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科技支撑的重点领域和项目
一、电子信息
围绕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强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数字化媒体及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及管理技术、移动计算机、通信技术、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的研究,推动软件产品和电子产品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生产经营项目管理(PM)、电子商务与商务智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应用集成技术(EAI)、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S)、企业集成建模系统、网络化应用服务ASP平台、智能化交通系统和电子政务。
——计算机网络管理服务系统、计算机远程教育系统、计算机远程医疗系统、网络计费管理系统、软硬件防火墙、基于WEB的信息服务平台、计算机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网络信息内容安全技术等。
——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智能人机交互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机器翻译技术、Internet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娱乐型媒体处理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软件技术等。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字图书管理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在企业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移动计算机网络、移动终端、手持式计算机及手写式输入设备技术、可穿戴计算机、感知网技术、移动计算应用技术等。
——生物基因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支持的医疗诊断与信息处理技术、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体运动信息处理技术等。
——地理信息遥测遥感与大地测量技术、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技术、面向行业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和GPS应用技术。
——移动通信及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网网管系统、移动互联网、宽带接入、卫星通信等技术。
——基于IP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嵌入式芯片设计技术、新型封装技术、新型半导体器件和电路、新型传感器。
——汽车电子产品、数字化电子产品、数字化机械产品、金融电子产品、数字化医疗产品、数字广播发射和数字视听产品。
二、生物技术与医药
围绕生物技术和医药工业的发展,加快动植物转基因技术、生物环保技术、微生物重组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现代中药和新型天然药物、中药提取技术和中药现代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转基因技术培育抗寒、抗旱、耐盐碱、抗病虫等农作物新品种,农作物及其商品的转基因检测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大豆基因序列图谱的研究与绘制;胚胎工程、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高产畜禽、水产新品种和植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动物主要疫病分子检测技术、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疫苗;生物转化和生物加工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开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微生物重组技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工业酶制剂、活性微生物制品、生物化工产品,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物反应器。
——单克隆抗体技术、基因工程疫苗、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反义核酸药物等基因工程新药、生物芯片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分子设计和药物筛选技术。
——现代中药和创新型天然药;中成药品的二次开发、中药单体及有效部位的新药研制和药食两用动、植物功能保健品;化学、抗生素药物;抗病毒、抗肿瘤和治疗心血管类的中西药。
——中药提取有效成分、中成药质量标准及控制技术、指纹图谱、药材GAP种植技术、药材加工炮制工艺和中药饮片及针剂、现代中药标准和规范、中药现代化技术。
——膜分离、超滤、CO2萃取、树脂等提取分离新工艺、新技术和缓释、控释、靶向、透皮、脂质体凝胶剂释药系统和给药系统。新型药物制剂、高通量药物筛选、蛋白质组和功能基因组药物。
三、新材料
围绕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纳米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的制备、成型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纳米陶瓷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成型工艺和应用技术。
——高温合金、功能合金、高性能镁合金、钛合金、非连续增强铝合金等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塑性成型工艺及大规模工业生产应用技术。
——以碳化硅、碳化硼和石墨等资源为主要原料的超细粉体材料及制成品、新型陶瓷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
——绝热性能优良的多孔材料、纤维材料、轻质材料;集饰面、绝热、隔音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墙体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环保焊接材料、信息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及医用材料。
四、航空航天
围绕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加强航空航天制造业关键技术及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改进型、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飞机发动机、配套部件及地面配套设备; ERJ145系列涡扇支线飞机、水陆两栖轻型飞机的关键技术、设计和制造。
——小卫星与微小卫星总体技术、有效载荷技术;空间通信技术、航天特种材料技术、航天电子工程技术;先进探测与识别技术、控制与导航技术、空间机器人技术。
五、先进制造技术
围绕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升级急需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基础装备、成套装备,加强全球化敏捷制造环境下的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数字化制造技术、精密成型技术与装备、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基于机器人的制造单元及系统、特种机器人以及微机电系统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电站成套设备技术、重型机械加工技术、大型采掘设备技术、重轨铁路运输设备技术、焊切设备技术。
