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的圈套
细数起来,猎人们用枪打到的野兽,还没有用各种圈套捕捉的野兽多。设圈套既要足智多谋,还要了解野兽们的生活习惯和脾气;不仅要学会设陷阱,制作捕兽器,还要把陷阱和捕兽器放置在最合适的地方,把它们井井有条地安排好。那些莽撞、冲动的猎人,哪怕设下陷阱,放置了捕兽器,也休想捉到野兽;而那些拥有智慧、经验丰富的猎人,合理利用工具,总能逮到更多的野兽。
钢制的捕兽器是不用设计和制造的,买来用就行了。不过学习安置它,却不那么简单。
首先,要懂得把捕兽器摆在兽洞旁边、野兽来往的小径上,以及它们脚印汇集的地方。其次,要懂得怎样准备和安置捕兽器。
如果是捉那些非常机警的野兽,比如黑貂、猞猁之类的,要先把捕兽器放在松柏的汁液里煮过,然后用小木锹铲下一层积雪,戴着手套把捕兽器摆在那儿,再把铲下的雪填上,铺平。如果不是加倍小心,鼻子灵敏的野兽就会闻到人或是钢铁的气味,那样就休想捉到它们。
要是捕捉身强力壮的野兽,就得把捕兽器拴在大树墩上,防止野兽把它拖走。
如果给捕兽器放上诱饵,就需要知道,哪一种野兽爱吃哪一种食物。有的该给它放上老鼠,有的该给它放上肉,有的需要放上干鱼。
给小野兽准备的兽笼
猎人们设计了许多巧妙的兽笼,用来捕捉白鼬、伶鼬、鸡貂和水貂之类的小野兽。这些玩意的结构比较简单,每一个人都能亲手制作。
制作这些捕兽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让它们进去之后,再也无法逃脱。
你可以找一个中等大小的长木箱,或者准备一个木筒,在其中一边开一个入口,再在入口上方拴一扇用粗金属丝做成的小门。需要注意的是,小门要做得比入口略长、略大一些。然后,你把这扇小门斜立在入口上,朝木箱或木筒里边倾斜,这样就算完成了。
接下来,该把诱饵放进这样的捕兽器。小野兽一闻到诱饵的香味,就会用力顶开小门,爬到里面去寻找食物。只听刷的一声,小门在它身后自动关闭了,怎么顶也顶不开。于是,它只好老老实实地蹲在里边,等你过来捕捉它了。
关于木箱捕兽器,还有一种构造,那便是在里边装一块活动板,把诱饵挂在木箱封闭那一边的顶板上。这次,要把入口开得窄一些,要记得在入口的上方装一个活动闩。
小兽顺着这块活动板爬进去,经过木板中心的时候,它身子底下的那块板就开始往下倾斜,而靠近入口处的那一头却往上翘,当木板的上边滑过活动闩的时候,捕兽器的入口就被堵得严严实实的了。
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准备一个高一点,或是大一些的琵琶桶,打开桶顶,在桶的中部挖出两个小洞,再穿上一根长铁轴,再把露在外面的铁轴的两头,架在两个立在地上的柱子上(要预先在两根柱子的中间挖个坑,坑的深度要有半个桶那么高)。
铁轴两头都架好之后,让琵琶桶保持两边平衡,让它的前半截(开口的那头)的桶沿搁在坑沿上,后半截(桶底的那边)悬在坑上面。做完这些事,再把诱饵放在贴近桶底的地方。
当小野兽爬进桶时,刚爬到桶的中部,桶就整个儿翻了过去。琵琶桶的四壁滑溜溜的,掉到桶底的小野兽怎么也爬不出来了。
碰到冬天结冰的时候,可以做个冰制的陷阱,这是从乌拉尔的猎人们那里学来的,其实方法也很简单。
