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顶住寒冬

1 顶住寒冬

森林里的最后一个月来临了。春季前的这个月,也是最寒冷难耐的。森林里所有居民们的粮食都吃光了,所有飞禽走兽都饥肠辘辘,皮下脂肪已经消耗殆尽,大家都在饿肚子,它们越来越难支撑自己的身体了。

鸟兽们的日子本来已经很艰难,而狂风却还卷携着积雪四处乱窜,鸟兽们越来越难以忍受。

寒冬知道自己肆虐的日子不会太久,于是更是毫无忌惮地释放着寒流。现在,鸟兽们只能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再多坚持一阵子,拿出最后的力气挺过去,熬到头,春天终究快到了。

《森林报》的通讯员在森林里转了转。一路上,有件事他一直记挂心头:飞禽走兽们能挺到天气转暖吗?

通讯员在森林里看到许多令人难过的事。有些林中居民们耐不住寒冷和饥饿,丧命了。而那些活下来的,还能不能坚持下去,挺过这个月?不过,鸟兽们终究不会全部遇难,所以你们用不着替它们担心。

严冬的牺牲品

冷峭的天气再加上风雪的肆虐,那才是最可怕的事呢!每逢这样的天气,你都能在雪地上找到飞禽走兽、昆虫的尸体。它们分布在各个角落,都被冻死、冻僵了。

风,把树桩和倒在地上的大树树干下面的积雪,都卷了出来。而在积雪下面,还躲藏着许多小野兽,以及甲虫、蜘蛛、蜗牛和蚯蚓呢。把暖和的雪被从它们身上拿走了,它们恐怕也会冻死在冷峭的寒风之中。

有些鸟,飞着飞着,就被突如其来的暴风雪给刮死了。就算乌鸦那样抵抗力强的鸟,也往往在长时间的暴风雪之后,冻死在雪地上。

风雪过后,森林卫生员们马上开始了工作。他们在猛禽和野兽们经常出没的森林里搜索着,把在暴风雪里冻死的动物的尸体收拾得一干二净。

从冰壳下冲出去

在那些融雪的天气里,气温骤然变冷,雪水融化之后,冻结成的冰壳无疑是最可怕的敌人。

积雪上的这层冰壳,又硬又滑,特别结实,野兽们那些软弱的脚根本奈何不了它,而鸟嘴也休想啄开它。鹿的蹄子倒是可以把冰壳戳穿,可破碎冰壳周围的棱角却锐利得好似尖刀,能轻而易举地划破鹿腿上的皮毛,扎伤它的肌肉。

在这样的天气里,鸟类是怎样吃到冰壳下的食物,吃到细草和谷粒的呢?

谁要是没能力凿开这层冰,谁就要眼睁睁地挨饿。

太阳出来,雪融化了,地面上湿漉漉的。傍晚时分,飞来一群灰山鹑,它们毫不费力地在雪地里刨出几个小洞,钻进去,在里面睡着了。

半夜里,奇寒突然来袭,等到第二天山鹑们醒过来,觉得有些喘不上气来。

它们想到外面透口气,扑腾着翅膀,可刚要起飞,头顶上竟罩有一层冰,坚硬结实,像玻璃板一般。原来,昨夜的寒风把大地变成了光溜溜的冰场,冰壳下面是松软的雪,上面什么也没有。

山鹑们用小脑袋朝冰壳上撞,脑袋都给撞破了。只有冲出冰罩,它们才能找到活路啊!

