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缨”5号地空导弹

中国“红缨”5号地空导弹

1964年4月11日,中国第一枚单兵便携式导弹——“红缨”5号设计定型。该导弹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和装备的第一代便携式单兵肩射超低空防空导弹系统。1983年春,该导弹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曾进行多次定型试验。

1984年10月1日,“红缨”5号导弹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盛典上首次接受检阅。用户普遍反映这是一种“体积小、质量轻、精度高、操作方便、打了不用管”的有效防空武器。

导弹全长1423毫米,直径72毫米,导弹全重9.8千克,杀伤距离500~4200米;杀伤高度50~2300米。导弹的动力装置是固体火箭发动机,武器系统总重15千克,武器系统长度为1508毫米。这种武器的使用、维护和保管都很方便,地面机动性好。行军时,射手用背带将导弹背在身后;作战时,将其扛在肩上,取立姿或跪姿进行发射可在开阔的地带沼泽地建筑物的屋顶及低速行驶的装甲车上发射,用于攻击几十米甚至2000多米高的目标。也可装在车上,由车运载。由于该导弹采用自动寻的制导方式,连续攻击目标时,导弹可以发射后不用管,它会自动跟踪并击毁目标,直至最后击毁目标为止。这也是我国第一个采用红外制导的防空武器。

该导弹的武器系统由筒装导弹、发射机构和地面电池三部分组成。待发导弹装在发射筒内,以弹体上的前后定位环与筒内壁相配合,并以简体上的挡弹锁定位,其舵面和尾翼靠内壁的约束保持在收拢状态,导弹离筒后即靠弹力自动张开。发射筒在武器的携带、运输和储存时作为导弹的包装筒;作战时,用于瞄准目标和发射导弹;发射时,用于保护射手免受发动机燃气流烧伤。发射筒由玻璃钢制成,筒外壁上装有机械瞄准具、前置量指示器、目标指示灯、发射机构和地面电池插座等附件。

发射机构用于导弹的发射准备、发射程序控制和发射导弹。当导弹截获目标,并有足够大的目标信号时,发射机构中的蜂鸣器即发出响声,光标指示灯点亮,标志着导弹已具备了发射条件,射手即可扣动扳机发射导弹。发射机构可多次使用。

导弹的外形为钝头细长体,其头部为球冠接截圆锥形,弹身为圆柱形。两对尾翼装在弹身后端。为了便于制造、安装和更换部件,导弹在结构上分为4个舱段。这4个舱段从前至后依次是导引头舱、舵机舱、战斗部舱和发动机舱。

导引头舱包括位标器和电子舱两个部分。位标器是一种装有红外光学系统的陀螺跟踪装置;电子舱则主要包括导引头跟踪电路与导弹自动驾驶仪电路两部分电子线路。

来自目标红外源的辐射能量,由位标器光学系统接收、聚焦后,投射到调制盘和红外探测器上,红外探测器输出的电脉冲信号中对应地包含了该偏差的大小与方位信息。信号经电子线路处理后,一路成为操舵机的控制信号,另一路则送入位标器进动线圈,对陀螺仪转子构成进动力矩。陀螺仪的进动过程也就是位标器消除其他轴相对视线偏差的跟踪过程。

舵机舱内装有操纵该舵面的燃气舵机和作为其能源的燃气发生器,还装有作为弹上电源的燃气涡轮发电机和整流稳压器,以及用于测量的角速度传感器和解调器。

战斗部舱包括战斗部和引信两部分。战斗部具有聚能杀伤、破片杀伤和爆破等综合作用,其中以聚能杀伤和爆破杀伤为主引信为机电能发式引信导弹的自毁装置可使其在飞行14~17秒后爆炸自毁。

发动机舱由内装发射发动机、主发动机(附延时点火具)和导弹尾翼组成。发射发动机用于发射导弹,使导弹获得必要的出筒速度。又因发射喷管斜置安装,故使导弹同时获得绕弹体纵轴的一定转速,这是只装一对舵面的通道控制系统所需要的。主发动机为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延时点火具用于保证导弹在出筒5.5米以上的距离才点燃主发动机装药,以确保射手的安全。

导弹尾翼组件由4片尾翼面及其弹出机构组成。尾翼的作用除产生外力和保证必要的静稳定性外,还由于尾翼平面相对导弹纵向平面有一定的偏斜角,因而可使导弹在飞行中产生旋转运动。

为了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近年来对“红缨”5号导弹的武器系统作了不少的改进。如在“红缨”5号导弹武器系统中,采用热电制冷,提高了探测距离;加大战斗部质量,提高了杀伤威力;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将电子舱和发射机构电子线路进行了集成化,提高了可靠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