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其父好友的女儿,早在两人出生之前两家就已口头约定了婚事,在一个秋千上长大的维克多和阿黛尔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然而当少年雨果在文坛初露锋芒的时候,两人的恋情遭到了母亲的阻拦。母亲去世后,雨果费了很大一番周折才同有情人成为眷属。在《秋叶集》中诗人感怀抒情,大量的回忆再现了当年热恋的情景。
然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先是阿黛尔陷入了和雨果好友圣勃夫的情网中无以自拔,诗人因此而搬家。 “往昔如痴如醉的情感在心里重又荡漾,我噙着泪花亲吻着一封封的情书……”,淡淡的惆怅已掩盖不住内心的苦痛。
朱丽叶于生于1806年4月10日,从小父母双亡,靠舅舅抚养长大。她19岁来到巴黎,靠着自己的天生丽质,给雕塑家亚姆·普拉蒂埃当模特,接着成了他的情妇,生了一个女儿后又与他分手,跟了意大利雕刻家皮耐里。两年后皮奈里死于酗酒,她又结识了流亡布鲁塞尔的菲利克斯·阿莱尔,从此开始演戏,后来又跟着他回到巴黎,阿莱尔担任了圣马丁门剧院的经理,朱丽叶成了剧院的演员。
1833年初上演的剧本《吕克莱斯·波吉亚》使30岁的雨果邂逅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坠入爱河。 以后的岁月,他们携手走过了50个风风雨雨。
雨果对于女人怀着强烈的兴趣,从上流社会的贵妇到平常的女演员,从崇拜他的少女到各种轻佻的女人,他终生都怀着强烈的兴趣。据说与他有过关系的女性达150余人之多。在流亡期间更是几乎达到了来者不拒的地步。不过他也能把短暂的艳遇变成长达50年的情史,这就是他和朱丽叶的终生不渝的爱情。
朱丽叶不仅容貌出众,而且使雨果享受到了妻子阿黛尔未曾给予他的温存。尤其难得的是她还热爱诗歌,常常对他的几句短诗爱不释手。她给雨果带来了无数的灵感,他的许多诗歌和小说,她往往是第一个读者,而且常常感动的泪如雨下。在与雨果相伴的岁月里,为了雨果,她很少出门抛头露面,对雨果极为忠诚。
1851年朱丽叶得知雨果另有一个情妇莱奥尼,而且已经相好了七年之久。莱奥尼出于嫉妒,将雨果写给自己的一堆表白爱情的信件寄给了她,朱丽叶几乎感到绝望,但并未因此放弃对雨果的感情。
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朱丽叶都忠诚不二地追随雨果。特别是雨果因反对拿破仑三世的专制统治而遭到迫害和流放期间,她不仅与雨果同甘共苦,而且不辞辛苦地为他抄写《悲惨世界》和《历代传说》等大量书稿,最终得到雨果妻子阿黛尔的理解和认同。1864年,阿黛尔甚至邀请朱丽叶一起与穷孩子过圣诞节,后来还亲自看望她,她们从此正式来往了。
雨果曾经给年老的朱丽叶写了这样一首诗:
我有两个生日,都在2月份。1802年2月26日,我第一次诞生,在母亲的怀抱里获得了生命。
1833年2月16日,我第二次诞生,在你的怀抱里获得了爱情。
第一次诞生给了我光明,第二次诞生赋予我激情。
1883年5月11日朱丽叶去世,她陪伴了雨果半个世纪。凡是雨果所到之处,朱丽叶都紧紧相随。雨果从他们结合的那一天开始,年年在同一个日子写下一段文字以资纪念,直到朱丽叶去世。这是他们爱情史的忠实记录。就像贺年卡一样,雨果几乎年年写下自己的心迹,但他没有将这些贺年卡寄出去,而是珍藏起来,这本纪念册就放在他的枕头底下,伴随他度过一个个夜晚,年复一年。这是一封封未曾寄出的情书。同时朱丽叶50年来几乎没有一天不给雨果写情书,至今约有18000封信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她在临终前实际上获得了雨果正式配偶的地位,可惜不久就去世了。
