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拉姆” AGM84E巡航导弹
“斯拉姆”AGM84E巡航导弹是由美国麦道公司负责研制的近程攻击导弹。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投放了7枚“斯拉姆”AGM84E导弹,全部命中目标,一举成为世界上命中率最高的巡航导弹。
1989年6月24日,“斯拉姆”AGM84E空地导弹首次在太平洋导弹试验中心靶场试验,1990年开始服役。该导弹除用于攻击海上目标、近海石油平台等目标外,还可攻击陆上大型固定目标。“斯拉姆”AGM84E空地导弹除主要装备海军A6E攻击机、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外,还可装备在美国海军B52战略轰炸机上,使B52轰炸机可执行远程海上巡逻攻击任务。
该导弹弹长4.5米,弹径0.343米,翼展0.91米,发射质量628千克,战斗部为220千克穿甲爆破型,使用近炸引信触发延时引信采用单轴涡轮喷气发动机,飞行速度600千米/小时,最大射程100千米。该导弹是“鱼叉”AGM84A空舰导弹的衍生型。
“斯拉姆”AGM84E导弹与“鱼叉”导弹相比,突出的特点是攻击精度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导弹有两个与众不同之处:一是导弹发射后,中间飞行段为惯性导航,并由全球定位系统(GPS)提供制导,其定位精度达10米左右。在海湾战争中,GPS系统首先被用在“斯拉姆”AGM84E导弹的制导上,而当时“战斧”式巡航导弹还没有使用GPS系统。二是导弹飞行的末段采用红外成像制导,目标坐标和数琚在攻击前临时输入导弹计算机内,到末段导弹成像系统与机载预先储存数据核准,以便对目标进行判断、识别和选择,从而使该导弹命中精度达到1米左右。
导弹在发射时,飞机在瞄准线900范围内发射,如在1500米以上高度发射时,导弹脱离飞机挂架后下降到一定的高度,发动机点火工作,推动导弹飞向目标;如在1500米以下高度发射,导弹则在飞机挂架上直接点火发射。导弹发射后可在61米高度巡航飞行,此时,导弹的自动驾驶仪、高度表、惯性导航系统立即开始工作,并由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的准确校正信息,使导弹沿正确的航线飞向目标,(使导弹的精度可达到10米以内)。当导弹距目标约15千米时,目标已处在红外成像导引头的探测方位之内,此时红外导引头便自动启动,摄取目标的图像,并把目标实时图像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给制导“斯拉姆”导弹的载机。当载机上的监视器显示出目标图像时,与机载计算机预先储存的目标图像进行核准,并把信息再传给红外导引头。导引头接到指令后立即“锁定”目标的要害部位。到飞行的末段,导弹突然跃升而后俯冲攻击目标。“斯拉姆”导弹的单发命中率达95%以上。
目前,“斯拉姆”导弹已研制出多种型号。一种是AGM84H(SLAMER)空射增程型,这种导弹是在“斯拉姆”E基本型的基础上的改进型。增程型导弹弹长4.36米,弹径0.343米,翼展0.91米。导弹头部呈“V”字形,可提高导弹的隐身性能。发射质量比原型要重达725千克,射程也有所提高。其GPS接收机由单通道改为6通道,增强了抗干扰的能力;改进了导弹的软件,加装了图像冻结装置,从而使人工参与目标锁定平均时间从原型的15秒缩短到3秒,采用了新的任务规划系统,使导弹的任务规划从原来的2~3小时缩短到29~60分钟。
另一种是AGM84H(SIAMER)空射远程“斯拉姆”(SLAMG)导弹,其弹长增大到5.31米,收放式翼展展开为2.43米发射质量达1100千克可攻击坚固的水泥设施。射程又有很大的增加:低空为180千米,高空增大到300千米。飞行速度仍为亚声速,主要用于大纵深防区外攻击。
第三种是AGM84H海射“斯拉姆”型(SLA MER)导弹,它主要是为海军“武库舰”发展计划中重点研究的一种新型水面浮动发射基地而研制的。该海射增强型导弹弹长5.283米,弹径0.344米,翼展2.42米,发射质量1100千克,动力装置为涡轮喷气发动机加助推器。采用多种爆破战斗部,使其执行任务的范围更广。其最大射程为500千米,巡航高度小于60米。巡航速度为马赫数0.7~0.8。该导弹由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发射,导弹升空后,逐渐进入低空巡航弹道,中段采用惯性导航加上全球定位系统制导,使导弹的制导精度达13~16米;进入末段则采用红外成像导引加数据相关传输系统,命中精度高达3米。
1995年1月在水面舰艇和太平洋导弹试验靶场,对“斯拉姆”海射型导弹进行了3次试射,该导弹于2005年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