——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高精度数控进给控制技术、高精度、全闭环液压控制技术、高精度匀速回转控制技术、高抗震性技术、精密传动技术、进给无齿传动技术、热对称技术等关键技术。
——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技术、快速响应制造执行系统、制造网络与ASP等技术。
——数字化、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智能仪表高级控制模块技术、总线控制系统的通信、综合自动化工程设计和网络集成技术。
——精密成型、快速原型/零件制造(RPM)、金属材料热成型过程动态模拟等技术。
——纳米加工特种工艺与装备、实用化MEMS器件、纳米级微定位系统及微操作装备、压电陶瓷微驱动电源与微细电火花、压力传感器自检测、模块化纳米微驱动机器人系统、微操作机器人显微立体视觉仿真建模等技术。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及环保技术
围绕能源基地和生态示范省建设,加强洁净煤技术,电站成套设备,输变电技术,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能源地质勘探技术,新型节能技术及产品,环境保护技术及设备,环境质量检测与监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煤基多联产技术、水煤浆技术、先进煤气化、高效选煤技术、低成本煤炭液化技术。
——煤炭高效集约化开采新技术、深井建设及地质保障技术、煤矿安全生产保障技术、降低精煤炭灰分和水分技术、煤矿开采前煤层气抽放技术和低成本、高效益煤炭勘探技术。
——洁净煤技术与设备、高效除尘脱硫脱硝技术与设备、特殊行业工业废气控制技术、局部环境质量提高技术和高效空气净化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空气、废气监测技术及设备。
——清洁燃烧技术、微小型燃气轮机、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热电供能系统技术和基于煤部分气化联合循环技术。
——600千瓦级及兆瓦级以上风力发电机组成套技术及产品;无齿轮箱、多级低速发电机、变速恒频等新型发电机组技术及产品; 10千瓦以下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及产品;风/光/互补、风/柴互补和风/光/柴联合供电系统。
——高效电动机、高压大功率变频调节技术;高效电光源及镇流器技术; S9以上变压器和非晶态合金铁芯变压器技术;蓄冷蓄热技术、输变电网系统技术、多联供等节电技术。
——太阳能采暖、空调等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新型大容量电池、电容技术及产品;地热回灌技术、地热源热泵技术、地热利用设备及成套设备。
——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与重建技术、生态功能区保护技术及建设规划模式、各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规划模式、煤矿塌陷区综合整治技术。
——厌氧消化技术及利用其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沼气专用设备技术、生物质型煤和高效直接燃烧设备技术、城镇有机废物利用技术和生物质气化技术。
——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技术及高效适用成套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装置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设备。
七、石油与化工
围绕石化基地建设,加快生物化工、催化、合成技术以及分离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推进石油化工、粮食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及农用化学品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含油区块、含油层勘探新技术,采油新技术,提高采收率,增加原油产量。
——加氢裂化、催化重整、加氢精炼、炼油新型节能降耗技术及产品综合利用、油化一体化技术及轻油蒸汽裂解、重油催化热裂解相结合及提高轻油及液化气产率新技术。
——应用新一代聚烯烃、气相法聚乙烯催化剂冷凝工艺、环管法聚丙烯、聚甲醛、PC等重点产品工艺技术;加快PE、PP、ABS、PS、丁基橡胶等高分子材料技术的国产化进程。
——煤焦油综合利用技术、以煤为原料生产二甲醚、碳素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技术。
——加快甲乙酮,壬基酚,苯酚、丙酮、双酚A、基酐、1.3—丙二醇、1.4—丁二醇、碳酸二甲酯、二甲醚、氧化法MMA等重点产品工艺技术国产化进程。
——油田化学品、聚烯烃助剂、催化剂、胶黏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药中间体等专用化工产品。
八、现代农业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优质畜禽养殖技术,动植物重大疾病、害虫防治,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储运技术与设备及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农林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林产工业技术和林木综合利用技术,新型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现代农业综合技术。
——主要农作物资源创新利用和新品种选育、引进及改良利用,安全、优质、高效农作物生产技术,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及其试验与示范;绿色食品专用肥料和农药;加工、包装、贮运技术;绿色安全、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综合配套技术规程及品质监测、检测技术及设备。
——黑土资源的保护、培肥和利用,坡耕地水土保持技术,抗旱节水灌溉的农业生产技术。
——畜禽新品种选育、饲养管理与环境调控技术、新型兽药研制、疾病综合防治技术及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优质饲草与饲料作物品种选育及种植技术、高效安全饲料。
——适合我省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及配套机具,复式耕整地机具、精密播种机、栽植机械、高效低污染植保机械;水稻全程机械化关键设备、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收获机具、饲草及青贮收获机;农产品和种子加工机械、畜牧机械和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及配套机具;苗圃播种机、苗木移植机、苗床施肥机及木材加工机械设备。
——大豆、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加工新工艺、新技术及综合利用;蔬菜、果品加工、包装、保鲜、储运关键技术及设备;林副土特产品精深加工。
——奶类、肉类、蛋类和水产品综合利用加工新工艺、新技术及安全储运、产品标准、质量监测和检测技术;天然、营养、多功能食品添加剂、畜禽加工副产物加工转化技术。
——森林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技术、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数字林业应用。
——林木良种选育技术、人工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经济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和经济林丰产技术;种苗基地建设、工厂化育苗及新型林木种衣剂。
——重大森林病虫鼠害可持续控制技术、重大检疫性林木病虫害检疫、监测和预警技术、重大林木病虫鼠害生物制剂、与环境协调性农药及应用技术;林火监测预警、森林防火及装备、森林气候灾害监测、信息管理等技术。
——木材高效加工利用、木材功能性改良、木材防腐与染色、木材液化、木材重组材料、木质复合材料、绿色人造板、无毒多功能胶黏剂、林化产品精深加工、林木生物活性物质、采伐与加工剩余物高效利用。
——濒危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野生动物繁育基地建设、野生经济动物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