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今日财经期刊佳作关注
经济结构失衡限制东北经济增长了吗?——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作者: 东北师范大学贾占华谷国锋 来源:《经济经纬》2019年05期
导读
摘要:构建经济结构失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5年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失衡水平进行测算,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经济结构失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结构整体处于中度失衡水平,各结构要素失衡度由高到低的排名为:投资消费结构失衡度最高,区域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国际收支结构、产业结构次之。经济结构各要素失衡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中,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投资消费结构失衡抑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国际收支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在未来经济结构调整中,应该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大力发展金融产业,改善投资消费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同时注意各结构要素协调、有序发展,以实现东北地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关键词:经济结构; 结构失衡; 经济增长; 结构方程; 东北地区;
引用格式:贾占华,谷国锋.经济结构失衡限制东北经济增长了吗?——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J/OL].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曾经作为“共和国长子”,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钢铁产业衰退,资源枯竭,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该地区经济发展陷入严重困境,出现“东北现象”(徐充 等,2016)。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经济下行压力。但是2014年以来,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经济增速严重下滑,全国排名倒数,结构性问题突出,经济活力不足。2016年,国务院提出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举措,指出推进结构调整是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因此,在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研究东北地区经济下滑的结构性因素,对全面推进东北老工业基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外经济结构的相关研究多以产业结构为表征,探究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早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两者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Chenery,1960;Kuznets et al,1966)。20世纪末,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进一步融合,学者们将结构要素纳入到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在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下从供给(Ngai et al,2007)或需求(Kongsamut et al,2001)视角探究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实证方面,通过计量模型检验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指出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有正、负两方面影响(Peneder,2003),即“结构红利效应”(Hartwig,2015;Wallis et al,2018)和“鲍莫尔效应”(Baumol,1967;Dennis et al,2009)。国内学术界对经济结构问题的关注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结构的评价,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观或客观评价法对经济结构失衡进行测度(项俊波,2008;刘迎秋 等,2013;张伟 等,2013)。第二,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是实证检验“产业结构红利”假说,发现结构红利明显存在,但是强度在逐渐减弱,让位于技术进步(吕铁,2002;李志俊 等,2018;干春晖 等,2009);二是考虑投资消费结构、区域结构、金融结构等其它要素,采用计量模型探究这些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钞小静 等,2011;陈乐一 等,2016;刘燕妮 等,2014)。
上述研究有助于深入分析经济结构的相关问题,但多数集中在产业结构层面,不能全面、系统反映经济结构的内涵。虽然有学者考虑到产业结构以外的结构要素,但大多是分别测度各个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既缺乏整体性,又忽略了各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存在偏差。学术界对定量分析东北经济“断崖式”下滑的结构性因素分析较少。鉴于此,选择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率最低的年份为研究时点,构建包括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失衡测度评价指标体系,考察2015年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失衡特征;考虑到各要素间相互作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地探究经济结构失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诊断结构性失衡对东北经济的冲击,为调整经济结构提供精准有效的实证参考。
通过参考《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3—2014)》(刘迎秋 等,2013),将经济结构划分为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国际收支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金融结构五大类。由于经济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各结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研究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结构要素产生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这五大结构要素的共同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见图1)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下文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首先,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比重较高,国有企业占主导,产业结构单一。在全球性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东北地区陷入了“单一产业结构”困局,如果不能及时转变,可能出现结构性衰退,不利于经济增长。其次,国家通过大规模增加投资振兴东北经济,导致东北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投资,而国内市场对重工业产品的消费需求疲软,使得投资率明显高于消费率,造成投资消费结构失衡。再次,产业结构失衡、投资消费结构失衡又会加大区域经济差异,造成区域经济结构失衡。此外,由于投资具有选择性和方向性,资金多数流向以国有企业占主导的第二产业部门,这不仅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失衡,也导致民营部门融资难、融资贵,使得本来薄弱的金融业发展受阻,金融结构失衡。最后,这五大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结构系统,一旦其中某一要素出现异常并不断恶化,必定会传导、诱发引起其他结构的失衡,从而制约经济增长。比如,投资消费结构失衡会进一步促使资金流入第二产业,加剧产能过剩,引起产业结构失衡;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过剩的生产能力必然寻求外部需求来平衡,造成国际收支顺差增加;而这些结构要素失衡势必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结构。
图1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作用关系图