阿黛尔·雨果(1830~1915),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女儿,生于1830年,是一个标致的大美人,大作家巴尔扎克曾不只一次赞美过她的长相。她心思敏锐,不但弹得一手好钢琴,还会作曲,在写作上也有才华。父亲雨果鼓励她写日记,她在二十二岁那年开始写,后来保持了写作的习惯。
从日记看来,阿黛尔有边缘性人格倾向,雨果的大女儿十九岁时在塞纳河溺水而死,那年阿黛尔儿年仅十二岁,(1842年)父亲把姐姐的遗物挂在家中当做艺术品展出,给所有来访的人们观看。人们无不为她姐姐丽奥的忠贞爱情扼腕叹息,而阿黛尔也因此在雨果和姐姐丽奥忠贞爱情的代表下被淹没、被忽视。这事对她的童年有很大的影响,她在日记里记载了许多。而Adele自二十六岁那年起忧郁症也日趋严重。那些年,雨果流亡英伦海峡的葛尼赛岛,阿黛尔跟随父母分别在英法两地居住。
1861年,她31岁,遇见军人皮尚,一段美妙的相会就此发生。阿黛尔从此把痴心和灵魂全交给他。但皮森却悄然消失了踪影。
1863年2月,加拿大哈利法斯港口飘着雪,港口四处几无人烟。一个年轻女人提着行李来到桑德斯家下榻。她没说她是谁,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个女人便是大文豪雨果的二女儿阿黛尔·雨果。她因疯狂爱上一名分发至哈利法斯港服役的中尉,而离开当时住在英伦海峡小岛上的雨果一家,独自搭船来到此地。
阿黛尔对桑德斯家人说,她是来找未婚夫皮尚的。那皮尚可能也不是什么坏人,至少不会比别人坏,但他并不真心。阿黛尔和他应该有过一夜情,但中尉不想和她结婚。何况,这个爱他爱得痴狂的女子尽管面容端庄,坚毅的神情依旧,可她毕竟已经33岁了。皮尚只热衷于与年轻的女子谈天说爱,然而他却全然没有意识到,矢志不渝的阿黛尔将他这一段风流御事当作了一生的挚爱,并追随他万水千山,漂洋过海。
她有信心找到他,也果真找到了。Adele告诉父亲雨果,中尉已经向她求婚,父亲资助她旅费,也定期寄钱给她。到了加拿大后,阿黛尔为了见中尉皮尚,困难重重,到最后可说是不择手段及自取其辱。那皮尚并不爱她,桑德斯一家人马上看出来了,但阿黛尔不相信。她至死也不相信皮尚上尉不爱她。她认为皮尚还没有机会真的认识她,一旦他那么做,他便会爱上她。
阿黛儿费尽力气由伦敦辗转到加拿大,到了以后便获知皮尚新婚的消息。但他不肯接受事实,也不愿离开刚抵达的陌生之地。她宁愿在异地过着艰困的日子,以便挽回皮尚。她先在哈利法斯为皮森停留住守三年,随后皮尚又外放至巴巴德,37岁的阿黛尔也继续跟随着部队而去。一直到她精神病发作的那些年,她父亲雨果忧心忡忡地和她通信,劝她回家,但都劝不了她。
1872年,42岁的阿黛尔结束其为爱走天涯的日子。此时的她已经无以为继,身心已经完全崩溃,被伤害的体无完肤,在接连的沉重打击下神经错乱。她被带回法国,住进雨果的医生朋友家里。她认得出父亲,但已经被巨大的悲痛袭击得说不出话。随后,她又被送到圣孟蝶精神医院,无药可救,她已全然疯了。她的肉体很长寿,一直活到了85岁,她在医院一直活到八十五岁,直到1915年逝世,是雨果家族里最长寿的人。可是她的灵魂,早就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