谁要是能逃出这个死囚牢笼,哪怕饿着肚子,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玻璃似的青蛙

《森林报》的通讯员,凿破了一个水池的冰,挖开冰底下的淤泥,在那里,他看到许多只青蛙。它们在淤泥里挤成一堆,准备在那里过冬。

把它们从稀泥里拿出来的时候,青蛙们仿佛是玻璃做的。它们的身体变得非常脆,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就会伤害到它们。只需要轻轻一敲,青蛙细细的小腿就会咔吧一声断掉。

通讯员把几只青蛙带回家,把冻僵的青蛙放在暖和的屋子里,小心翼翼地叫它们全身暖和过来。青蛙们逐渐苏醒了,开始在地板上跳来蹦去。

由此,大家可以想象得到:春天,当太阳把水池里的冰融化,把水晒暖和时,青蛙就会从梦中苏醒过来,恢复生机。

倒挂着睡觉

在托斯那河沿岸,离10月铁路沿线的萨勃林诺车站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岩洞。早先,人们在那里挖取沙子,如今已经废弃了,留下了一个大洞。

《森林报》的通讯员在隆冬时节去看了那个洞。通讯员发现洞顶上挂着一排排蝙蝠,是兔蝠和山蝠。它们在洞里睡了足足五个多月了,一只只头朝下,脚朝天,用爪子钩住坑洼不平的沙洞顶壁。兔蝠把大耳朵收在折起的翅膀下,用翅膀把自己的身体裹得严严实实的,犹如一床被子。它们就这样进入了梦乡。

蝙蝠睡得这样久,这么沉,森林通讯员都有些担忧了。因此,他们摸了摸蝙蝠的脉搏,测量了它们的体温。

夏天,蝙蝠的体温跟我们人类的一样,是37摄氏度左右,脉搏每分钟200次上下。

现在,蝙蝠的脉搏每分钟只有50次,体温也只有5摄氏度。

尽管这样,这些健康的小懒虫却没有任何地方需要人们担心。

它们还将这样无忧无虑地睡上一两个月。等到温暖的夜晚来临,它们便会苏醒,在茫茫夜色中飞舞着。

不怕冷的款冬

今天,我来到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在那里,我找到了一株款冬,它还开着花呢,一点也不怕冷。款冬的细茎上还披着轻装:鳞状的小叶子,蛛丝一般的绒毛。这会儿,我还穿着御寒的大衣,而它却一点也不怕冷!

你一定会反过来问我说:周围到处都是雪,哪里来的款冬呢?

我已经告诉过大家,是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找到它的。下面我来告诉你们,它具体长在什么地方:款冬藏在一座大楼朝南的墙根底下,那里恰好是暖气管道通过的地方。在那个僻静的角落里,雪不会聚集起来,土地是黑色的,还冒着春季那般温暖的热气呢。

可是在角落周围,空气却冷得叫人发抖!

■尼·巴甫洛娃

出来透口气

天气稍稍暖和些,森林的雪底下就会爬出一些急不可耐的虫子:蚯蚓、蜘蛛、瓢虫之类的。只要有一块没被雪所覆盖的空地,这样的事情就经常发生,大大小小的虫子们在没有雪的地面上活动着。

昆虫是出来活动麻痹的腿脚的,蜘蛛是为了觅食才出来的,没有翅膀的小蚊子光着脚丫在地上蹦蹦跳跳,有翅膀的长脚舞蚊则在空中转圈。

若是寒气一来,游乐园的活动便立刻终止,这群大大小小的虫子,有些很快就钻进枯枝败叶里,有些钻进枯草里,有些则拱到泥土下面。

从冰洞里探出头来

在涅瓦河口、芬兰湾的冰面上走来了一个渔人。当他走到一个冰窟窿旁的时候,看见冰底下探出个脑袋,油光发亮,两边各有几撮稀稀拉拉的胡子。

渔人仔细地看着,以为这是从冰窟窿里浮出的死人脑袋。可是突然间,脑袋朝他这边转了过来。这一回,他才看清楚,这是一张野生动物的脸,满脸短毛。这家伙用亮晶晶的眼睛盯着渔人,随即,哗啦的一声钻到冰底下,不见了。渔人这才恍然大悟:刚才他所看到的,是一头海豹!

