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牛”空地导弹

美国“小牛”空地导弹

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小牛”导弹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红外热成像导引头的空地导弹。这种导弹的编号是ACM65。它的弹体粗壮,全长2.64米,直径0.3米,翼展0.71米,弹重210千克,其中战斗部重90千克。导弹最大速度为马赫数2,巡航速度也可达超声速。射程为24千米。采用双推力单级固体推进级火箭发动机。它的头部安装的导引头有三种:第一种是电视制导,第二种是激光导引头,第三种是被动红外成像导引头。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小牛”导弹用的最多的是被动红外成像导引头,因为它特别善于在夜间攻击目标。

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小牛”导弹,其抗干扰能力很强,要想欺骗这种导弹绝非易事。这是因为,该导弹捕获目标、锁定目标与发射导弹等全部程序在2~4秒内即可完成,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防御方要对付它是相当困难的。另外,由于“小牛”导弹的发动机产生的烟雾很少敌方也不易发现导弹的载机

“小牛”导弹的被动红外成像导引头由光学透镜、扫描器、探测器、信号处理和显示器等组成。它的透光系统是以能透射远红外(微米)的物质制成,一般用锗。红外线经过一个以不同角度安置的8面转镜的扫描器,以每秒60转的速度旋转,8个不同角度绕面每转一圈就对视场内的景物上下扫描一遍。与此同时,镜面还将景物光线发射到探测器上。探测器由16个标准的制冷式碲镉汞器件组成,每个器件单元面积约50微米,其换帧速度为60帧/秒,行分辨率为16×8。探测器采用串联阵列或并联阵列,红外线经过探测器的扫描输出信号为视频信号,即以标准的电视信号输出,与电视非常类似。由此就完成了把景物的红外辐射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的过程,并显示在电视监视器上。而它的导引头的视频信号通过弹体直接连在飞机驾驶舱显示屏上,由驾驶员控制。

当飞机座舱内瞄准镜与红外成像十字线重合时,目标即被锁定,便可以发射导弹了。由于导引头的头部较小,视野自然就很狭窄,所以,飞机在发射导弹时,必须保持平稳的飞行状态。一旦发射完毕,飞机就可以马上脱离,由导弹的红外系统自动跟踪目标。导弹一旦点火,即可在1秒钟之内加速脱离发射轨道,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可在5秒钟内加速到马赫数2,飞向目标中心。

“小牛”导弹的头部有三种战斗部:A/B/D型采用56.7千克聚能装药射流或重56.7千克爆破战斗部;EIF/G型采用136.2千克高能炸药爆破杀伤战斗部。除了用于打坦克,136.2千克的战斗部的延迟引信穿甲爆破弹头可以打击飞机掩体、地堡和其他加固目标,还可以攻击舰船等海上目标。

在海湾战争中,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漠,到处都是伊军掩藏在沙丘中的坦克和火炮,它们只露出炮塔,并在周围垒起沙袋或用沙堤围住。但尽管如此,它们在红外成像导引头的“眼”里,火炮或车辆与周围沙土便会形成一个温差,使其在荧光屏上呈现出白色或是黑色。这时,“小牛”导弹一发射,便十有八九能击中目标。美军的第355战术战斗机中队(编制A10“雷电”攻击机24架),在一次夜间行动中,一次就击毁了伊军24辆坦克。

由于“小牛”导弹的视野太窄,不容易看清楚目标图像而导致误伤自己人,因此,美国空军已从1998年开始对“小牛”空地导弹进行改造。计划将1200枚ADM65(导弹的红外导引头换装成红外成像电子耦合器件(CCD),改装后的型号为AGM65K。CCI光电导引头将具有质量更好的图像、更远的探测距离,提高在低亮度环境中使用的能力。

现在,“小牛”导弹已有了下一代,休斯飞机公司又研制出一种“长角小牛”导弹。新导弹重1362千克,它比“小牛”导弹长约0.9米,并在头上长出了“角”,在“角”上面安装有全球定位和惯性导航系统,还装备了先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其最大射程75千米,比现在装备的“小牛”导弹提高了3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