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转型的基本思路及科技支撑原则

二、产业转型的基本思路及科技支撑原则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基本思路

东北资源型城市大都具有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的双重特征。因此,东北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既面临着加快调整和改造的任务,又面临着发展接续产业的重任。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2003年10月5日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提出,经过一段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

img176

图1 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更替与均衡增长

对东北资源型城市来说,其主要目标就是要通过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逐步建成产业适度多元化、市场竞争力较强、人居环境良好的新型产业基地。显然,东北资源型城市要实现这种产业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重点是要以扩大就业和提高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发展接续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走适度多元化的道路。一是依托资源优势,搞好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不断延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一批优势主导产业群;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优势和潜力的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未来支撑地区经济增长的新一代主导产业;三是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这样,通过新老主导产业的顺利交接,逐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见图1)。

总体上讲,当前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转型的基本思路是:①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再工业化,而不能单纯把转型的重点放在农业和第三产业方面;②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接续产业,处理好资源性产业和非资源性产业的关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③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高起点产业转型;④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走新型城市化的道路。为此,在产业配套、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就业培训和开放等方面,东北资源型城市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配合,以便为实现产业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二)实现产业转型科技支撑的主要原则

资源型城市在实现产业转型的过程中,科技支撑是转型的灵魂,接续产业如果没有科技含量,就意味着在未来缺乏竞争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产业转型涉及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加之各地区的现状差异又较大,因此,东北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将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顺利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我们认为,为顺利实施科技对产业转型的有效支撑,必须把握好以下主要原则:

1.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

东北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虽然总的来看,具有相当程度的共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是地区之间的差异。从地区看,辽宁的资源型城市,由于转型工作开始较早,并且得益于辽宁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以及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辽宁的转型工作应该说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转型的基本构架已经初步形成,并且已有一定的基础,今后的科技支撑应侧重于将现有的产业体系完善、深化。而对于黑龙江,产业转型则相对滞后,特别是煤炭资源城市,产业转型工作虽然开展较早,但由于缺乏资金,产业转型工作进展缓慢,因此,对于黑龙江的资源型城市,我们认为,产业转型的关键,是要迅速建立起若干具有竞争力的大项目,通过大项目的发展,来推动产业转型的不断深入。

第二是行业之间的差异。东北的三类(煤炭、石油、林业)资源型城市虽然在某些方向上,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北药产业等方面有一定的共性,但在发展的重点上,各自应有所侧重,如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应侧重于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石油资源城市的转型应侧重于石化产业链的延伸,而林业城市则应把重点放在林产品的深加工和速生林种的培育方面。

因此,东北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应特别贯彻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采取不同的产业转型科技支持战略和政策,促进产业转型的顺利推进。

2.加大国家科技支持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促进东北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大国家的支持力度,发挥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作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支持,主要体现为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并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和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东北资源型城市多年来牺牲了地方自身利益,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自身的财政积累却很少,自我发展能力很差,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很难吸引科技项目和科研资金投入到产业转型中。因此,在东北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国家必须给予一定支持,特别是资金的支持。但国家对产业转型的科技支持能力同转型的科技需求相比毕竟有限,因此,充分发挥国家支持的导向作用,将国家的支持作为撬动产业转型的杠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各方面的资金和力量投入到产业转型中,不断增加国家投入的效果,是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所在。

3.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解决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对东北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处理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省级)之间的关系。资源型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因而,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单纯是地方政府的事情,中央政府在资金、政策和项目上也应给予支持;但毕竟中央政府的支持,更具有宏观的特点,地方政府应将中央的政策深入细化,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省级政府也应尽最大的努力,如在资金配套、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地方的产业转型。

其次,要处理好中央企业和地方(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资源型城市中的中央大企业,具有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但这些优势向地方辐射的力度却很小,地方养育了中央企业,而这些企业对地方的回馈却很少,这一问题在石油资源型城市中特别明显。因此,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的科技人才优势,加强中央企业同地方经济的联系,为地区经济转型作出贡献,对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4.科技支撑要依托于产业转型和重大项目。

在资源型城市建立健全的科技创新体系,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科技支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另外,产业转型的增长点来自于重大项目,项目实施的结果对产业转型至关重要,科技支撑只有依托于项目,这样才能使科技支撑落实到实处,使项目发挥最大的效益,科技支撑也有了深化的方向。因此,在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深入研究矿产资源城市的产业特征及发展方向,通过选择对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围绕项目进行深入研究,进而确定科技支撑的内容,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