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丽人

旗袍丽人

二十世纪40年代的张爱玲,对于她的生活,她的才华向来有颇多的争议。然而张爱玲是真正理解服装的女性,她不仅熟悉中国近现代服装变迁,也懂得服装的色彩搭配和服装美的内涵。张爱玲在文坛走红的同时,她的服装也引起了社会上的普遍注意。这个当时被称为那个爱奇装炫人的张爱玲,就是喜欢穿着翻老箱子翻出来的清末服装,配一个典型的西洋发型,不怕人地到处走…… 

 为出版《传奇》,她到印刷所去校对稿样,整个印刷所工人会停下工作,惊奇地看她的服装。


         她到好友苏青家做客,整条里弄为之震动,她在前头走,后面跟着一大群孩子,一面追,一面叫。


         
其次她参加朋友的婚礼,穿了件自己设计的前清样式的绣花袄裤去道喜,整个婚宴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张爱玲身上。


    
她将《倾城之恋》改编成话剧,为上演之事找柯灵帮忙,柯灵约了著名剧团主持人周剑云。周为战前明星公司三巨头之一,交游广泛,一见之下也不免拘谨,张爱玲的文名和她那身打扮不免令人生怯。张爱玲的服装是什么样子的?据柯灵介绍,那是一袭拟古式齐膝夹袄,超级的宽身大袖,水红绸子,用特别宽的黑缎镶边,右襟下有一朵舒展的云头——也许是如意。长袍短套,罩在旗袍外面。《流言》中附的作者相片就是这个款式。 


        
张爱玲还通过做服装来实践自己的主张。在香港读书时,连得几个奖学金,省下点钱,便自选衣料,自己设计服装。这件衣服她弟弟张子静曾见过,是一件矮领子的布旗袍,大红底子,上面印着一朵一朵蓝的白的大花,两边没有钮扣,领子下还打着一个结子,袖子短到肩膀,长度只到膝盖。张子静问她是不是香港最新样子,张爱玲笑道:我还嫌这样子不够特别呢!


         
有一次,她又从香港带回一段广东土布,刺目的玫瑰红上印着粉红花朵,嫩绿的叶子,印在深蓝或碧绿地上,是乡下婴儿穿的,她在上海做成了衣服,自我感觉非常之好,仿佛穿着博物院的名画到处走,遍体森森然飘飘欲仙,这自然可以完全不管别人的观感。


        
在上海,她又自己设计很多种服装款式。她的女友炎樱和她一样会画画,很高鉴赏力,往往两人设计好就找裁缝做。她曾用祖母留下的一床被面——米色薄绸上洒淡墨点,隐着暗紫凤凰,很有画意——照炎樱设计做了一件连衣裙,紫凤凰图案集中在裙的下摆和两只宽大衣袖上,极为别致。她穿了参加1943年的游园会,曾与日本影星山口淑子(李香兰)合影留念,至今照片还收在《对照记》里。


          
时至暮年,张爱玲虽早失去在服装上惊世骇俗的兴趣,但在一些场合下,她仍注意自己的服装。庄信正夫人杨荣华说:张爱玲很高,很重视仪表,头发梳得丝毫不乱,浅底洒着竹叶的旗袍更是典型出色。著名华裔女作家於梨华说:她穿一件暗灰薄呢窄裙洋装,长颈上系了条红丝巾,可不是胡乱搭在那里,而是巧妙地协调衣服的色泽及颈子的细长。头发则微波式,及肩,由漆黑发夹随意绾住,托住长圆脸盘……我不认为她好看,但她的模样确是独一无二(one of its kind)。


    
在人们眼中,即使晚年,张爱玲在服装上仍有她独特的风格和品味,无愧于旗袍丽人


    (
吴春山(原造寸时装店技师)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爱玲穿的衣裳,基本上都是在我们造寸做的。我师傅对她的身材尺寸和面料、色彩、款式爱好了如指掌。所以用不着件件替她量尺寸,挑面料、拣式样。唯独做旗袍是例外。张爱玲虽然也爱穿旗袍,但不趋时髦。而是自己画出旗袍样式,指名叫我为她裁制。她为什么交给我做呢?一是怕我师傅不按照她不二不三的式样做。毕竟我们造寸是上海滩一流的时装商店。二是她在我面前可以指指点点,没有顾忌。而我当时也算是店里独当一面的师傅了,手艺还可以。     