海豹正在冰层下面捉鱼。它只是把头往外探出一会儿,出来喘口气。

在冬天里,渔人们常常可以在芬兰湾捕到海豹,因为海豹常常从冰窟窿里爬出来,爬到冰面上来。

有时候,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有些海豹追捕鱼群的时候,会一直追到涅瓦河。而在拉多牙湖,聚集着数不清的海豹,那里简直就是海豹渔猎场。

解除武装

森林里,力大无穷的公驼鹿和稍小些的公鹿们,一到寒冬时节,就卸下自己的犄角。

公驼鹿是在密林里卸下武装的。它们用犄角在树干上蹭来蹭去,把角磨掉。

有两匹狼,看见了这个没有武器装备的大个子,立即向它发起了进攻。在它们看来,想要打败没有武器的公驼鹿,易如反掌。

不料,战斗很快就宣告结束。公驼鹿用它两只坚硬的前蹄,瞬间就击碎一匹狼的脑袋,然后突然转过身,又把另一匹猖狂的狼踢翻在地。狼吃了亏,浑身是伤,好不容易才溜走了。

最近几天,老公驼鹿和大公鹿已经长出了新犄角。此时,鹿角还没长全,外面紧紧地裹着一层皮,皮上那层柔软的绒毛清晰可见。

爱洗冷水浴的鸟

在波罗的海铁路线上的迦特钦站附近,森林通讯员在一条小河的冰窟窿旁边,发现一只黑肚皮的小鸟。

那天清晨,天冷得能冻掉鼻子。虽然天上还高悬着明亮的太阳,可这位森林通讯员却依然三番五次地捧起雪来,擦拭着他几乎快被冻坏的鼻子。

当通讯员听见黑肚皮的小鸟开始兴高采烈地在冰面上唱歌时,感到万分惊讶,天这么冷,它还高兴什么呢?他走到跟前去看,小鸟却蹦得老高,一下子就扎进冰窟窿里去了。

“没想到它投河自尽,这下可要淹死了!”森林通讯员一边想,一边急匆匆地跑到冰窟窿旁边,想要救起这只脑筋短路的小鸟。

也是在这时,他发现小鸟正在用翅膀划水呢,那姿势就跟游泳选手用胳膊划水时一样。小鸟褐色的脊背,在透明的水里忽闪忽闪的,就像一尾闪烁发光的鱼似的。

小鸟一个猛子扎进了河底,用尖锐的爪子抓着沙子,还在河底跑了起来。每跑到一个地方,它都会逗留一会儿,用嘴巴撬开小石头,把它整个翻过来,从石头下面拖出一只乌黑的水甲虫。

一分钟之后,小鸟已经从另外一个冰窟窿里钻了出来,跳到冰面上来了。它抖动着湿漉漉的身子,旁若无人地唱起了愉快的歌谣。

这位森林通讯员见了,心想:也许这里是温泉,小河里的水该是温暖的吧。于是,他也把手探进冰窟窿里,试了试。

他刚把手伸进水里,立即缩了回来:河水冰凉刺骨,它的整个手掌都被冷水刺痛了。

通讯员总算明白了,站在他面前的,是一种水鸟,名叫河乌。

河乌这种鸟,跟交嘴鸟一样,是不需要遵循森林自然法则的。它的羽毛上有一层薄薄的脂肪,当它钻进水里的时候,上面就会形成一层银光闪闪的小水泡。有了这层保护层,河乌就好似穿了一件真空衣一般,即便是身处于冰水里,也不会感觉到寒冷。

在列宁格勒省,河乌是少见的客人,它只会在冬季光临这里。

水晶宫

不妨想想隆冬时节,鱼儿们是怎么生活的吧!

