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城市新闻

6 城市新闻

驼鹿进城

5月31日清晨,一只驼鹿出现在列宁格勒的一家医院附近。最近的这几年,驼鹿已经在市区里出现好几次了。大家猜想,驼鹿是从森林那边过来的。

会说话的鸟

一位市民对《森林报》的编辑说:“今天早上,我去公园散步的时候,突然听见有谁在灌木丛里问我:‘看见特里希卡了吗?’我向周围看了看,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一只浑身通红的小鸟躲在灌木丛里。我对那只小鸟说:‘谁叫特里希卡呀?’小鸟又‘特里希卡’地叫了两声,没等我走近,它就钻进灌木丛不见了。”

这位市民见到的鸟,名字叫作红雀。它是从印度飞来的,叫起来的声音就真的像是在向人打听消息。

海洋来客

从芬兰湾那边游来了一大批的小鱼,人们管它们叫胡瓜鱼。这些胡瓜鱼是游到涅瓦河产卵的。为了捕捞这些鱼,渔民们累得精疲力竭,它们的数量实在太多了。等到胡瓜鱼产完卵,又会回到海洋里去生活。

另一种鱼,是产在深海里的。它们从深海游到河里来生活,名字叫作小扁头。

你大概没听说过“小扁头”的名字,此时的它们浑身透明,腰身很扁,仿佛一片叶子。等它们长大了,人们会发现它们跟蛇很相似,它们的真正名字是:鳗鱼。

小扁头会在海藻里生活三年。等到第四年,它们才能变成小鳗鱼,成群结队地游进涅瓦河。此时它们还没有完全长大,身体依然是透明的。它们从大西洋那边游过来,需要经过2500多千米的路程!

试飞

当你走在公园里,或是林中树荫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头顶。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有小乌鸦或是小椋鸟从树上掉下来,刚好落在你头上。

现在,它们才刚爬出小窝,开始学习飞行了呢。

穿过城区

最近几天,人们经常在夜里听见断断续续的“弗嘘、弗嘘、弗嘘”声。这些声音先从一条小沟那边传过来,接着又从另一条小沟那边传过来,那是走过郊区的黑水鸡在叫呢。

这些黑水鸡,是秧鸡的远房亲戚,它们有血缘关系。和秧鸡一样,黑水鸡也是徒步走过欧洲来到这里的。

一场温暖的春雨过后,就可以到城外去采蘑菇了。平茸菇、白桦菇都从土里钻出来了。这是春夏之交的第一批蘑菇,被统称为麦穗菇,因为它们冒出头来的时候,正是黑麦开始抽穗的时候。一到夏末,就看不见它们了。

当你看见花园里的紫丁香花凋谢的时候,夏天就开始了。

是云吗?

6月11日,在列宁格勒市区的涅瓦河畔,出现了许多散步的人。天气很热,没有一丝云,柏油路被太阳晒得滚烫,每个人都热得喘不过气来。

突然之间,宽阔的河那边浮现出一大片灰色的云,所有的人都驻足停留,看着这片擦着水面飞过的灰云。它聚集在散步的人周围,人们这才看清,那不是云,而是一大群密密麻麻的蜻蜓。无数的小翅膀同时扇动的时候,掠过习习微风,孩子们也不再淘气了,大家都兴高采烈地望着蜻蜓的翅膀,它们在空中闪着美丽的光,好似彩虹一般。游人们的脸也被染成彩色的了,无数的微型彩虹、星星、光斑在他们脸上跳动着。这片云发出沙沙的声音,飞过河岸,绕到房屋的后面,不见了。

这些刚出生不久的小蜻蜓,它们现在去找新住所了。至于说它们从哪里来,飞到什么地方去安家,谁也不知道。这种成群结队的蜻蜓,如今随处可见,如果你看到它们,不妨记录一下它们是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列宁格勒省的新兽

最近几年来,猎人们常常在列宁格勒省和邻近的几个区的森林里,看见一种当地居民不认识的野兽。它和狐狸差不多大小,是乌苏里的浣熊狗,简称浣熊。

它们是怎么跑到这里来的?不错,是火车运送过来的。火车运来了五十来只浣熊,放归到列宁格勒省的森林里。不过十年工夫,它们就繁殖了大批的后代。现在已经准许猎人猎捕这种野兽了。