    
我为张爱玲做过多少件旗袍,具体数字记不清了,但每件旗袍都是按图施工的。如她冬天穿的旗袍,有绒夹里、领头不能太高太硬,因为她说:旗袍领头高而硬,把头颈撑得笔直,坐着写作很不舒服。紧身、窄长袖、两侧开衩至膝部。外加一袭海虎绒大衣。春秋季喜欢穿低领、束腰带的旗袍裙。而她画的夏季穿旗袍样式,如无领、短袖、衣长至膝盖称之为风凉旗袍的款式,应该称之为连衣裙了,而且一直流行到现在。)  


    
不过,知识女性穿旗袍不是亦步亦趋,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最典型是女作家张爱玲。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爱玲穿的衣服,基本上都在上海造寸时装店定制。张爱玲虽然也爱穿旗袍,但她不赶时髦,而是自己画出旗袍样式,交给造寸时装店裁制。 


    “
造寸时装店得名张爱玲 

  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知道,解放前南京西路上有这样一爿与鸿翔时装公司、朋街女子服装商店齐名的时装店,那就是造寸时装店。上世纪20年代末,有个绰号叫小浦东的裁缝,从浦东来到上海(当时,浦东人习惯称浦西为上海”)闯荡。先是在静安寺附近开了一间裁缝店。小浦东姓张,名造寸。所以叫张记裁缝店。那时,在南京西路(当时称静安寺路”)一带,像这样的小裁缝店很多。小浦东虽然初来乍到,但手艺高超。如他根据女性不同身材和体态,能三裁两剪地把裙子做得尽善尽美。比如,小腿嫌短的,替她制作长裙大摆款式,起到遮掩腿部不足之效果;腰围粗、肚腹胖的,替她制作直筒裙,粗腰大肚的缺陷就不明显了;胸部不够丰满的,替她制作开襟宽松裙,起到遮掩平胸的效果;如是身材矮小者,则进行整体设计,为她制作上下平衡的套装裙,从视觉上显得个子高大起来;若是高挑的好身材,就锦上添花,为她制作高腰身的开衩长裙,显示女性亭亭玉立的身姿。总之,经过小浦东的裁裁剪剪和雕雕琢琢,凡是来做裙子的女人都满意而归。于是,小浦东声名鹊起。上海滩上的名媛贵妇和摩登女郎纷至沓来。其中有红极一时的女作家张爱玲。     


          那时,张造寸的裁缝店已经搬到南京西路国际饭店附近,左隔壁是培罗蒙西服店。而张爱玲就住在南京西路梅龙镇酒家的那条弄堂内。她写作之余,常到张记裁缝店看张师傅裁制服装。日子一久,双方稔熟了,张爱玲每次来店,总是有礼貌地先叫一声造寸师傅,而不像其他人那样直呼小浦东。有一次,张爱玲来店要求为她做一条大红裙子,张造寸认为她身材瘦长、皮肤白晳,不宜穿大红色的裙子。但张爱玲坚持说:我小时候没穿过好衣裳,所以想要穿得鲜艳夺目些。于是,张造寸就替她做了一条猩红色丝绒镶金丝的高腰长裙。张爱玲穿在身上,哈哈大笑道:我这身红裙,真要妒煞石榴花了!高兴之余,张爱玲忽然心血来潮,想要替张记裁缝店取个好听的店名。张造寸问:取什么店名好呢?她胸有成竹地说:我看你的大名做店名蛮好的。造寸,造寸,寸寸创造,把我们女人的衣裳做得合身漂亮。张造寸连连点头道:到底是有名气的大作家,肚子里有学问!于是,张记裁缝店就改名为造寸时装店了。 

