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一、引言

东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就是从根本上致力于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东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提高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因此,本报告重点研究和回答东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能力?二是如何促进东北三省之间的科技合作?

在开展研究之前首先要明确和界定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区域内相互关联的技术创新行为主体,以及相应体制和机制构成的开放性网络系统。那么,东北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东北范围内通过加强创新主体自身能力建设和通过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实现创新要素的新组合或者高效配置,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见图1)。

img136

图1 东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结构与过程图

区域创新体系由主体性要素、资源性要素和环境性要素构成。主体性要素指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机构等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资源性要素指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人力和知识资源;环境性要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为科技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和机制等。

东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科技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三类要素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它们的协同效应,包括主体性要素的创新能力和投入产出效率;资源性要素的存量、结构与利用效率;环境性要素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在明确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的基础上,我们从创新主体(如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等)、创新资源(如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环境(如制度等)、产学研合作、产业发展与创新、空间布局6个角度展开对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