比较零散,也可搜索到不少很好的史料。
总之,近代福建城市史的资料十分丰富,但比较散乱,而且由于文献记载的不连贯,可供前后比较以反映社会变迁的例证不多。福建城市的现代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经济史、社会史、人口史、教育史、宗教史、医疗史、妇女史等众多研究领域,还需要多方细致搜索材料。
三、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和内容框架
本书研究对象是福建城市,以福州和厦门两个城市为主要着眼点。福州和厦门分别位于闽江和九龙江的入海口,是福建城市体系中的核心城市。施坚雅把晚清中国划分成9个大区,福建属于东南沿海大区。福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除了1934—1947年曾一度将光泽县划归江西省,其辖区从清至今一直比较稳定[48]。福建既是一个省级行政区,从地理环境看,又是一个综合自然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它不仅在地貌上,而且在水系、气候特征上也自成单元。福建所有河流均源于本省,又在本省海岸线入海(仅汀江下游在广东入海)[49]。把福建这一独立的地理和经济区域提取出来,作为研究区域城市社会变迁的个案,来探索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历程及特点,具有一定的意义。而时间界定为1843—1949年,是因为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和1844年,厦门和福州相继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福建城市开始了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另外,要把握一个城市或区域城市的发展规律和特色,长时段的研究比较合适。
城市的现代化是本书的主线。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的全方位的范畴,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管 理、文化、环境和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变迁。“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里的变革。”[50]布莱克认为,现代化“反映着人控制环境的知识亘古未有的增长,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51]。另一位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是一个革命的、复杂的、系统的、全球化的、长期的、阶段性的、同质化的、不可逆转的、进步的过程。”[52] 罗荣渠也指出:“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 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 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它是落后国家采 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53]因此本书采取的是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对城市现代化进行多层面的分析。
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分段方法能够使人对复杂的社会发展进程有一个简明而直观的认识,被许多人采用,也是本书采用的分析方法。但它容易给人把现代与传统绝对对立起来的感觉,正如布莱克所说:“我们决不能把现代化视为传统到现代性的一场简单转变,而应将其看成是从远古时代到不尽将来的无限连续体的一部分。”[54]本书在论述中尽量避免把传统与现代关系简单化,在阐述城市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除了表现二者之间对立的一面,还力图展现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同时并存的特点。
此外,国家与社会的理论也是考虑的另一个角度。吉登斯则认为,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中,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得以大大加强[55]。与此同时,日渐发达的民间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福州和厦门的城市现代化的发动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当前福建城市化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进程,中心城市力量薄弱的状况是考虑此问题的现实出发点。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理解过去,有助于了解现在,探索将来。对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的脉络和制约因素进行考察,无论是对丰富近代中国城市史的研究还是探索福建城市今后的发展道路,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书以福州和厦门为代表的福建城市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的现代化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城市发展演进的特点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在福建这一独特的区域内,以福州和厦门为龙头,以开埠为契机,福建城市开始了百年缓慢而曲折的现代化历程,本书试图对这一历程作全面的长时段的分析。将分段叙述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时间为序,以鸦片战争后的开埠、中华民国建立和抗日战争爆发为切点,将近代福建城市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主要从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角度阐述城市发展的概况。各章之中分节讨论商业贸易、金融、工业、城市建设等。包括以下几章:第一章是福建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与早期历史。第二章是晚清福建城市的演进。这一阶段是福建城市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发展的起步时期。主要叙述开埠以后福建城市贸易商业、金融、工业、城市建设方面的初步现代化。第三章是民国前期福建城市的变迁。这是福建城市初步发展时期。主要阐述民国建立后福建城市贸易商业、金融、工业、城市建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第四章是民国后期福建城市的曲折发展。福建沿海城市发展滞缓,而内地城市却有了一些发展。
下篇是横向的专题研究,选择一些对城市发展影响重大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力图从多角度反映城市的变迁。包括以下几章:第五章是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主要探讨福州和厦门作为福建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及其作用,以及城市和附近乡村的互动关系。第六章是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变化。主要分析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和迁移、人口的结构,以及城市社会的职业与阶层结构出现的变化。第七章是城市文化教育的发展。主要讨论近代教育的发展和新闻文化事业的兴起。第八章是城市社会风俗的演变。主要阐述衣食住行,宗教信仰,婚丧嫁娶,闲暇生活等风俗的嬗变。结语部分是对福建城市发展的整体思考。着重对福建城市的发展动力和功能定位、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及福建城市发展缓慢的因素进行探讨。
【注释】
[1]史明正:《西方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5期。
[2][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4][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42~243页。
[5]Hamilton,Garyg.,G.William Skinner(ed.),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Book Review),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18:3/4(1983:July/Oct.)
[6]Langley,Elvin“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Book Review),Perspective(Washington,DC),4:3(1975:Apr.)
[7]王笛:《近年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1期。
[8]何一民、曾进:《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与展望》,《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4期。
[9]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
[10]王笛著,李德英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张海林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沈毅著,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13]李玉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刘海岩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15][美]罗芙芸著,向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6]熊月之、张生:《中国城市史研究综述(1986—2006)》,《史林》2008年第1期。
[17]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8]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9]戴鞍钢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20]王笛著,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1]罗澍伟:《试论近代华北的区域城市系统》,《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周俊旗:《关于近代区域城市系统研究的几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张利民:《近代华北城市人口发展及其不平衡性》,《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
[22]王守中、郭大松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23]王玲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
[24]隗瀛涛主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25]何一民主编,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26]何一民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27]于云汉、马继云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28]曹洪涛等著,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
[29]顾朝林等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0]福州港史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年。
[31]厦门港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年。
[32]李金明著,厦门,鹭江出版社,1996年。
[33]李金明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34]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编写组,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35]蓝达居著,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年。
[36]见庄为玑《海上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
[37]郑力鹏著,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博士论文未刊稿,1991年。
[38]方友义等编,厦门,鹭江出版社,1996年。
[39]李国祁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
[40][日]川岛真:《日本的厦门史研究和相关资料》,www.kawashimashin.com/08/ archive/xiamenpresentation.pdf。
[41]Cartier,Carolynlee:Mercantile cities on the South China coast:Ningbo,Fuzhou,and Xiamen,1840—1930,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1.
[42]Cook,James Alexander:Bridges to modernity:Xiamen,overseas Chinese and Southeast Coastal modernization 1843—1937,San Dieg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8.
[43]詹庆华:《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
[44]吴亚敏、邹尔光等译编,福州,华艺出版社,1992年。
[45]戴一峰等译编,厦门,鹭江出版社,1990年。
[46]戴一峰主编,厦门海关档案室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
[4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厅编,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年。
[48]1885年以前,台湾隶属于福建省,是福建省的一个府,但本书暂不涉及台湾城市史。
[49]陈佳源主编:《福建省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第7~8页。
[50][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30页。
[51][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页。
[52][美]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第44~47页。
[5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页。
[54][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第75页。
[55][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