整个冬天,鱼儿们都在河底坑洼里睡觉,结实的冰屋顶就覆盖在它们头上。到了2月,在池塘和林中沼泽地里休眠的鱼,会感觉空气逐渐不够用了。那时,它们就会心慌意乱地张开圆圆的小嘴巴,游到冰屋顶下来,用嘴唇捕捉附在冰上的小气泡。

当然,鱼也有可能在天寒地冻的时候被闷死。所以,在冬天的时候,大家可别忘了在池塘和湖面的冰层上凿开些窟窿,还要注意别让冰窟窿再次被封上,好让鱼能呼吸到空气。

雪底下的生命

在漫长的冬季里,当你望着被积雪覆盖的大地,不禁会想:在脚底下,在这片寒冷而又干燥的积雪下面,有什么东西呢?在雪海下,是否可以找到活的生物?

面对这样的问题,森林通讯员在森林、林中空地和田野的积雪上,挖了一些大坑,一直挖到地面表层。

他们在那里看到的东西,真是叫人喜出望外。在积雪底下,有许多绿色的小叶子:有从枯草根下面钻出来的、尖尖的小嫩芽,有被积雪压倒在冻土上的、各种绿色的草茎。它们全都生机盎然,它们都还活着呢!

生活在这片死亡雪海下面的,有草莓和蒲公英,有荷兰翘摇,有狗牙根,有酸模,还有许多其他植物,全都是绿油油的。在那些翠绿、娇嫩的茎托上,甚至还出现了很小的花蕾。

在森林通讯员挖过的那些雪坑四壁上,还出现了一些又小又圆的窟窿。这是被铁锹截断的,小野兽们的通道,一部分聪明伶俐的小野兽会在雪海里给自己找到食物。例如:老鼠和田鼠经常在雪底下啃嚼鲜嫩而富有营养的植物细根;而食肉的鼩鼱、伶鼬和白鼬之类的,可以在冬天捕捉那些啮齿动物和在雪里过夜的野禽。

从前,人们都以为熊只有在冬天才生下小熊。小熊刚出生的时候,不过大老鼠那么大,可那时的它已经从娘胎里带来了衣裳,而且是一件厚实保暖的皮大衣。因而人们常说:“有福气的小孩会从娘胎里带来衣裳。”

现在,科学家们发现,老鼠和田鼠从夏天的地下洞穴搬迁到地面上来,在雪底下和灌木丛中筑巢。让人惊讶的是,它们也会在冬季产下小老鼠!小老鼠刚生下来的时候,又小又瘦,浑身光溜溜的。不过,窝里却很温暖,鼠妈妈也会用自己的奶水喂养鼠宝宝。

春天的征兆

虽然天气依然很冷,但已经不像隆冬时节那样冷彻骨髓;虽然积雪依然很深,但已经不像原先那样白皑皑,亮闪闪的,这会儿,积雪已经灰暗了些,失去了光泽,并出现蜂窝般的小洞眼。挂在屋檐下的冰棱柱,一天比一天粗大,冰柱上滴答滴答地淌下水来,地面便出现了一个个小水洼。

太阳在天空中的时间越来越长,阳光越来越温暖,天空也不再是冬季冷峭的青白色,蓝色一天比一天加深。人们头顶的云层,也不是灰蒙蒙的冬云了,它们开始一层接一层地加厚,只要你稍微留心点儿,就会发现天上飘过的云,已经堆得厚厚的了。

太阳一出来,窗外就传来山雀的歌声:“斯克恩,舒巴克!斯克恩,舒巴克!”每到这个时节,猫儿就开始在屋顶上开音乐会,打架,呜哇呱啦、呼哈呼哈地没完没了。

在森林里,说不准什么时候,会突然传来阵阵啄木鸟的鼓点声。它们笃笃笃、笃笃笃地啄着树干,尽管是用嘴巴发出的声音,却有条不紊的,听起来就像一首歌!

在密林里,在云杉和松树下面,不知是谁画出一些神秘的符号。当猎人看见这些符号和图案的时候,心里突然一惊,接着便喜悦地笑了起来:要知道,那是林中有胡子的大鸟——松鸡留下的痕迹啊,是松鸡们用有力的翅膀在坚硬的冰壳上留下印痕。这样看来,它们马上就要交尾了,林中的音乐会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