     “奇装异服事件     


         做了红裙子以后,张爱玲又有了新点子。她要求张造寸为她做一袭红色上衣,既要有中式旗袍味道,又要洋气点,她还亲手画了一幅全身着红装的自画像。张造寸又一次劝她:你全身穿红的,色彩太鲜艳了,不利于你的整体形像。但张爱玲就是坚持要穿得鲜亮些,张造寸拗不过她,只好照办。不过,这件上衣的面料色彩改为玫红色。款式为立领、窄袖、袖管长及肘间,斜门襟、镶阔边,盘扣、紧身、束腰。做好后,张造寸照例叮嘱张爱玲一句:这是件古典式上衣,可与多种色彩的裙子搭配穿,但切忌与红裙子为伍。”     


      
然而过了几天,张爱玲面有愠色地找张造寸诉说有小报记者写文章,说张爱玲穿奇装异服,有个好事的漫画家还在报上画了一幅奇装炫人的张爱玲。张造寸听了哈哈大笑说:张小姐,侬穿侬的红装,与人家不搭界!说句公道话,侬穿的衣裳不算时髦,更不是奇装异服!上海滩穿奇奇怪怪衣裳的人多着呢,为啥偏偏盯牢侬?因为侬是有名气的作家,小报记者在侬身上找新闻!张造寸的这席话,讲得张爱玲噗嗤地笑起来。  

  张爱玲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再没有心肝的女人,说起她去年夏天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一句话说到女人骨子里,再没有心肝的女人,对穿过的衣裳,也有一份发自内心的依恋——依字应该将人字旁去掉,改成衣,依恋在张爱玲眼中就是衣恋,恋衣。


   张爱玲三个字现在多半不是名词,而是形容词,形容一种生活品位与时尚,张爱玲的背后是上海滩,是老爷车、藤木椅、青花瓷、织锦缎、绅士怀表、手摇唱机、周璇的歌,还有昏黄的汽灯、微甜的红酒——织锦缎是不可缺的道具之一。看过一张张爱玲的著名照片,她手叉细腰斜视天空,一副目中无人的姿态,上身那件就是织锦缎面料,只是不能称为袍,而是夹袄。那是1954年,她在香港,正打算前往美国

  上海的一个时装设计师邵艾水为了再现这件织锦缎夹袄实在花尽心思,他唯一的参照物就是这幅照片,照片是黑白的,如何还原成彩色让他一筹莫展,先是以为浅绿配紫红,怎么看颜色也不谐调。最后他在书上发现,张爱玲喜欢大红、葱绿、柠檬黄、士林蓝——这几种颜色中最有可能是葱绿。张爱玲在《更衣记》中描述了19世纪流行的云肩背心,盘着大云头的黑缎宽镶。邵艾水最终认定,这件衣服就是葱绿织锦缎加黑缎宽镶最后的成衣就是葱绿织锦布料,有如意和寿字图案——葱绿的颜色有些暗,正好衬托了这位临水照花人


         织锦缎是丝绸的一种,蚕食桑叶吐出千丝万缕,千丝万缕织成香水锦缎,春水一般柔滑,春雨一样微凉,女人无法不爱。张爱玲在文中频频提及:苟太太一身织锦缎丝绵袍穿在身上,一匝一匝,像盘着条彩鳞大蟒蛇——别人是鹅行鸭步,她就是个鸳鸯——鹅蛋脸红红的,像咸鸭蛋壳里透出蛋黄的红影子。张爱玲说: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一种袖珍戏剧——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张爱玲非常喜欢旗袍,织锦缎的夹袍是旗袍的一种,她有各式各样的旗袍:织锦缎的旗袍传统而华贵;稀纺旗袍,轻盈而妩媚镂金碎花旗袍,华丽而高雅;黑平缎高领无袖旗袍,凄美哀愁不失神秘。她穿旗袍的形象已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记忆之中,宛若时光的花,永不凋谢。


         
张爱玲小时最喜欢六月六晒衣裳,说那是一件辉煌而热闹的事,人在竹竿与竹竿之间慢慢走过,两边是绫罗绸缎的墙壁——应该有一道墙是织锦缎的吧?那是埋在地底下的古代宫室里发掘出的甬道。你把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太阳在这里的时候,将金钱晒得滚烫,然而现在已经冷了。”——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