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支撑战略的思路研究
1.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支撑战略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引进技术为主的发展战略,这在当时是正确的也是必需的。以引进技术为主的发展战略使我们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一是使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逐渐淡化;二是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人家手中,我们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为发达国家“打工”。就拿装备制造业来说,装备工业是工业化的脊梁,没有装备支撑的制造业,说到底只能是一种无根工业。但我国的装备主要依靠进口(我国进口贸易资金的2/3是用在装备上),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引进毕竟要“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依靠引进是不可能“引”来现代化的。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靠“引进”成为大国、强国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因此,以引进为主的战略只能是权宜之策。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人均GDP达到了1000美元,已经具备了实施科技支撑战略,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实力。而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包括蓝领),目前又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地区,科技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技支撑战略既是增强东北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我国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的需要,更是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的需要。
2.实施科技支撑战略的定位研究。
一提科技支撑,人们想到的就是立项,提供科研经费。如果科技支撑战略只是比以往多立一些项目,多提供一些科研经费的话,恐怕很难达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目的。因此,我们认为科技支撑战略的定位应该是既要增加科技投入,更要提供超常规的政策、措施和做法,特别是国家针对东北地区的特殊科技政策。
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掌握科学技术,发挥好科学技术的作用,却是要依赖体制、机制、环境的共同作用。科技支撑战略只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手段之一,因此,科技支撑战略不能就科技论科技,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合作与系统推进。
科技部推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技支撑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是以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因此黑龙江省的科技支撑战略也应该着眼于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加强与辽宁、吉林的协调,重点支持黑龙江省具有特点和优势的技术,以避免区域内的重复建设甚至恶性竞争。只有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黑龙江省的经济才能快速发展起来。所以科技支撑战略应该跳出行政区划。
3.科技支撑战略的重点方向研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那么,科技支持的重点应该是各行业中的优势企业。黑龙江省是国有经济比重非常高的省份,主要行业的优势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大型企业,是国资委管辖的中直企业。作为国家的科技支撑战略,对国有企业的支持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应该适度。一方面,国有大型企业几乎都是传统产业,应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应注重投资效益,避免重蹈对国有企业投资的“项目怪圈”。
我们认为:第一,目前应该有选择地支持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民营企业无法替代的关键领域的真正有创新实力的国有企业,而不是从“扶贫”的角度出发去拯救国有企业。第二,应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和有实力、有发展前景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以调整产业结构和产权结构比例。第三,在目前我国企业尚没有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的情况下,应注重项目投入的产学研的结合。第四,鉴于东北地区的地域优势和原苏联援建项目大多集中在东北的特点,应重点支持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合作的项目。第五,应注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
对于具体项目的选择重点应该注重能够替代进口的核心技术、出口产品的自主技术、经济发展的“瓶颈”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公用技术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高新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关键技术的引进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不能“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