1.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是一种客观的评价方法,通过将研究问题的众多指标中比较密切的一些变量归为一类,用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比较成熟,具体计算过程不再赘述(辛督强 等,2014;王霞 等,2014)。
2.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有两种:一是协方差结构模型(LISREL);二是偏最小二乘路径结构模型(PLS)。前者对样本量的要求较大,而后者主要用来处理小样本问题,且对数据分布以及模型识别要求较低(李国锋 等,2013)。本文研究样本是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因此选择PLS结构方程模型。
PLS结构方程模型是由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组成。测量模型用来测度观测变量与潜变量的关系,其中,观测变量是从量表或问卷调查直接获得的数据,分为外生观测变量和内生观测变量;潜变量是无法直接测量的、由观测变量量化所得(安祥生 等,2014)。本文的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国际收支结构是外生潜变量,用ξi(i=1,…,5)表示;观测变量分为外生观测变量和内生观测变量,本文的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单位GDP能耗、投资率、消费率等为外生观测变量,用xi(i=1,…,15)表示;经济增长为内生观测变量,用人均GDP来表示。
测量模型的表达式:
y=Λyη+ε;x=Λxξ+δ
(1)
(1)式中:y是内生观测变量,η为内生潜变量,Λy是指标y在η上的因素负荷量,ε是测量误差;x为外生观测变量,ξ为外生潜变量,Λx是指标x在ξ上的因素负荷量,δ是测量误差。潜变量与测量误差相互独立。
结构模型亦称因果模型,它反映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表达式如下:
η=Bη+Γξ+ζ
(2)
(2)式中:B为内生潜变量间相互影响的效应系数,Γ为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影响的效应系数, ζ为残差项(魏建 等,2010)。
PLS结构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是通过迭代算法得到,其中,隐变量的估计值不能直接获得,是从显变量的线性组合或者其他隐变量的相关关系得到(刘炳胜 等,2011)。
3.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失衡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研究区域是辽宁省、吉林省(除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及黑龙江省(除大兴安岭地区)34个地级以上的城市。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为基础,参照项俊波(2008)和刘燕妮等(2014)的文献,确定指标。指标选取遵循以下原则:代表性,能充分反映东北三省经济结构特点;独立性,各测度指标与其他指标不兼容;可比性和获得性,选取与结构失衡呈正相关或负相关的比例指标、结构指标、强度指标、平均指标等数据具有连续性且易于获得。本文最终确定了15个指标,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于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黑龙江统计年鉴》《吉林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以及中经网、EPS数据平台。
表1 经济结构失衡测度指标体系
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分项指标的综合得分,根据该得分与平均水平(0)的偏离程度,计算各结构要素的失衡指数(见图2),根据失衡类型划分标准(见表2)确定失衡类型(见表3),最后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总体失衡指数。
表2 测度经济结构失衡类型的分类标准
从各结构要素失衡指数来看(见图2),首先,投资消费结构失衡最严重,这是东北地区的典型特征。2003年以来,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增长,使经济发展严重依赖投资;在消费需求方面,国际和国内市场对重工业产品需求大幅度减少,导致投资率与消费率偏离太大,出现失衡。其次,区域经济结构失衡水平次之,这表明东北地区内部经济差异较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再次,金融结构,在东北地区的金融体系中,国有控股银行占主导,且融资渠道单一,以间接融资为主,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融资困难,造成金融市场结构性失衡。最后,国际收支结构失衡水平较低,是东北地区对外贸易规模较小、对外依存度低的结果。相比较而言,产业结构失衡程度最低,表明国家实施振兴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图2 2015年东北三省经济结构各要素失衡指数
表3 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失衡水平的空间统计表
具体的(表3),总体经济结构处于中度失衡水平的城市有23个,7个处于轻度失衡,4个处于重度失衡,分别是营口、朝阳、大庆和双鸭山,没有处于潜在危机区间的城市。表明东北地区整体经济结构是比较可观的,也说明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产业结构处于重度失衡的城市只有本溪,营口和朝阳处于潜在危机,处于中度失衡及以下的城市占91%。金融结构处于中度失衡及以下的城市占82%,其中,5个处于重度失衡水平,只有大庆处于潜在危机区间。国际收支结构处于中度失衡及以下的城市占88%,处于重度失衡的有本溪和丹东,处于潜在危机的有营口和长春。投资消费结构处于中度失衡及以下的城市占82%,其中,正常水平的有6个,轻度失衡的有13个,中度失衡的有9个;处于重度失衡的城市有4个,潜在危机的有2个,分别是四平和双鸭山。区域经济结构低于中度失衡水平的城市占82%,其中,正常水平的有2个,分别是大连和鞍山,轻度失衡的有20个,中度失衡的有6个,重度失衡的有5个,处于潜在危机的只有绥化。
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之前,通常采用Cronbach’ α值检验数据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该值越大(一般要求大于0.7),表明信度越高,观测变量对构建的潜变量解释程度越大。运用SPSS软件计算α值,如表4所示,Cronbach’ α值都大于0.7,表明样本数据具有很高的信度。
表4 信度检验值
运用SmartPLS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估计,经过反复修正,最终得到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路径图(见图3),其中路径系数经过标准化处理。回归结果的拟合优度R2=0.786,说明本文构建的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及国际收支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解释力度较高。
首先,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及单位GDP能耗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为0.45、0.57与-0.43,表明,通过提高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单位GDP能耗,能够促使产业结构进一优化。投资率、消费率和房价收入比对投资消费结构的影响系数为-0.61、0.35与0.45,其中,投资率的影响为负,消费率影响为正,说明当前投资消费结构不尽合理,要特别注重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有效投资,并且积极促进消费;房价收入比对投资消费结构的影响为正,这是因为近几年东北地区房价始终保持平稳态势,整体处于合理区间。间接融资比、存贷款比例和CPI增长率对金融结构的影响系数为-0.51、0.79与-0.29,表明,在调整金融结构时,应该大力发展金融业,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通货膨胀;特别地,存贷款比重对金融结构的影响为正,是由东北当前的经济发展决定的。城乡收入比、农业财政支出占农业GDP比重及市际间人均GDP 比重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系数为-0.20、0.69和-0.61,表明,协调城乡收入,缩小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间的差距,加大农业财政支出,有助于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外贸依存度、贸易差额占GDP比重及FDI占GDP的比重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系数为0.47、0.74、0.65,说明加强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对外贸易依存度,有利于东北地区国际收支结构的优化。贸易差额占GDP比重和FDI占GDP比重对国际收支结构的影响为正,说明当前东北地区的这两项指标都处于较为正常区间,在合理区间范围内,适当提高贸易差额及FDI,有利用平衡国际收支结构。
