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公民凯恩》是由奥森·威尔斯于1940年拍摄的一部传记体影片,由奥森·威尔斯担任导演、制片、编剧以及主演。曾获得1941年奥斯卡奖七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

影片讲述了报业大王凯恩的一生。影片以一位报业大亨凯恩之死揭开了序幕,并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的兴衰史,见证了一桩资本主义神话下的复杂真相  。


电影剧情

故事由报业巨子凯恩临死前说的一个字“玫瑰花蕾”引出:摄影机的镜头缓缓推近一座庄园的大铁门,铁门顶端镶嵌着硕大的字母“K”。镜头空过铁门推近宫堡式的建筑,又越过窗户,逼近卧榻上的一垂危的白发老人。只见他嘴唇翕动,喃喃地吐出“玫瑰花蕾”几个字;他手上握着一个水晶球镇纸,球心带有雪花纷扬中的农舍景物— —蓦地,手松了,水晶球滚落于地,砰然碎裂。被人称作“美国忽必烈”的报业巨子查尔斯·福斯特·凯恩,在76岁时孤寂地死去。

一部新闻纪录片画面,展示了凯恩传奇的生平,一帧黑框的凯恩的照片,占满整个银幕。各种报纸头版通栏报导了这位权势人物的死讯。解说词称:“凯恩的帝国在其昌盛时期,曾经控制着37家报纸,13家杂志和一个无线电广播网。它是帝国中的帝国。”新闻镜状追溯了凯恩发迹致富的缘起,其后创办《问事报》,涉足政界,成为风云人物。他曾两度结婚两度离婚,一次是与总统的侄女爱米丽成婚,青云直上;一次是与“女歌星”苏珊成婚,轰动一时。恰恰是他与苏珊桃色丑闻被揭露,导致他在竞选州长的政治生涯中一败涂地,从此一蹶不振。在经济大萧条之后,“凯恩帝国”迅速走向衰落。到晚年,凯恩在桑那都庄园,深居简出,孑然一身,直到病逝。

一家杂志的主笔若斯东,对这部仓促剪辑、止于皮相的新闻片并不满意,便委托青年记者汤姆逊对凯恩生平作深入调查,并要他弄清凯恩临终遗言“玫瑰花蕾”的真实含义,以揭示这个“美国忽必烈”作为人的真实形象。

汤姆逊访问的第一个对象,是凯恩的第二任妻子苏珊,她现在是亚特兰大城一家低级酒吧的歌女,年近50仍浓妆艳抹,但断然拒绝接受采访,一声“滚出去”的逐客令,或许正隐藏着这位当年红伶的人生痛楚。

在费城的赛切尔纪念图书馆,汤姆逊获准进入档案室,查阅了已故银行家赛切尔未经披露的回忆录手稿。1870年大雪纷飞的冬天,小凯恩的母亲经营着一座家庭式膳宿公寓,早几年有个房客拖欠房租,便用一张废矿井的产权契约作抵押,不料这个废矿井后来被确认竟是富矿,凯恩一家顿时发迹。当凯恩母亲将他连同财产托付给赛切尔,要送他去大都市受教育。小凯恩对于要他成人后做什么“美国最阔的人”毫不理解,不肯离开妈妈和这个乡野小镇,就用雪橇猛撞赛切尔。但他最终还是被带走了,雪地上留下那副孩子玩耍的雪橇。凯恩成年获得财产权后,便自作主张买下第一家报社,出版《问事报》。他公然与赛切尔作对,兴之所至时还大谈维护社会正义,假惺惺地要保护穷人不受大公司剥削(他拥有这家公司的巨额股份)。赛切尔手稿上写着这样的结语:凯恩只不过是一个走运的流氓,被惯坏了的、没有责任感的无耻之徒。

在纽约《问事报》的摩天大楼里,汤姆逊会见了当年同凯恩合作办报的总经理伯恩斯坦。这位老人回忆起1890年凯恩第一天接管报社的情景,凯恩年轻气盛,不可一世。他主张制造轰动新闻而不问事实真相确否,以此与《纪实报》争夺读者。但凯恩在向公众发表的“原则宣言”里则义正辞严写道:“我要向本市居民提供一份日报,它要忠实地报导新闻,不允许有任何特殊的利益来干预这些新闻的真实性。”凯恩信奉实用主义,革故鼎新,从办报而投身政治,还把对手《纪实报》的全班人马拉进了自己的报社,甚至制造舆论鼓动美国卷入1897年的美西战争。他还怀着政治野心,实现了与总统侄女爱米丽的婚姻。至于问到“ 玫瑰花蕾”作何解释,伯恩斯坦则无法破解,只说那或许是一个他爱过的姑娘,或许是“他失去什么东西”。最后,伯恩斯坦建议汤姆逊去找凯恩的大学好友、后来当上戏剧专栏员的里兰,并说此人对凯恩的私生活占有一手材料。

