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世纪中叶,与提倡理性的启蒙精神相对应,欧洲出现了一股向往回归自然、迷恋中世纪的风气,从此浪漫主义的倾向露出了端倪。从18世纪下半叶起,它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19世纪头几十年,浪漫主义运动成为了席卷欧美的汹涌澎湃的文艺大潮。浪漫主义美术是一种强调个性表现、主张创作自由、重视想像和感情的美术。在许多方面,它同崇尚严谨的完美形式、追求理智与感情统一、再现普遍人性的古典美术形成了鲜明对照。这种情况,使浪漫主义美术家在从事创作之际,往往借鉴非古典的传统。作为一种美术运动,浪漫主义迈出了近代美术的最初脚步,给后人提供着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经历过17世纪的辉煌后,西班牙美术界沉寂下来,直到18世纪下半叶,随着达维特的同代人、奇才戈雅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沉寂的局面。戈雅的肖像 画《卡洛斯四世一家》,笔法流畅,色彩绚丽,生动得近似漫画式的意味。他还创作出一系列所谓的“黑色绘画”。大胆的想像、无拘无束的造型、主观的色彩,更直接地传达了他个人的感受。这些作品与现代绘画的距离已不遥远。戈雅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代浪漫主义者的深深敬佩。
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前半,特别是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只风靡于法国,也风靡全欧洲。十九世纪初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兴起于法国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代表作品有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