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东北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功能设计

四、东北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功能设计

(一)指导思想

东北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平台,成为振兴东北的重要突破口。为此,东北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战略,要遵循以下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是要以创新能力建设为基础,实行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并重,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在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要走出一条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道路。

二是必须依托高新区人才、技术、教育资源密集优势,要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实现科技资源的充分利用,构筑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三是要抓住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研发转移的机遇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北亚经济圈形成过程中的资源重组以及向东北地区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整合国际资源,加快园区发展的国际化进程,力争成为国际先进的、有国际特色的科技园区群体。

四是要抓住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等重大社会经济转变的机遇,成为推动东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的主要力量。

(二)战略目标

总体目标:技术创新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东北高新区发展的三大具体战略目标是:积聚创新资源、建设创新的国家公共基础设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成为创新的核心区;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接续产业,成为新型工业化基地;扩散技术、产业、机制,提升传统产业,成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辐射源。

(三)高新区的功能设计

1.技术创新功能。

技术创新功能是高新区的根本,是高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推动高新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高新区要成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先导区,高新技术的源头,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区。

2.产业集聚功能。

建设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目的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立一种新型的依靠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在技术创新功能的基础上,具备产业集聚功能,形成集群竞争力,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国际资源集聚功能。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国际化的方向,走在国际化的前沿。为抓住国际化以及东北亚经济圈形成的机遇,高新区要在东北亚经济圈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东北地区国际化的新平台,所在城市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国际人才、技术、资本的集聚地,有效承接国际研发转移,特别是要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对日、韩、俄合作的中心。为此,高新区还要重点培育国际资源集聚功能。

4.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功能。

文化是高新区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高新区要成为创新创业型社会的先行区,培育创业人才、培育企业家的摇篮,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的基地。

5.体制和技术扩散功能。

建立基于市场机制,高新区与传统城区、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作互动的机制,使高新区成为技术扩散、体制扩散、观念扩散、文化扩散的动力源,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通过上述功能的建设和培育,使高新区成为技术创新环境优越、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活跃、现代城市功能完善的科技新城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辐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