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报告之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
分报告之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1)
科技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北京大学课题组
中国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与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朝鲜等国家接壤或邻近。东北地区总面积为80万平方公里,2003年总人口达到1.07亿,国内生产总值为1.296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1万元。
东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首先建设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所有制结构以国有经济为主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重大战略变革,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使东北地区原有的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增长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全国经济中的领先优势逐步削弱。产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成为东北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任务。
近十几年来,东北地区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造,取得了一定效果。2002年,中央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东北地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03年和2004年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中国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根据国家振兴东北战略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为抓住经济全球化新阶段产业转移、研发转移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重大历史机遇,在振兴东北过程中,必须发挥国家高新区的主导作用,实施以高新区为重要基础的东北振兴战略,把东北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成为振兴东北的重要引擎和制高点。
【注释】
(1)科技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北京大学:邹德文、陈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