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平阳毒阴毒百合狐惑脉证第三

第三节 平阳毒阴毒百合狐惑脉证第三

【脉经原文】

阳毒为病,身重,腰背痛,烦闷不安,狂言,或走,或见鬼,或吐血下痢,其脉浮大数,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有伤寒一二日,便成阳毒,或服药,吐下后成阳毒,升麻汤主之。

阴毒为病,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毒气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沉细紧数,身如被打。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或伤寒初病一二日,便结成阴毒。或服药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阴毒,甘草汤主之。

百合之为病,其状常默默欲卧,复不能卧,或如强健人,欲得出行,而复不能行,意欲得食,复不能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饮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朝至日苦,小便赤黄,身形如和,其脉微数,百脉一宗,悉病,各随证治之。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其病难治。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其病难治。

狐惑为病,其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狐惑之病,并不欲饮食,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其毒蚀于上部,则声喝,其毒蚀下部者,则咽干。蚀于上部,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苦参汤淹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其人脉数,无热,微烦,默默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眼,得之七八日,目四眥黄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病人或从呼吸,上蚀其咽,或从下焦,蚀其肛阴,蚀上为惑,蚀下为狐。狐惑病者,猪苓散主之。

【白话图解】

阳毒病,出现身体重,腰背痛,心中烦闷不安,狂言乱语,到处走动,或作见鬼之状,或吐血,下利,脉象浮大数,面见红斑,像锦上的花纹,咽喉疼痛,口吐脓血。此病不可拖延,5日以内还可以治疗,过了7日就难治了。有的伤寒病病人,只一二日就变成阳毒证。有的因服药或误吐下后变成阳毒证的,可用升麻汤主治。

阴毒病,出现身体重背硬,腹中绞痛,咽喉不利,如果毒气攻心,则心下坚硬,短气,呼吸感到困难,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脉象沉细紧数,遍身疼痛,好像被打一样。此病不可拖延,五六日内尚可治疗,过了7日就难治了。有的伤寒病病人,才一二日就结成阴毒证;有的经服药治疗六七日以上至十日以内,变成阴毒证,可用甘草汤主治。

百合病,经常出现沉默不言,想卧又不能卧,或像健康的人,要走又走不动,想吃又吃不下,有时食欲大振,有时又不思饮食,而且怕闻到食物的气味,似乎怕冷,而又不是真的发冷,似乎有热,而又不是真的发热,晨起口中发苦,小便黄赤,从形体上来观察,并无明显的病态,但脉象表现出微而兼数,因为百脉都是同出一源的,一脉变阻,全身百脉都会受到影响,治疗时,应当根据它不同的证候来进行。

百合病的症状,见到阴证,用阳法救之。见到阳证,用阴法救之。若见到阳强侵阴,又发其汗,这是逆治,病就难治愈。阴强侵阳,迳用下法,这也是逆治,病就难治愈。

狐惑病的症状,初起恶寒发热,状如伤寒,静静想睡,但又不能闭目安眠,躺下又想起来,起来又想躺下。区别狐与惑病,咽喉部蚀烂的称为惑病,前后二阴部蚀烂的称为狐病。狐惑病人,不但不想饮食,而且闻到饮食的气味都会厌烦,患者的面目颜色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黑。咽喉上部出现蚀烂,声音就嘶哑;下部出现蚀烂的,则咽干。蚀于上部,用泻心汤主治。蚀于下部,用苦参汤泡洗治疗。蚀于肛门部,用雄黄熏治。

病人脉数,不发热,心中微觉烦闷,静静想睡,自汗出,在初得病的三四日,目赤好像鸠鸟的眼睛一样,到七八日后,两眼的内、外眼角出现黑色,此时病人如果食欲正常,是脓血已成的表现,用赤小豆当归散主治。

狐惑的发病途径是,或从呼吸上蚀于咽喉部,或从下焦下蚀于前后阴部。蚀于上为惑病,蚀于下为狐病。患狐惑病,可用猪苓散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