你可以把一大桶水放在露天地里。桶面、桶壁和桶底的水,会最先冻结起来。等桶中的冰冻得有两个手指头那么厚时,在冰上面凿一个洞,大小是要能让白鼬钻进去。然后,再把桶中没冻结的水都顺着这个小洞倒出去,把桶搬进屋子里。在暖和的小屋里,贴近桶壁和桶底的冰很快就松动了。这时,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就可以从铁桶里倒出一个完整的冰桶出来。这只冰桶四周都堵得严严实实,只在顶上留出了小洞。冰陷阱就这样做成了。
往冰桶里撒一些干草或者麦秸,再把一只活老鼠放进去。然后,把冰陷阱埋在白鼬或伶鼬脚印最多的地方,使陷阱的顶部和积雪一般齐。
小野兽一闻到老鼠的气味,就会马上过来,从冰陷阱顶部的小洞钻进去。一旦它进入这个捕兽器,就休想逃出来:冰桶四周滑溜溜的,无法爬上去,也不能用利齿啃穿。
等到你把冰陷阱敲碎,就可以把里边的小野兽取出来了。这是个简单、实用的办法,不需要花钱投资,爱做多少就做多少。
给狼准备的陷阱
猎人们给狼设置陷阱。
他们在狼经常出没的小径上,挖了个长圆形的深坑,坑壁必须是陡峭的,大小也要适中,要能恰好装进一匹狼,又不至于让它从里边跳出来。猎人在坑上铺上细树枝、苔藓、稻草,再盖上雪。这么一来,就露不出一丝马脚,更看不出坑在哪里了。
夜里,狼群打小径上走过。前面的一匹狼,走着,走着,就掉进了陷阱。
第二天,猎人把它活捉出来。
狼圈
还有一种捕狼的办法,那就是设置“狼圈”。在地上打下许多木桩,让它们一根挨一根地连成一个圈。在这一圈木桩之外,再打下一圈木桩,在里圈和外圈之间,留下一条窄窄的通道,宽窄刚好能让一匹狼挤进去。
然后,在外圈安一扇只能朝里开的门,在里圈里放一只小猪或小羊当诱饵。
狼一闻到家畜的气味,就会一匹接一匹地跟过来,走到外圈里。它们在两圈木桩的夹道里兜上几圈后,最前面的那匹狼就会用头去顶那扇门。门被它一顶,马上就关上了,所有的狼都被圈在里边。这么一来,群狼只好围着里圈里的家畜,没完没了地兜着圈,丝毫也没办法,等到猎人赶来时,它们只能束手就擒。里圈里的家畜毫发无损,狼却为此丢掉了性命。
地上的机关
在冬季,土地冻得如岩石一般坚硬,不容易挖出深坑。因此,冬天人们捉狼,有时候会设这样的机关:在一块地的四角上,立四根柱子,用木桩打一道栅栏,把这块地围起来。
在这块地的中央,要立起一根柱子。这根柱子要比栅栏高,柱头上挂着一块用来做诱饵的肉。
现在,把一块木板搁在栅栏上,木板一头着地,另一头悬空,靠近诱饵。
狼闻到肉的气味,就顺着木板爬上去。狼的身子重,把木板悬空的一头压得往下落时,站不住脚,一个跟头跌在了栅栏圈里。
熊洞遇险
塞索伊奇穿着滑雪板,在长满苔藓的沼泽地里滑行着。这是2月底的一天,地面上堆积着从高处吹来的皑皑白雪。
在这片沼泽地的上面,有一大片丛林。塞索伊奇的北极犬小霞,蹿进了丛林里,钻到树木背后,不见了。过了一会儿,猎人突然听见小霞的叫声,凶猛而狂躁,塞索伊奇由此判断出:小霞一定碰到熊了。
小个子猎人恰好带了一杆五响来复枪,他异常兴奋地朝狗吠的方向赶了过去。
地上有一大堆倒下来的枯木,上面覆盖着积雪,小霞正是对着那东西咆哮着。塞索伊奇挑了个合适的位置,卸下滑雪板,把脚底的积雪踩实了,准备开枪。没有多长时间,从雪底下冒出一个宽阔的黑色大脑袋,两只小眼睛闪烁着暗绿色的光。用猎熊人的话来讲:熊在跟人打招呼呢!
