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病不可火证第十六
【脉经原文】
太阳中风,以火劫发其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泆,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而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循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太阳病,医发其汗,遂发热而恶寒。复下之,则心下痞,此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元阳则阴独,复加火针。因而烦,面色青黄,肤,如此者为难治。面色微黄,手足温者愈。
伤寒,加温针必惊。
阳脉浮,阴脉弱,则血虚,血虚则筋惕。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加烧针,血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伤寒,脉浮,而医以火迫劫之,亡阳,惊狂,起卧不安,属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问曰:得病十五、十六日,身体黄,下利,狂欲走。师脉之,言当下清血如豚肝,乃愈。后如师言,何以知之?师曰:寸口脉阳浮阴濡弱,阳浮则为风,阴濡弱为少血,浮虚受风,少血发热,恶寒洒淅,项强头眩。医加火熏,郁令汗出,恶寒遂甚,客热因火而发,怫郁蒸肌肤,身目为黄,小便微难,短气,从鼻出血,而复下之,胃无津液,泄利遂不止,热瘀在膀胱,畜结成积聚,状如豚肝,当下未下,心乱迷愦,狂走赴水,不能自制。畜血若去,目明心了。此皆医所为,无他祸患,微轻得愈,极者不治。
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言,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有清血。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必发黄。
阳明病,其脉浮紧,咽干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反偏恶热,其身体重,发其汗则躁,心愦愦而反谵语。加温针必怵惕,又烦躁不得眠。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是为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为强责少阴汗也。
太阳病二日,而烧瓦熨其背,大汗出,火气入胃,胃中竭燥,必发谵语,十余日振而反汗出者,此为欲解。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其人欲小便,反不得,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坚者,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多,便已,其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白话图解】
太阳病中风证,用火法强发其汗,风邪被火热所逼迫,气血流散,失其正常的规律,风与火交相熏灼,导致病人身体发黄。热盛迫血于上则致鼻出血,于下阴虚津不足就使小便困难,气血亏耗,身体就会枯燥,惟头上有汗,到颈部为止,腹满而微微气喘,口干咽烂,或者大便不通,病久就会言语错乱,更为严重者会出现呃逆、手足躁动不安、循衣摸床等症状。这时候,如果小便利者,还有治愈的希望。
太阳病,医生用发汗的方法治疗,病人仍发热恶寒,而再用下法,导致胃脘部痞闷,这是由于汗下之后表里俱虚的缘故。阴阳气皆受到损耗而衰竭,正阳虚则邪气独留,又用烧针治疗,是错上加错,因而又增加了胸中烦闷,假如面部颜色青黄,肌肉动,出现这样的症状就很难治疗。若面部颜色微黄,而且手足温暖的,还可以治愈。
伤寒病,如果加用温针治疗,必引起惊惕不安。
病人寸脉浮,尺脉弱,是阳浮于外,血虚于内,血虚无法濡养筋脉,就会引起挛急的症状。脉象沉的,表明荣阴微小。脉象浮,而且汗出如流珠,表明卫气衰微。荣气微弱的人,理应滋阴养血,反用烧针治疗,遂致血液凝滞而不行,以致更加发热而出现烦躁的变证。
伤寒病,脉浮,医生不用发表药发汗,反而用熏熨的方法强迫取汗,以致引起阳气浮越,引起惊惕狂乱、起卧不安的现象,可用枝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
问说:发病已经十五六日,身体发黄,大便泄泻,发狂,欲奔走,是怎么哪?老师诊脉后说:病人应该有猪肝色的大便排出,才能痊愈。后来病人果然如老师所判断的那样,你怎么知道会这样的呢?老师又说:寸脉浮,尺脉濡弱,感受风邪故寸脉浮虚,血虚故尺脉濡弱,所以病人出现微恶寒发热、项强、头晕目眩等症状。按理应去邪养血,医生却反施火熏方法,迫其发汗,导致病人恶寒更加严重,邪热因火熏而发,郁蒸肌肤,以致全身肌肤与眼睛呈现黄色,小便不畅,短气,鼻出血。又误用下法,泄泻不止。胃中津液亏损,致使膀胱内蓄结瘀热而成积聚,应该随大便排出体外,像猪肝色一样才能获愈。然而病人无法排出蓄血,邪热扰乱心神,致昏乱发狂,四处奔走,投水无法自制。假若能顺利排出蓄血,则心神就能安定,两目明了。以上病情的变化,都是由医生误治所造成的,并非其他灾祸所致。如果症情轻微就可治愈,病情重笃则不易治愈。
伤寒病,脉不弦紧而是弱的,必见口渴,如果用火法取汗,必然引发谵语,弱的会发热,若脉浮,应以解表,汗出则病愈。
用火熏的方法治太阳病,如不得汗,必致病人烦躁,如果经过六七日,仍然不愈的话,必有血随大便而下。
阳明病,经过火法误治,额部微微出汗,而小便不通畅的,必然导致肌肤发黄。
阳明病,脉浮紧,症见咽喉干燥,口苦,腹部胀满,呼吸短促,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周身沉重。又发其汗,会出现烦躁,心中扰乱,反而谵语的症状。加用了温针,必然导致恐惧不安、烦躁不得眠等变证。
少阴病,出现咳嗽,腹泻,又有谵语的症状,这是被火气劫迫所致,其小便艰涩难下,此乃强发少阴之汗所造成的。
太阳病两日,用烧瓦熨背法治疗,而致大汗出,火气入胃,胃中水分竭燥,必会导致语言错乱,经过十多日后,如发生颤抖出汗,此乃病将痊愈的征象。但是,其发汗特点是腰以下没有汗,病人小便欲解而不得解,呕,有时小便不禁,足底怕风,大便坚硬的,应当频繁想解小便,如今反不数,量也不多,大便以后,发生头痛,病人足心必热,此乃饮食所产生的热气不输布,反向下流动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