在一家医院里,汤姆逊找到了坐在轮椅里的里兰。穷途潦倒的里兰对他说,凯恩是靠权力来生活的,他是个蹩脚的办报人,“他使自己的读者得到消遣,但从来没有跟他们讲过实话”。他与总统侄女爱米丽纯属政治联姻,其破裂是必然的;后来,他与歌女苏珊邂逅,一见钟情,干出“金屋藏娇”的风流韵事。当凯恩投身政治、竞选州长之际,其政敌盖蒂斯便以“凯恩在爱巢中和‘歌女’双双被捉”的丑闻将他击败。凯恩为苏珊修建了歌剧院,但天分有限的苏珊首场演出便告失败。里兰撰文如实批评,说苏珊不过是“一位漂亮的,然而是力不从心的票友”。这篇批评文章,里兰因酒醉未能卒篇,由凯恩代笔完成。文章见报,里兰旋即被凯恩解雇,他们的友谊也就破裂了,凯恩在政治与爱情两方面均遭挫折,自此,便隐居于桑那都如帝宫的庄园。

获奖记录

电影节

年份

奖项

获奖情况

获奖人

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

1989

国家影片登记

获奖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电影

提名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男演员

提名

奥森·韦尔斯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导演

提名

奥森·韦尔斯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编剧

获奖

赫尔曼 J. 曼凯维奇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编剧

获奖

奥森·韦尔斯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摄影

提名

Gregg Toland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提名

Perry Ferguson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提名

Van Nest Polglase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提名

A. Roland Fields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提名

Darrell Silvera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提名

Martin Obzina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剪辑

提名

罗伯特·怀斯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音效

提名

John Aalberg

奥斯卡奖

1941

最佳音乐/歌曲

提名

Bernard Herrmann

国家评论协会奖(美)

1941

最佳影片

获奖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1941

最佳影片

获奖




电影评价

《公民凯恩》的拍摄距今已有60多年,但依然被视做“电影史上十大影片”当之无愧的冠军和头号经典,它在英国权威性杂志《视与听》自1952年起、每隔10年由全球最顶级的导演和影评家参与的“世界电影十大佳作”评选中连续3届荣登榜首,其影响力可见一斑。然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 《公民凯恩》也是一部票房与所获声誉极不相称的影片,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资深影评家说: “它并不是那种让人一望而知的情节片,而是一部对生活高度凝炼、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心理世界的理性体验的影片,它的意义深邃,需要反复咀嚼,它是一部纯粹的‘电影的诗’!”《公民凯恩》有一种挣脱时间羁绊的不朽性,它在每一个方面都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其中某些方面后来被人模仿到泛滥,但有些至今没人敢去突破。追随它的许多电影只是在某个层面或某个点上做了突破,便受到大家的强力追捧,而《公民凯恩》在每一个层面部大大突破了电影艺术原有的表现手法,有些几乎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

——资深旅美影评家 周黎明

好莱坞的财政家们(或许还包括世界各地的电影观众)能接受优美的散文,也能接受富于诗意的散文……但在接受纯粹的诗、传说、寓言和神话时,在这里我指的是电影《公民凯恩》时,或许他们会颇感困难。

——法国著名导演 弗印索瓦·特吕弗

奥逊·威尔斯和他的处女作《公民凯恩》是现代电影的奠基石。 无论是谁,只要拥有一部像《公民凯恩》这样的电影,就只能给人一个感觉:高山仰止。这种成就足以让人睥睨天下,傲视群雄。

因而奥逊·威尔斯应同他的《公民凯恩》一起永垂不朽,他应在任何一座褒奖电影历史功臣的凯旋门额上占有显著的位置。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 安德烈·巴赞

专家们的投票结果犹如一块试金石,它精确地反映了他们对全球电影的看法。在过去的40年里, 《公民凯恩》一直独树一帜,稳居榜首。奥逊·威尔斯简直就是现代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视与听》主编 尼克·詹姆斯

《公民凯恩》不仅是部伟大的电影,它是有声电影出现初期的集大成者——犹如《一个国家的诞生》是默片时代的颠峰,《2001漫游太空》建立了一种指向未来的叙述——这些高峰屹立于其他所有的影片之上。

——芝加哥太阳时报

电影评价 豆瓣评分 8.4


豆瓣网:

1.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得到和不断的失去。


       2.人的一生不过就是几个他人的片段回忆所组成的故事。


       3.人的一生终将化成一股黑烟飘向天空。


       4.每个自我意识膨胀的人都渴望在自我和他人的领域里当一个暴君。


       5.影片的技术——长镜头、剪辑达到了神一般的高度。

迅雷下载地址

thunder://QUFodHRwOi8vYWlrYW5keS5vcmcv5YWs5rCR5Yev5oGpLmF2aT9maWQ9ODJxREVXTC1naVVvNm1JemMxeVFYeFVmN0w0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SZtaWQ9NjY2JnRocmVzaG9sZD0xNTAmdGlkPUU1MUREN0JDMDFBOTI4MkJBNzdFQzFDM0JFQjNDQkY3JnNyY2lkPTEyMCZ2ZXJubz0xWlo=


在线观看影片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