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微型计算机的组装
1.4.5.1 组装程序
组装计算机可以将其分为计算机主机的组装和外部设备的组装。其中计算机主机组装主要包括机箱、电源、主板、CPU、内存条、光驱、硬盘、软驱等配件。
1.安装机箱、电源
计算机主机的组装,首先就应该是安装机箱和电源,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机箱的外包装,会看见随着机箱有很多附件,例如螺丝、挡片等;
(2)取出电源,把电源安放在电源固定架上。
2.安装CPU、风扇
(1)将主板上的CPU插槽旁边的把手轻轻向外拨,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然后对准插入CPU针脚。注意要很小心地对准后再插入,不然损坏了CPU,之后再把把手压回,把把手固定到原来的位置。
(2)在CPU上涂上散热硅胶,这是为了与风扇上的散热片更好地贴在一起。如图1-8所示。
图1-8 扳开小扳手
(3)把风扇上的挂钩挂在主板CPU插座两端的固定位置上,再将风扇的三孔电源插头插在主板的风扇电源插座上(一般都是在CPU附近)。如图1-9所示。
图1-9 插入CPU
3.安装内存条
将内存条的底部金手指上的凹部对准插槽的凸部,对准方向后将内存条垂直向下压入插槽中,听到内存插槽两侧的弹性塑料卡发出“咔”的声响后内存即安装到位。此时,内存条插槽两侧的弹性卡已向上直立,并卡住内存条两侧的缺口,从而固定了内存条的位置,如图1-10和图1-11所示。
图1-10 扳开固定卡
图1-11 安装内存条
4.安装主板
主板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配件之一。由于主板上有许多集成块、扩展槽和各种电器元件,所以安装主板时应特别小心,以免碰坏元器件而使计算机无法工作,安装主板的具体步骤如下:先把定位螺丝依照主板的螺丝孔固定在机箱,之后再把主板的输入/输出端口对准机箱的后部,主板上面的定位孔要对准机箱上的主板定位螺丝孔,最后用螺丝把主板固定在机箱上。注意上螺丝的时候拧到合适的程度就可以了,以防止主板变形。
5.安装主板电源
连接主板电源:ATX电源与主板相连的接口是一个10×2的20针白色排孔,将插头上的挂钩一侧对准主板插座上的凸出部位,压入即可完成连接。
面板线的具体连接方式因为主板型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按参考说明书接好电源开关(POWER SW)、硬盘指示灯(HDD LED)、电源指示灯(POWER LED)、复位键(RESET SW)、喇叭线(SPEAKER)等插头。
6.安装硬盘和光驱
(1)安装硬盘。将硬盘插到固定架中,注意方向,保证硬盘正面朝上,接口部分背对面板;然后再固定螺丝,要用粗螺纹的螺丝。
(2)安装光驱。安装的方法和硬盘相似。
7.安装显卡、声卡和网卡
将显卡对准主板上的PCI插槽插下,用螺丝把显卡固定在机箱上。如图1-12和图1-13所示。声卡和网卡的安装方法和显卡类似,不再赘述。
图1-12 插入显卡
图1-13 固定显卡
8.连接电源线
ATX电源比较方便,它的开关不是由电源直接引出的接线,而是在主板上,由主板控制。ATX电源有3种输出接头,其中比较大的是主板电源插头,并且是单独的一个,其中一侧的插头有卡子,安装时不会弄反。连接时只要将插头对准主板上的插座插到底就可以了。
9.连接数据线
新型的ATX主板上有一个软驱接口、两个IDE口。IDE口是用来连接IDE设备的,一般是硬盘和光驱。主板上的两个IDE口,一个是主接口,一个是副接口。每个IDE口可以连接两个IDE设备,所以一台计算机最多可连接4个IDE设备。连接的时候要注意,不仅两个IDE接口之间有主次关系,接在同一个IDE接口上的两个IDE设备之间也有主次关系。主硬盘,也就是启动硬盘,必须作为主设备接到主IDE接口上。比较新的主板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在主板上,主IDE口一般用“Primary IDE”或“IDE 1”来表示,另一个用“Secondary IDE”或“IDE 2”表示。在主板的各个接口附近都标明了第一根针的位置,在接线之前先要弄清楚。组装中用到的连接线有软驱线、硬盘线、鼠标连接口和打印机连接口。硬盘数据线是40芯的,有3个接头,它们不分顺序,其中两个接头连接硬盘和光驱,第三个接头接到主板的主IDE接口上,不要接到副IDE口上。数据线上都有一根色线,一般为红线。接线原则是色线对应接口上的第一根针,主板上的接口和设备接口都是这样。先接好主板接头,再接光驱接头,再接硬盘接头。现在的主板上都给这些接口加了一个带有缺口的插座,正好和数据线接头上的形状相同,方向就不会搞错了。如图1-14和图1-15所示。
图1-14 取下挡板
图1-15 放入光驱
10.安装指示灯
