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平奇经八脉病第四

第四节 平奇经八脉病第四

【脉经原文】

脉有奇经八脉者,何谓也?然:有阳维、阴维,有阳跷、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天雨降下,沟渠溢满,霶霈妄行,当此之时,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流溢,诸经不能复拘也。

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系也?然:阳维者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者起于诸阴之交。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溉灌诸经者也。阳跷者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入风池。阴跷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而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冲脉起于关元,循腹里,直上至咽喉中。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循背,上至风府。冲脉者阴脉之海也。督脉者阳脉之海也。任脉者起于胞门、子户、挟脐上行至胸中。带脉者起于季肋,迴身一周。此八者,皆不系于十二经,故曰奇经八脉者也。

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怅然失志,容容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督之为病,脊强而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带之为病,苦腹满,腰容容若坐水中状。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

诊得阳维脉浮者,img41起目眩,阳盛实,苦肩息,洒洒如寒。

诊得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胁下支满,心痛。

诊得阴维如贯珠者,男子两胁实,腰中痛;女子阴中痛,如有疮状。

诊得带脉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也。

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阴阳皆实盛者,此为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者,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皆苦恍惚狂痴。不者,必当由豫有两心也。

两手阳脉浮而细微绵绵不可知,俱有阴脉,亦复细绵绵,此为阴跷、阳跷之脉也。此家曾有病鬼挽魅风死,苦恍惚亡人为祸也。

诊得阳跷病拘急,阴跷病缓。

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人风痫疾。

脉来中央浮,直上下痛者,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大人癫,小儿痫也。灸顶上三丸。

尺寸脉俱牢,直上直下,此为冲脉。胸中有寒疝也。

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绝孕,遗失溺,胁支满烦也。

横寸口边丸丸,此为任脉。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

脉来紧细实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取脐下3寸。

【白话图解】

问:经脉里有所谓奇经八脉的,指的是什么?回答说:八脉,是指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冲脉、督脉、任脉、带脉。这八种脉都不拘束于十二经,别道单行,异于常脉,所以称为奇经八脉。又问:经脉有十二,络脉有十五,合共为二十七脉气,是相随上下循经周行,为什么惟独八脉不受经络系统拘束呢?答:譬如古代圣人计划开挖沟渠,通畅疏利水道,目的在于防备预料不到的水灾。假如天降大雨,沟渠内的水盈满外流,滂沱的雨水泛滥妄行,在这个时候,圣人就无法再谋划开挖沟渠了。这好像奇经气血流溢一样,它也就不再受限于十二经了。

又问:奇经八脉,既然不拘束于十二经之内,那么它起于何处?系于何处呢?回答说:阳维脉是起始在诸阳经相会合的地方,阴维脉是起始在诸阴经相交叉的地方。所谓阳维、阴维的脉,是联络周身的阴阳各脉,将溢满的气血蓄积起来,不是随正经流行而灌溉它们。阳跷脉是在脚跟中间开始,沿着足外踝向大腿外侧上行,入风池穴。阴跷脉也是在足跟中间开始,沿着足内踝向大腿内侧上行,到达咽喉部,交会贯通冲脉。冲脉从关元穴开始,沿腹中直上到达咽喉中间。督脉是从躯干最下部的会阴穴开始,合并在脊柱里面,沿背部上行至风府穴。冲脉为阴脉的总汇。督脉为阳脉的总汇。任脉是从胞门、子户穴开始,挟脐部两侧,向上而行,到达胸中。带脉是从季肋部开始,环绕腰部一周。这八种脉都不维系于十二经之内,所以称为奇经八脉。

img42

八脉图

问:奇经八脉发生病变的症状如何呢?回答说:阳维脉维系诸阳经脉,为身之表;阴维脉维系诸阴经脉,为身之里。假使阴维脉无法联系诸阴经脉,阳维脉无法联系诸阳经脉,就是阴阳不能维持于一身,失去相互维系的作用,从而导致精神不爽,情志抑郁,恍惚善忘,疲倦乏力,无法自主。阳维脉的病变,因阳为卫,卫受邪,故发寒热;阴维脉的病变,因阴为荣,荣为血,血为心所主,故而发生心痛。阴跷脉的病变,属阳的外侧(外踝上)弛缓,属阴的内侧(内踝上)拘急;阳跷脉的病变,属阴的内侧(内踝上)弛缓,属阳的外侧(外踝上)拘急。冲脉的病变,气逆上冲而引起腹痛胀急不舒。督脉的病变,脊柱强直而厥。任脉的病变,其内气结凝滞,若男子则为七疝,在女子则为瘕聚。带脉的病变,腹中胀满,腰部疲倦乏力,感觉如同坐在水里一样。这就是奇经八脉所发生的病变。

阳维脉象见浮的,猝然发生目眩,这是阳气盛而又实所致,病人喘息抬肩,洒渐有寒状。

阴维脉象沉大而实的,胸中痛,胁下感觉胀满而心痛。

阴维脉像一串滑动的珠子,在男子两胁满实,腰部痛;在女子阴中作痛,像有生疮样。

带脉见左右回绕着脐腹及腰脊作痛,引向股内侧近阴处。

两手脉象,轻按俱见阳脉,重按俱见阴脉,若阴、阳都出现实盛脉象,这是冲脉和督脉的征象。按冲、督两脉是十二经通行的途径。如果属于奇经的冲、督二脉所主,那正经的十二脉不会朝于寸口,患者症见恍惚不定,如狂如痴。否则,也会有犹豫不决的心理。

两手阳脉浮取细微,绵绵不绝,很难触知,同时重按均见阴脉,也是细小绵绵不断,这是阴跷、阳跷的脉象。这家必曾有患鬼魅的病及风病死亡的家人,精神恍惚不定,推测是死人为患。

阳跷脉为病见拘急,阴跷脉为病见弛缓。

脉尺部寸部直上直下都是浮的,此乃督脉发生病变的征象。症状可见腰背部强直而痛,无法俯仰,若为大人则患癫疾,若为小儿则是风痫病。

脉来时关部浮,直上下动的,是督脉。腰背膝部寒冷,大人为癫病,小儿为痫病。灸顶上3壮。

尺部寸部脉直上直下皆有牢象的,此乃冲脉。可见胸中有寒疝的症状。

脉来中间坚实,直达关部的,此乃冲脉。少腹痛,上逆抢心,为瘕疝病,女子不孕,二便不禁,胁下胀满烦闷。

脉横着寸口边,其状如珠丸,此乃任脉。腹中有气充斥,上逆抢心,无法俯仰,拘急不舒。

脉象紧细而实长至关部的,此乃任脉。此脉动,往往少腹部痛绕到脐下并牵引至横骨,阴中剧痛,在脐下3寸处取穴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