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大国家科技支撑的主要政策措施
东北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既需要资源型城市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也需要中央和东北三省政府在资金投入和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为促进东北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当前国家必须加大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支撑力度,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政策措施,以为东北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加强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研究。建议将东北资源型城市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研究计划,组织跨部门、跨学科的科技力量联合攻关,为东北资源型城市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要组织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的机制,强化对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转型中的各种共性技术的联合开发。
(2)加大对资源型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支持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优势资源的地质勘探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地质勘探、边缘找矿的资金和科技支持,研究开发在原有矿床周围和深部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及寻求发现新矿点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另一方面,要通过科技支撑强化对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比如,要加快研究开发综合矿和伴生矿有用组分回收利用的适用技术,以及矿渣和尾矿资源化利用等新技术;加强对主要矿产副产品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实现清洁生产。
(3)加大对接续产业发展和培育的科技支持。积极发展和培育接续产业是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和核心。接续产业的发展必须实行高起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当前,重点是要促进接替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产业转型的技术扶持等。要鼓励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在东北资源型城市率先进行产业化,以为其接续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进一步强化产业转型的科技和人才培训。东北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需要科技、管理和人才等相应跟上。目前,资源型城市的科技、管理和人才还远不能适应产业转型的需要。这样就需要根据产业转型的目标和任务,积极抓好科技人才、技术和岗位培训,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特别是,要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强化企业职工尤其是下岗工人的岗位培训。
(5)加强对矿山塌陷地整理和恢复的科技支持。近年来,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矿山塌陷地的恢复和整理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效。今后在土地整理和恢复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矿山塌陷地的地质灾害和生态恢复的科技支持,提高综合矿和伴生矿有用组分综合利用技术和清洁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绿色矿山,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就地转化收益率。
(6)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制度的创新。要积极推进科技三项费用的改革,一方面,中央财政要增加对东北资源型城市的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增加的份额直接面向地、县一级科研机构;另一方面,要探讨采用股份制等新的办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诱导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开发,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应打造一批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公共平台。
(7)建立一些有特色的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要针对东北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和产业转型的需要,在冶金、石油、煤炭、森工等资源型城市,建立一些有特色的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加强对优势资源综合利用、深度开发和接续产业发展技术的研究开发。
(8)开展东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科技服务计划。当前,东北地区有一大批资源型城市亟待进行产业转型。这些城市有许多既是资源型城市又是老工业基地,因此,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亟须科技部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为此,建议由科技部牵头,联合教育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有关部门,开展东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科技服务计划,为东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