机箱面板上的许多线头空着,它们是一些开关和指示灯,还有 PC喇叭的连线,它们要接在主板上。ATX结构的机箱上有一个总电源的开关接线,是个两芯的插头,它和Reset的接头一样,按下时短路,松开时开路,按一下,计算机的总电源就被接通了,再按一下就关闭。但是用户还可以在BIOS里设置为开机时必须按电源开关4秒钟以上才会关机,或者根本就不能按开关键来关机而只能靠软件关机。
硬盘指示灯的两芯接头,1线为红色。在主板上,这样的插针通常标着IDE LED或HD LED的字样,连接时要红线对1。接好后,当计算机在读写硬盘时,机箱上的硬盘灯会亮。有一点要说明,这个指示灯只能指示IDE硬盘,对SCSI硬盘则不行。三芯插头是电源指示灯的接线,使用1、3位,1线通常为绿色。在主板上,插针通常标记为Power,连接时注意绿色线对应于第一针(+)。当它连接好后,计算机一打开,电源灯就一直亮着,指示电源已经打开了。PC喇叭的四芯插头实际上只有1和4两根线,1线通常为红色,它须接在主板的Speaker插针上,这在主板上有标记,通常为Speaker。在连接时,注意红线对应1的位置。
11.连接外部设备
连接键盘和鼠标:键盘接口在主板的后部,是圆形的。键盘插头上有向上的标记,连接时按照标示方向插好即可。圆口的PS/2鼠标就插在键盘上面的鼠标插孔中。
连接显示器和音箱:接显示器的信号线,15针的信号线接在显示卡上,电源接在主机电源上或直接连接电源插座。注意不要用力太猛。通常,有源音箱接在Speaker口或Line-out口上,无源音箱接在Speaker口上。
最后,连接主机箱的电源线。
12.检查并加电测试
连接完显示器、键盘、鼠标、硬盘、光驱后再对计算机做一次全面的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内存条是否插入良好;各插头插座连接有无错误、接触是否良好;各驱动器、显示器、键盘、鼠标是否连接良好等。如果正确无误,就可以进行整机加电测试。
接通主机电源后,如果系统工作正常,在屏幕上很快会出现显示信息;如果不能正常启动,应关掉电源,根据报警声和现象查找故障的部位。
1.4.5.2 BIOS自检响铃
1.BIOS芯片
BIOS的全称为Basic Input/Output System,中文意思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既是硬件又含有软件,是系统中硬件与软件之间交换信息的链接器。在主板BIOS芯片的上面,一般都贴有Award或AMI的标识,它是主板上惟一贴有标签的芯片。芯片的内部通常都固化有键盘鼠标、串口并口、软驱和硬盘驱动器等系统启动所必须的基本驱动程序。人们常说的清除CMOS设置,实际上就是撤消BIOS芯片的后备电源(钮扣电池),让CMOS芯片中保存的数据参数恢复到出厂状态。BIOS芯片如图1-16所示。下面介绍一下BIOS自检响铃的意思。
2.Award BIOS自检响铃
1短:系统正常启动。
2短: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长1短:RAM或主板出错。更换内存条,若问题还存在,更换主板查看。
1长2短:显示器或显示卡错误。
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检查主板。
1长9短:主板Flash RAM或EPROM错误,BIOS损坏。
不断地响(长声):内存条未插紧或损坏。
图1-16 主板上的BIOS芯片
3.AMI BIOS自检响铃
1短:系统正常启动。
2短:内存ECC校验错误。
3短:系统基本内存(第一个64KB)检查失败。换内存。
4短:系统时钟出错。
5短:中央处理器(CPU)错误。
6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7短:系统实模式错误,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
8短:显示内存错误。显示内存有问题,更换显卡试试。
9短:ROM BIOS检验和错误。
1长3短:内存错误。内存损坏,更换内存。
1长8短: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没插好或显示卡没插好。
4.注意事项
装机不是盲目地把一些电脑部件组合起来就可以了,其中还得注意一些装机的注意事项:
◆ 一定要防止静电。
◆ 要看配件有没有明显损坏。
◆ 在组装机器的过程中不要连接电源线,也不要在机器工作时触摸任何内部组件。
◆ 对各个部件要轻拿轻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盘。
◆ 像主板、光驱、软驱、硬盘这类有很多螺丝的硬件,应先将它们在机器中安稳,再对称地将螺丝安上,最后对称拧紧。安装主板的螺丝要加上绝缘垫片,防止主板和机器接地。
◆ 在拧紧螺栓时,要适度用力,并在开始遇到阻力时便立即停止,过度拧紧螺栓可能会损坏主板或其他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