塞索伊奇知道,熊只要瞅一眼猎人,就会马上把头缩回去,整个儿身子蜷缩进洞里去,然后突然往外面蹿。正因为如此,猎人要抢在熊把脑袋缩回去以前,立即开枪。
然而,瞄准的时间太过仓促,他的准星瞄偏了。事后,他才弄清楚,那颗子弹不过擦破了熊的脸颊。
熊从洞穴里跳出来,朝塞索伊奇直扑过来。幸亏第二枪击中了熊的要害,那大家伙立刻就扑倒在地。小霞见了,冲过去咬熊的尸体。
当熊扑过来的那一刹那,塞索伊奇倒没感觉到害怕,可是,当危险过去时,这个向来胆大心细的猎人,却感觉两腿发软,眼睛发花,耳畔发出嗡嗡的声音。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冷空气,似乎在回忆什么似的,用手托住下巴,过了好一阵子,他才清醒了过来。任何人,哪怕是最强壮勇敢的人,要跟这样硕大无比的猛兽正面交锋,也会有死里逃生的感觉!
突然,小霞从熊的尸体旁边跳开,汪汪地叫着,再次向那堆枯木扑了过去。这会儿,北极犬是从另一个方向扑向那里。塞索伊奇把视线挪了过去,不由得惊呆了:从那里又探出了第二头熊的脑袋。
小个子猎人调整呼吸,让自己保持镇定,随后迅速瞄准,射击。只不过放了一枪,他就把那个巨兽结果在枯木旁边。可是,几乎就在同时,从第一头熊跳出的黑洞里,又冒出了第三个宽额头的棕红色熊脑袋;紧接着,又冒出了第四个脑袋。
塞索伊奇不由得慌了神,他脸色煞白地站在那里,以为这片树林里所有的熊,都聚集在那堆枯木下面,现在要一起向他发动复仇的进攻。他顾不上瞄准,接连放了两枪,然后把空枪扔到雪地上。慌乱之下,他看见第一枪命中了棕红色的熊脑袋;第二枪虽然也是弹无虚发,却打中了小霞。原来,小霞当时正从那边跑过来扑熊,却误中了子弹,倒在了雪地里。
塞索伊奇只觉得两腿发软,他不由自主地向前迈了两三步,就绊倒在被他打死的第一头熊的尸体上。摔到在尸体上面的他,顿时失去了知觉。
塞索伊奇也不知道自己躺在地上有多久。当他醒来的时候,感觉有什么东西正钳住他的鼻子,很用力,很疼。他抬起手,想要捂住鼻子,却碰到一样热乎乎、毛茸茸的东西。他睁开眼睛才发现,一对暗绿色的熊眼睛正直愣愣地盯着他看呢。
塞索伊奇吓得失声高叫,他挣扎着摆脱了那头熊,然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齐膝深的积雪,跌跌撞撞地往回家的路上跑。等他好不容易跑回家,才明白过来:刚才咬他鼻子的,不过是只小熊崽。
又过了一会儿,惊魂未定的塞索伊奇才镇定下来,开始细细琢磨着这场险情的种种细节,以及他从头到尾的经历:他猎熊时最先开的那两枪,打死了一头熊妈妈。接着,从枯木堆里跳出来的,是一头三岁的熊儿子。要知道,这类年轻的熊往往都是雄性,夏天,它们会帮助妈妈照顾弟弟和妹妹;冬天,它就睡在它们附近保护它们。
在那一大堆被风刮倒的枯木底下,原来是有两个熊洞的。一个洞里睡的是年轻的熊儿子,另一个洞里躺着熊妈妈和两只一岁大的熊宝宝。
塞索伊奇在惊慌失措之下,竟然把年轻的熊儿子也当成大熊了。
跟着熊儿子从枯木堆里爬出来的那两只熊宝宝,还是很小的幼崽,它们只不过跟12岁的小孩一般重。即便如此,它们也已经长出了宽阔的额头,难怪猎人在惊惶之下,把它们也当成大熊了。
当猎人昏昏沉沉地躺在地上的时候,这个熊家族中唯一的幸存者——一只熊宝宝来到了熊妈妈旁边,把头扎进死熊的怀里,想要吃奶,却无意中碰到了塞索伊奇那热乎乎的鼻子。它把猎人的鼻子当成了妈妈的奶头,于是就用嘴衔住,吸吮了起来。
想清楚上述这些,塞索伊奇再次回到了那片树林,把小霞埋葬在那里,然后捉住那只熊宝宝,把它带回了家。那只熊宝宝是个可爱又调皮的小家伙,而猎人在失去小霞之后,也因忧伤而备感孤单。他留下了那只熊宝宝,抚养了它。熊宝宝对他十分亲热,特别依赖小个子的塞索伊奇。
■本报特约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