乌苏里浣熊的毛皮很珍贵,它们在这里不冬眠,而在乌苏里的故乡,却会睡过严冬。道理很简单,乌苏里的气候寒冷得多,它们在那边是需要冬眠的。

欧鼹

有些人认为欧鼹是啮齿动物,就像那些住在地下的老鼠一样,四处刨洞,靠植物的根过活。其实,这是对它的误解,欧鼹并不是鼠类,与其说它像老鼠,不如说它就像披了天鹅绒大衣的刺猬。欧鼹也是捕食昆虫的兽,它吃金龟子和其他有害的昆虫,因此是我们有益的朋友,况且它不会对植物有害。

如果有人发现欧鼹在自己的花园或菜地里挖了洞,把一堆堆的土抛在花坛或菜地上,还把花或蔬菜咬坏了,大可不必生气。你可以把一根安了小风车的长竿插在那里。风一吹,长竿上的风车就呜呜地转个不停,长竿下面的泥土也跟着抖动起来。欧鼹受到惊吓,就会慌忙逃走的。

■少年自然科学家

蝙蝠的音响探测仪

傍晚时分,一只蝙蝠飞进了打开的窗户。

“把它赶走!快赶它走!”女孩子们惊慌失措地用围巾包住头,大喊大叫。

一位没有头发的老爷爷嘟哝着说:“包住头干吗?它扑的是窗户里的亮光,不会往你头发里钻的!”

科学家总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蝙蝠在漆黑的夜里能行动自如,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分毫不差,从来都没有迷路。后来他们做了这样的实验:把蝙蝠的眼睛蒙起来,堵上它们的鼻子,让它们任意地飞。它们照样能躲开一切障碍,连拴在天花板上的细线都能避开。

直到人们发明了音响探测仪,谜底才被揭开。科学研究表明,所有的蝙蝠在飞行的时候都用嘴发出超声波,那是人耳朵听不见的、极其微弱的叫声。叫声无论碰到什么障碍,都会反射到蝙蝠的耳朵里:前面有墙,有线,有蚊子之类的信号。只有女人那种又细又长的头发不能很好地反射超声波。

老爷爷当然没什么好担心的,因为他没有头发,而女孩子们的头发的确会被蝙蝠误认为是“小窗户里的光亮”。这么一来,蝙蝠就很可能冲着她们中间的一个冲过来。

给风打分

夏天,在炎热的中午,一丝风也没有。平静无风的日子里,烟囱里的烟就会笔直地升向天空。如果空气以不到0.5米每秒的速度流动,人们就感觉不到一丝微风。这时候,人们就给风打0分。

微风的速度,大约为0.3至1.5米每秒,或者18至90米每分,或是1至5千米每时。这和人们步行的速度差不多,这时的风,已经能让烟囱里的烟柱朝一边倾斜了。习习凉风吹到脸上的时候,人会感到舒适,不怕闷热的天气了。人们给这种风打1分。

轻风的速度,是1.6至3.3米每秒,也就是96至180米每分或6至11千米每时。这大约是人们跑步时的速度。轻风吹过的时候,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响声。人们在关于风的日记本上,给风记下了2分。

疾风的速度,是3.4至5.4米每秒,也就是12至19千米每时,这是小马跑步的速度。疾风可以让树枝轻轻地摇摆起来,它还可以兴高采烈地推着纸折的小船航行。人们给疾风标上3分。

气象学里的大风是这样的:它扬起了道路上的尘土,能让大海的波浪不再平静,并摇动着树木的枝条。它的速度是5.5~7米每秒。人们给它打4分。

劲风的风速,是8~10.9米每秒,也就是29~38千米每时。这大约是乌鸦飞行时的速度。劲风到来的时候,森林里的树干开始摇曳,大海上也翻涌起波浪,就连空中飞翔的小蚊虫也被吹散了。人们给劲风打5分。

狂风吹过来,开始给人们捣蛋了。它拼命地摇晃着森林里的树木,把晾在绳子上的衣服吹到地上,从人们头顶上摘下帽子,也不让运动员们打好排球了。它的风速是39至49千米每时,和火车客车的速度差不多。气象学家给狂风打的分数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