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膀胱足太阳经病证第十
【脉经原文】
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则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足小指外侧,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者,取委中。
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
病先发于膀胱者,背筋痛,小便闭。五日之肾,小腹、腰脊痛,胫酸。一日之小肠,胀。一日之脾,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厥气客于膀胱,则梦游行。
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眥,上额交巅上。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会于后阴,下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髋,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颠疾,头脑顶痛,目黄,泪出,衄,项、腰、尻、腘、腨、脚皆痛,小指不用,盛者,则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别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委中穴图
【白话图解】
膀胱受病,症见少腹部偏侧肿痛,用手按压,则有尿意,但又无法排出,肩上热。如发现脉下陷,足小趾外侧及胫、踝后部皆热。脉陷的,取委中穴以治之。
膀胱胀病,少腹部胀满,气闭而小便不通。
病先发生于膀胱,背脊筋痛,小便不通。5日传至肾,出现少腹、腰、脊痛,胫酸。再过1日,传至小肠,出现小腹胀。再过1日,传到脾,出现痞满闭塞不通,身体痛而沉重;如果2日病势未有好转,就会死亡。冬天多死于鸡鸣时;夏天多死于日晡时。
足太阳膀胱经图
邪气侵犯膀胱,会梦见到处游走。
足太阳经脉自眼内角而起,上行额部,交于巅顶。支脉从巅顶到耳上角。其直行的脉,从巅顶入内络脑,复从脑后下行项后,挟脊柱的两旁,沿肩胛骨的内侧,平行于脊柱的两旁,直达腰中,络于肾脏而再入属膀胱本腑。又从腰中分出一支脉,下会于后阴,穿过臀部,直入膝腘窝中。又一支脉,从左右肩胛骨分出,下行通过髋骨,过至髀枢,再沿髀枢外侧后缘向下行,与前一支脉于膝腘窝中会合,由此再向下通过小腿肚,出外踝骨的后方,沿小趾本节后的京骨穴,至小趾外侧尖端。本经受病就会引发气上冲而头痛,疼痛剧烈时,眼睛像要脱出,项部僵直似有物牵引,脊柱疼痛,腰似折断,大腿无法伸屈,膝腘窝像被捆住,小腿肚似撕裂般疼痛,这称为踝厥。本经所主筋引发病变,会见痔疮、疟疾、发狂、癫疾,头脑顶痛,眼睛发黄,流泪,鼻流涕或出血,项、背、腰、尻、腘、腿肚、脚等部都发生疼痛,足小趾也无法活动的症状。本经气旺盛,则人迎脉比寸口脉大2倍;气虚者,则人迎脉反而比寸口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