其次,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及国际收支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68、-0.46、-0.13、-0.28与0.27。产业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为正,这与前面第二部分的结果相契合,表明:失衡水平较低的结构要素对经济增长仍然起到促进作用。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以及区域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由前面分析可知,严重失衡的投资消费结构势必对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城乡、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必定不利于经济增长;而金融结构的失衡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东北经济增长。因此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应该着力针对投资消费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金融结构。
图3 东北地区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PLS路径关系
最后,从各结构要素的相关关系来看,产业结构与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国际收支结构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59、0.29、-0.1、0.35,投资消费结构与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国际收支结构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46、-0.63、-0.62,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国际收支结构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43、0.71,区域经济结构与国际收支结构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27。表明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国际收支结构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应该以系统的视角去看待,既要关注每一个单独的结构变化,也要注重整体性,从而找到调整经济结构的最佳路径。
通过构建经济结构失衡评价指标体系,对2015年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及各结构要素的失衡水平进行测度,剖析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并运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国际收支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是:东北地区经济结构总体处于中度失衡水平。其中,投资消费结构失衡最为严重,区域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国际收支结构、产业结构次之,尤其需要关注投资消费结构,防止进一步恶化。经济结构各要素失衡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部分结构要素抑制经济增长,部分结构仍然促进经济增长,具体的:产业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而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投资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以提升经济实力。虽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目前产业结构仍处于失衡状态,因此仍需改进。首先,优化升级原有优势产业,改造劣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辽宁省应大力建设高、精、尖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吉林省要改变汽车制造业“一柱擎天”的局面,加强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形成以汽车制造为核心的,配套其他上、下游企业的汽车产业链。黑龙江省要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和旅游服务管理,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技术化,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其次,投资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最大,因此,投资消费结构的优化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最后,东北地区要积极发展低碳产业,控制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第二,改善区域经济结构,以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区域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因此,要调整区域经济结构,降低其失衡度,扭转产生的负面影响。首先,各省市间应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尤其是沈阳、大连、长春、吉林、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应该积极发挥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其次,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后,政府加大对东、西部边缘城市的扶贫力度,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逐步缩小城市间经济差距。
第三,协调投资消费,以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自2003年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投资,对消费需求关注度不够,长此以往,必定会形成恶性路径依赖,经济缺乏内生活力。因此,长远来看,应该协调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在改善投资结构的同时,扩大消费,升级消费。在投资结构方面,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比重,降低高耗能产业投资比,提升投资效率。在刺激消费方面,扩大公共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的投资,增加就业,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时,丰富商品和服务供给,改善消费环境,适当调整消费品价格,扩大居民消费量,增加消费动力。
第四,调整国际收支结构有助于增强经济活力。东北地区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强国际合作。辽宁省应抓住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机遇,加强同蒙俄、东北亚及欧洲的海陆建设,并依托沈阳、大连、营口等自贸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强同沿线国家的合作共享。吉林省应凭借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深入推进与东北亚区域的国际对外贸易,尤其是在出口加工、装备制造、矿产勘探、旅游开发、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合作。同时,大力发展图们江、延吉、珲春等沿江沿边城市,完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优化外贸商品结构,培育国际性边境城市。黑龙江省凭借对俄优势,拓宽外贸领域,丰富外贸结构,积极发展中俄交通物流,把哈尔滨打造成为中俄交易合作中心。
第五,完善金融服务,促使金融结构进一步合理化。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北经济发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融资结构不均衡,民营企业融资难。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首先,健全金融体系,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并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引导和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其次,东北地区应该充分把握国家给予的政策扶持,将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加快建设成金融中心,吸引更多商业银行入驻。最后,依托与东部省市对口合作方案,打破地域界限,引入先进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实行联合互助,组建区域性银行,实现金融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经济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各结构要素协调、均衡、有序发展,才能共同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更有效率的发展。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时,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注意五大结构要素平衡发展,循序渐进推进改革,以促进东北经济的稳步回升。
参考文献:
安祥生, 陈园园, 凌日平. 201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镇化农民可持续非农生计分析——以晋西北朔州市为例[J]. 地理研究(11): 2021-2033.
