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人员管理
(1)人员数量配备
图书馆的人员配备标准,大致有按藏书数量、按用户或单位人数以及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这三种办法。《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使用的是第一种办法,《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暂行条例(施行草案)》用第二种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则采取第三种办法。
三种办法规定明确、易于操作,在实践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具体到每一个馆,还应该考虑其他一些更深层次的因素,如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馆舍的集中与分散、设备的先进与陈旧、经费的拮据与充足等。
(2)人员能力要求
●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在当今知识型的商业化经济时代,信息、知识、人才显得更为重要。有了信息而没有知识与人才的服务谈不上是真正的信息服务。从事信息服务的专业人才,应当具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同时又了解学科前沿,才能够迎接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而且,信息服务人员在分析和研究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同时,还必须能借鉴其他学科和技术发展成果,了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信息服务人员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将各门学科融会贯通的综合运用能力。
●信息资源管理人才。所谓现代“信息资源管理人才”是指掌握一定的信息管理科学知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对各类信息进行科学组织管理,并能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给信息需求者提供最完善服务的众多个体组成的群体。
●多语种人才。21世纪的人才必须懂得对外交流。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掌握多种外国语,就是打开国门增进对外交流、研究发展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前提条件。作为现代化信息服务的图书馆人,就更需熟练掌握多门外语,这样才能跟踪国际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信息,利用国际信息为本国的经济发展服务,才能使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动化建设人才。公共系统图书馆在自动化建设中有很多制约因素,如资金、技术、设备、体制、管理,但关键是人,即缺乏既懂计算机专业技术又懂图书馆专业的人员。国家教委科技信息司司长刘昭东1996年10月在纪念中国科技信息事业创建40周年大会上说:“当前我国图书馆网络化建设最感奇缺的是人才。”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的今天,要求我们的信息服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方法与手段和信息专业知识,成为掌握信息现代化技术方法的骨干。否则,我们就不能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中检索出有用的信息,并进一步加工整理成新的信息资源。由此可见,信息服务人员掌握现代技术是多么重要。
(3)图书馆职工的待遇
待遇偏低是导致精英外流、图书馆人才匮乏的根本原因。要繁荣图书馆事业,必须妥善解决图书馆职工,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技术职称和其他福利待遇等问题。在欧美,图书馆员与律师、会计师和医生等被列为同等的专业人员,这与它们推行图书馆员专业资格制度有关。应成立图书馆协会,建立和完善图书馆专业人员制度;建立并规范专业考核和评价体系,规定只有获得专业资格者方能上专业技术岗位;确立专业人员应有的专业地位,区分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岗位及其职责范围、上岗要求和福利待遇,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队伍建设
图书馆工作的服务性、社会性决定了从业者应具备大众服务员的品质,乐于和善于做分编、贴条形码、接待读者乃至扫描、抹桌、背书、拔草等十分琐碎而繁重的“粗活”;其学术性、智能性决定了从业者应具备学问家的素质,乐于和善于做高层次的开发研究和著书立说的“细活”。总之,图书馆员应是“文”“武”兼备、“粗”“细”咸宜的多面手或复合型人才。要建设一支素质相称、结构合理的图书馆专业队伍,必须调整和提高现有队伍水平,加强图书馆职工的管理,切实推进图书馆队伍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并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图书馆职工队伍。
●调整和提高现有队伍素质。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们已经拥有一支数量不小的专业队伍。问题主要是质量不高,结构不够合理,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提高,是建立一支高素质图书馆工作队伍的可靠途径。
要努力提高图书馆从业者的科学文化水平,注重通过“五大”广泛开展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优化馆员的知识结构;要着力改变队伍专业结构比较单一的现状,力求优化专业构成,尤其要补充理工科、信息技术及其管理人才;通过机构改革努力解决领导班子不力、队伍“虚肿”、用非所学、学非所用等问题。
●加强图书馆职工队伍的管理。这包括对图书馆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工人和行政后勤人员的管理。要建立上述四种人员的业务档案,全面及时地反映每个职工的简历、业务与学术上成绩和贡献,所受考核奖励和其他情况,作为考查出勤、出力、学术水平以及晋升加薪的依据;要明确职工的分工与职责;要做好专业人员技术职称和工人技术等级的评聘工作。
●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图书馆职工队伍。随着国家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图书馆应积极探索改革的路子。比如应努力形成尊重人才的环境和鼓励竞争的机制,为勇于进取者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通过划分较易替代岗位和不易替代岗位打破铁饭碗,前一种岗位可从社会招聘短期合同工,后一种岗位通过竞争考核上岗;建立馆内岗位轮换制,易替代岗位人员由此可竞争不易替代岗位,以利于全面熟悉图书馆工作和减少腐败现象发生;建立图书馆界人力资源共享机制,特殊岗位人才向社会招聘;建立人事聘用制度,按需设岗,并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考核办法竞争择优聘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