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国有经济比重大,退出计划经济步伐缓慢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黑龙江省是我国国有经济比重最高的省份之一,并且大型、关键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多。也正因为如此,黑龙江省退出计划经济要比其他省份滞后得多,相对应的是黑龙江省的市场环境建设落后,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淡漠。时至今日,我们的许多领导、干部、职工和群众仍然在用计划经济的思想理念、思维模式、管理手段、工作方法和行为准则支配自己的言行,严重束缚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压抑了群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因为国有企业比重大,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经济效益低下;因为国有经济比重大,留给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就十分狭小,产权结构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因为国有企业多,国企职工下岗的人数就多,使社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国有经济比重大,退出计划经济滞后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
2.历史欠账、投入锐减、包袱沉重是黑龙江省企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对老工业基地的投入大量减少,使企业的装备严重老化,研发投入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减弱,技术和工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再加上企业办社会、大量的离退休老职工,使企业的包袱越来越重,致使许多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在“短平快”项目上做文章,而使自己的优势主导产品丧失了市场竞争力。
3.处于转型期的资源输出大省地位,是黑龙江省经济效益低下的又一个原因。
黑龙江省的石油、煤炭、粮食、木材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资源输出的主要省份。世界上所有资源输出的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都是经济欠发达的,即使是富裕的石油输出国,也难以成为经济发达国家,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究其原因,无非是有了资源就不琢磨加工。由于资源输出效益低,资源的过度开发又带来环境的恶化,再加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不断增加,资源输出的收益难抵生态恢复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成本,使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更加雪上加霜。更何况我国尚处于经济转型期,资源的配置并没有达到完全市场化,重要资源都是由国家统一定价和调配,使黑龙江省的资源优势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优势。这也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4.招商引资难度大也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而国民经济统计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而不是国民生产总值(GNP)。由于黑龙江省市场环境相对较差,再加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差异,致使外商少有光顾,这也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5.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缓慢的又一个原因。
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的优势企业都是传统的国有重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十分有限。2003年哈尔滨电站集团7家大型国有企业在订单干不过来的情况下,总利润率只有7000万元,资产利润率不足0.3%;哈尔滨航空集团3家特大型国有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也都在1.3%以下。而黑龙江省的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科技企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却很薄弱。与之相对应的是,黑龙江省在传统产业领域的技术力量雄厚而高新技术领域的人才不足。这也是黑龙江省经济难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