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上的音乐会
每天夜里,屋顶上都有音乐会。那是猫儿开的音乐会。不过呢,这样的演出总是会因歌手们大打出手而宣告结束。
楼顶上的日子
《森林报》的一位记者,为了要了解顶楼上的动物居民们是怎么生活的,最近几天都在观察市中心的住宅。
那些占据了顶楼角落的鸟儿们,对自己的住宅特别满意。它们中谁要是冷了,就赶快靠近壁炉的烟囱,享受免费提供的暖气。雌鸽子已经在孵蛋了;麻雀和寒鸦飞遍了整个城市,寻找可以用来做窝的小稻草和羽毛。
鸟儿们最恨的、最讨厌的,要数猫和男孩子了。猫和男孩子时常淘气地溜到鸟儿们的地盘,捣毁它们的巢。
被驱逐的麻雀
椋鸟的小屋旁边,乱成了一团。原来麻雀占据了椋鸟的屋子,而现在主人回来了,便开始把这些不速之客往外撵。椋鸟撵完了麻雀,又开始往外扔麻雀的羽毛被子,它们对这些外来客,可是一点也不会手下留情!
有位泥瓦匠,正在脚手架上抹屋顶下的裂缝。麻雀们在屋檐下蹦蹦跳跳,瞅瞅屋檐下的工人,尖叫着,朝他扑了过去。泥瓦匠面对突然的袭击,赶忙用小铲子赶它们走。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把裂缝里的麻雀窝给堵上了。而麻雀呢,已经在里边下了蛋。
在尖叫声、吵闹声中,鸟羽四处乱飞。
■森林通讯员
迷迷糊糊的苍蝇
街上出现了一些很大的、蓝中带绿、闪着金色光芒的苍蝇。它们还和秋天时一样,迷迷糊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现在,它们还不会飞,只能撑着它们的细腿,顺着墙壁往上爬。它们爬行时,一直摇摇晃晃。
这些苍蝇,会在白天出来晒太阳。到了夜里,它们又躲到墙壁或是栅栏里的空隙中去了。
苍蝇虎
在列宁格勒省的街道上,出现了一批苍蝇虎,它们是这里的“流浪汉”。
俗话说得好,狼是靠腿快才能找到食物,活命的。苍蝇虎也跟狼一样,因为它们不像蜘蛛那样能编织网来捕捉昆虫。苍蝇虎潜伏着,等到猎物靠近,就使劲一跃,扑到苍蝇或其他昆虫身上,然后把它们吃掉。
石蚕
当河面开始有了冰缝的时候,一些灰色的小幼虫便从里边爬出来了。
它们爬到岸上,脱去外壳,变成了有翅膀的小飞虫。它们又细又长,不是苍蝇也不是蝴蝶,而是石蚕。
石蚕的翅膀长长的,身体轻轻的,可是它们还不会飞。它们需要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才能飞起来呢。
石蚕们经过马路的时候,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危险:过路的人会踩到它们;马蹄会踏到它们;汽车轮子也容易压到它们;它们还得留心不要被麻雀吃掉。不过呢,它们还是坚持往前爬,它们有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之多!
