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前言

(一)人均GDP1000~4000美元时期:(1)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按国际发展经验,人均GDP从1000美元左右向4000美元左右时期是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格局剧烈调整的时期。经济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升级加快,重化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加速增长,一批具有相当强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将形成,各个产业领域将逐步形成“寡头竞争”的市场竞争结构。全国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度均大幅提高,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趋于成熟,资源配置的宏观效应和微观效应都将明显提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由“吃穿用”为主的消费结构开始明显地向“住行”及相关产业为主的消费结构转换;特别是在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后,小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步入大众消费阶段。(2)

人均GDP 1000~4000美元时期也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的机会把握得好,经济就会平衡成长,否则就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一些地区比如拉美的一些国家,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经济便不再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而是增长低迷,通货膨胀加剧,外债危机频发,并伴有严重的社会动荡。如阿根廷从人均GDP 1000美元跨越到人均GDP 2000美元用了31年(而发达国家一般为6~13年),而且至今仍是一个经济困境多于经济机遇的国家。(3)

但一般而言,大多数国家国民经济在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之后开始进入高增长时期。研究表明,在跨过1000美元这个发展的关键阶段之后,人均GDP水平存在着加速提高的趋势。而且较晚进入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提升的速度相对越快,如20世纪50年代末期进入起飞期的德国,人均GDP每增加1000美元所用的时间分别是9年、6年和3年,快于较早时期开始经济起飞的英国和法国(均是13年、7年和3年); 6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起飞的日本又快于德国,人均GDP每增加1000美元所用的时间分别只有6年、3年和2年。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后起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借鉴别国或地区的经验、引进先进技术等手段加快发展,形成所谓后发优势。

表1 部分国家(地区)人均GDP变化趋势  单位:年

img168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应用研究所:《人均GDP 3000美元后北京市经济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2003年,在经过长达20多年的艰苦奋斗之后,中国的人均GDP终于超过了1000美元。面对人均GDP 1000美元的关口,中国经济该如何避免出现衰退而继续加速发展?

(二)学习发达国家对应阶段的企业政策经验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人均GDP 1000~4000美元这一关键性时刻,国家应该如何扶持和发展企业发展、企业政策的重点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迫切需要研究和回答的。

在经济理论本身尚未能对政策实践如何在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之间获得平衡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的情况下,考察发达国家相应发展阶段国家企业政策的背景、原因、形式和效果,借鉴发达国家对企业发展的政策经验,对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表2表示了我国与国外对应发展阶段的年代,研究这些发达国家相应阶段的企业政策有重要意义。

表2 发达国家对应可借鉴阶段政策的年份  单位:年

img169

资料来源: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资料。

【注释】

(1)人均GDP 1000~4000美元只是模糊标志,表示经济发展态势(包括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经济增长质量等)发生重要转折的一个特殊阶段,不是一个绝对的数量区间,不同的国家这一经济发展转折时期的人均GDP可能稍微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经济发展转折时期大体发生在这个时期,本文以此作为这一阶段的标志。

(2)《1000美元之后:增长还是衰退》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2004(13)。

(3)科学发展观与江苏发展道路选择. http://www. xhby.net/xhby/content/2004-06/06/ content_ 450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