陈乐一, 李良, 杨云. 2016. 金融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1): 126-131.
干春晖, 郑若谷. 2009.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 中国工业经济(2): 55-65.
钞小静, 任保平. 2011. 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科学(6): 50-56.
李国锋, 孟亚男. 2013. 我国部属高校科技活动综合评价——基于PLS路径模型的实证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 95-106.
李志俊, 原鹏飞. 2018. 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及效果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变动的视角[J]. 经济经纬(2): 86-92.
刘炳胜, 王雪青, 李冰. 2011. 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分析——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1): 12-22.
刘燕妮, 安立仁, 金田林. 2014.经济结构失衡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 20-35.
刘迎秋, 吕风勇. 2013.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3-2014)[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吕铁. 2002. 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 管理世界(2): 87-94.
王霞, 王岩红, 苏林, 等. 2014. 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基于因子分析及熵值法[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7): 79-88.
魏建, 彭涛, 王安. 2010. 山东省经济结构的失衡水平: 测度和比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3): 42-47.
项俊波. 2008.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测度与分析[J]. 管理世界(9): 1-11.
辛督强, 韩国秀. 2014. 因子分析法在科技期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数理统计与管理(1): 116-121.
徐充,刘志强.2016.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存难点与对策研究[J]. 江淮论坛(1):32-35+193.
张伟, 范德成, 王韶华. 2013. 我国经济结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301-304.
BAUMOL W J. 1967. 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 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7(3): 415-426.
CHENERY H B. 1960. Patterns of industrial growth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0(4): 624-654.
DENNIS B N, T B. 2009. Engel versus Baumol: Accounting for structural change using two centuries of US data [J].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46(2): 186-202.
HARTWIG J. 2015. Structural change, aggregate demand and employment dynamics in the OECD 1970-2010[J]. Structural Change & Economic Dynamics, 34(1): 36-45.
KONGSAMUT P, REBELO S, XIE D. 2001. Beyond balanced growth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8(4): 869-882.
KUZNETS S, MURPHY J T. 1966. Modern economic growth:Rate, structure and spread [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NGAI L R, PISSARIDES C A. 2007. Structural change in a multisector model of growth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7(1): 429-443.
PENEDER M. 2003.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 [J]. Structural Change & Economic Dynamics, 14(4): 427-448.
WALLIS P, COLSON J, CHILOSI D. 2018.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British economy 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500-1800 [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78(3): 862-903.
JIA Zhan-hua, GU Guo-feng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an index system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mbalance measurement and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mbalance level of Northeast China in 2015, and examines the impact of economic structure imbalance on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balance of economic structure in Northeast China is at a moderate level in all. The rank of imbalance level from high to low is as follows: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reg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financial structure, payments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reveals that different structural elements induce different effects on economic growth. For example, the imbalance of financial structure, reg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hibit economic growth, but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still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even though they are moderate unbalance. In the futur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nternational payments structure should be optimized, the financial industry be developed, the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as well as reg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be improved. In addition, coordinating various structural elements is also importa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healthy and stable economic growth in Northeast China.
Key words:Economic Structure;Imbalance;Economic Growth;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Northeast China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JL032);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重点培育项目(16ZD007)
作者简介:贾占华(1994— ),女,山西应县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增长与可持续研究;谷国锋(1966— ),男,吉林农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现代财经》微信公众平台所转载的专题文章,仅作佳作推介和学术研究之用,未有任何商业目的;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有侵权或非授权发布之嫌,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四、健康生活
【关于隐形眼镜的“隐性知识”,8个时刻请把它摘下来】①乘坐飞机时;②游泳时;③睡觉时;④怀孕期间;⑤服用感冒药期间;⑥月经期;⑦眼睛不适时;⑧四十岁以后。
《现代财经-早读分享》是由《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总第1384期)
编辑整理:蔡子团队
团队成员:高阳、徐姗姗、姜倩雯 、王鹏丽、殷杰、李莉、郭蔷、许思宁、马洪梅、蔡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