终于,一些石蚕抵达了安全区。它们穿过马路,爬到房屋墙壁上,开始晒太阳了。
观察站
自从著名的科学家凯戈罗多夫教授第一个在列斯诺耶研究物候学以来,这样的工作已经持续了八十年。
如今,在苏联,各地的地理协会都设立了一个以凯戈罗多夫教授的名字命名的委员会。
爱好物候学研究的人们都把自己的报道寄到委员会去,如:鸟类的飞行轨迹、花开花落、昆虫的出现和绝迹等。
现在,在列斯诺耶成立了全国性的中央物候学观察站。像这样历史悠久的观察站,全世界只有三个。
椋鸟请进
谁要是想让椋鸟在他的园子里住下来,就得赶紧给它预备住宅!椋鸟的要求可不简单,屋子要干净,门要大小合适,这样才能防止猫钻进来。
在椋鸟屋子的大门上,还要钉一块三角形的木板,这么一来,猫就不能把爪子伸进来掏小鸟了。
飞蚊起舞
在晴好的天气里,小蚊虫已经开始在空中飞舞了。
大家别害怕,这些蚊子不叮人。
蚊虫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好似圆桶一般,在空中旋转,飞舞着。
蝴蝶来了
蝴蝶飞出来了,正在阳光下晒翅膀呢。
最先出现的,是那些在楼顶上度过冬天的荨麻蛱蝶和柠檬蝶。荨麻蛱蝶是深褐色带红斑点的,柠檬蝶则是淡黄色的。
公园一角
在花园和果园里,有着淡紫色胸脯、浅蓝色脑袋的雌燕雀正在响亮地歌唱。它们聚集在一起,耐心地等待着雄燕雀的到来。雄燕雀总比雌燕雀要晚一些飞回来。
林中春花
款冬的小黄花,在公园、花园和庭院里盛开了。
街头上,有人在叫卖最早的林中春花。卖花的人管这种花叫“雪下紫罗兰”。其实不然,它们的颜色和香味都不像紫罗兰。这种花的真正学名,叫作蓝花积雪草。
现在,树木也开始苏醒了。白桦树的树液,已经开始在树干里流动。
顺水漂来的生物
在列斯诺耶公园的峡谷里,春水湍急流淌。在这里的一条小溪上,几位森林通讯员用石头和泥土筑起了一道防水坝,然后静静地守在那里,看有什么生物会顺水漂过来。在那里等了大半天,他们也没看见一只生物,只有一些小树枝和碎木板在水塘里兜着圈。
突然间,一只老鼠从溪流底下翻滚出来。它不是家鼠,而是棕黄色的、有着短尾巴的田鼠。大概只有这只死田鼠在雪底下躺了一个冬天。如今,雪融化成了水,溪水便把它冲到池塘这边来了。
跟随田鼠而来的,是一只黑色的甲虫。它在水里翻滚,挣扎着,却怎么也上不了岸。起初,大家还以为它是生活在水里的昆虫,等到捞起来一瞧,原来是最害怕水的屎壳郎。
后来,有个小东西一蹬后腿,扑通一声,自己跳到水塘里去了。嘿,原来是只青蛙呀!青蛙一沾到水就又跳出来了。它从水塘里跳上了岸,三蹦两跳地钻到灌木丛里去了。
最后游过来的,是一只褐色的小兽。有些像家鼠,尾巴却短得多。那是只水老鼠。它在洞里储存的那些粮食,大概已经吃光了。现在跑出来,是来寻找食物的。
款冬的小家庭
小丘上出现了款冬的一丛丛细茎。每一丛细茎,都是一个小小的家庭。
那些高高昂起头来的茎,是年长的一辈;肥肥胖胖的茎,年纪还小着呢,它们都偎依在高茎的旁边。还有一种模样有些滑稽的茎,它们是耷拉着脑袋,弯着腰站在那里的。大约是因为刚刚出世,没有见过世面,感到害羞呢。
每一个这样的小家庭,都是从地下的一段根里长出来的。去年秋天,这段地下根储存了养分,现在储存下来的养料在支撑着它的成长,整个花期都需要这样的养分来维持。用不了多长时间,每个小脑袋都会变成一朵向四周辐射的黄色小花。确切地说,那是它的花序,是一大丛彼此紧挨在一起的小花。
等到花开始凋谢的时候,就会从根茎里长出叶子来。这些叶子的任务,便是使根茎储藏新的养分。
■尼·巴甫洛娃
空中的喇叭
一阵阵从空中传来的喇叭声,让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感到惊讶。他们不由得抬起头来,好奇地朝空中张望着。看啊,那是一大群白色的鸟,脖子长长的,挺挺的,正穿过玫瑰色的朝霞,朝这边飞了过来。
它们是一群野天鹅,边飞边叫着:“克尔鲁——鲁,克尔鲁——鲁!”这会儿,天鹅急匆匆地飞往科拉半岛的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去。那里有两条河。它们会在河岸边建造巢穴。
爱鸟节
大队委员会交给我们少先队员一项任务: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椋鸟的房子。
我们要在校园里挂很多的鸟巢,让鸟儿在这里安家,让它们保护苹果树、梨树和樱桃树。这么一来,只要有害虫爬上树梢,鸟儿们就会把它们消灭干净。等到学校欢度爱鸟节的那天,每个学生都会把自己做的鸟房带到庆祝会上来。我们已经商量好了:椋鸟房就是我们参加庆祝会的入场券。
■森林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