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服务意识

6.3.1 服务意识

更新服务意识是信息化时代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图书馆向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信息服务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要求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意识也必须进行更新。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图书管理者要以热情的服务态度和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图书馆作为读者行为规范的窗口,规范日常服务用语对于完善自身服务,贴近读者显得极为重要。工作人员用真诚善意去感化读者,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就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树立图书馆良好的形象。为此,图书馆应强化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服务意识,重视与读者交流时微笑服务,“请”字在前。制定出切合实际、规范标准的服务用语,并认真贯彻落实到每一位馆员的工作中。

(2)要有竞争和创新意识并建立市场营销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咨询机构,这是图书馆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图书馆要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就要考虑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主动地以服务的质量、态度和信誉来取信于信息用户。从根本上转变效率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用户观念,树立起适应网络化运作的新观念;牢固树立以读者为中心,以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思想,积极开拓为知识创新服务的新领域,不断探索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建立市场运作的营销观念,使图书馆工作具有创新性并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3)资源共享意识

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图书馆必须在意识和理念上进行转变。更新服务意识,坚持“科技兴教”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创建共享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和通信技术,达到资源共享,相互补充资源短缺和馆藏资源的不足,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的群体作用。图书馆要想在当今科技、信息、通信高度发展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资源共享意识、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以“科技兴图”的理念服务于读者,适应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