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摩登舞系列

第一章 摩登舞系列

摩登舞是国际标准舞的一大类,11世纪末12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将一些民间舞蹈加以提炼和规范,形成了流行在宫廷中的“宫廷舞”。这种舞蹈高贵典雅、优美繁复,只在宫廷盛行,专供贵族娱乐欣赏,是宫廷宴会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也是贵族特权的标志。法国大革命后,宫廷解体,宫廷舞也随之进入了平民社会,成为社会上人人都可以跳的社交舞。1768年,巴黎出现了第一家舞厅,从此,交谊舞流行于欧洲社会。19世纪初,由于美国的兴起,社交舞便随之传入美国。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社交舞从“社交”发展为“竞技”,由单一的舞种发展为包含五大舞种的摩登舞(M)。20世纪初,英国皇家舞蹈学会(ISTD)将欧美流行的社交舞进行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统一,制订了“华尔兹(W)、探戈(T)、快步(Q)、狐步(F)、维也纳华尔兹(VW)”的有关理论、技巧、音乐、服装等竞技标准,并公布为“国际标准舞摩登舞”,为世界各国所遵循。

摩登舞(M)的特点是由贴身握抱的姿势开始,沿着舞程线逆时针方向绕场进行。步伐规范严谨,上身和胯部保持相对稳定挺拔,完成各种前进、后退、横向、旋转、造型等舞步动作,舞伴间合作默契。男伴要绅士般风度翩翩,女伴要公主般高贵典雅。

摩登舞(M)除了探戈(T)外,都源于欧洲大陆,舞曲大多抒情优美、潇洒华丽,旋律感强,时而激情昂扬、时而伤感缠绵。摩登舞(M)的服饰雍容华贵,体现贵族的严谨华丽。男士需身着燕尾服,女士则穿飘逸长裙。跳舞者必须按逆时针方向前进,这个行进线路就叫舞程线。舞程线中,起式的长线为A线,接着的短线为B线,与A线平行的长线为C线,与B线平行的短线为D线。国标舞以男伴面对舞程线方向为基准,对舞步的行进方向规定了八条线。只要舞者沿着舞程线行进,无论到哪个点上,都可以按八条线来区分方位和角度。

一、八条线

1.男伴面向的是舞程线;

2.男伴背向的是逆舞程线;

3.男伴右肩所向即右转90°所向为四壁称为壁线;

4.男伴左肩所向即左转90°所向为舞池中央称为中央线;

5.男伴右前方即右转45°后的方向朝壁线倾斜称为壁斜线;

6.男伴左前方即左转45°后的方向朝中央线倾斜称为中央斜线;

7.男伴右后方即右转135°后的方向朝壁线逆向倾斜称为逆壁斜线;

8.男伴左后方即左转135°后的方向朝中央逆向倾斜称为逆中央斜线。

摩登舞的握持,应注意有四个接触点及一个“可使两人变成浑然一体”的伸展,伸展是由男士的大脑发出信号,由男士的身体延伸经由四个接触点传达给女士,像心灵感应一般地透过“意念的传达”使两人浑然成为一体。

第一点:男士左手顺肩线微下斜平伸,前臂(Fore arm)折回与上臂(Upper arm)约成115°(探戈约90°以内),但随个人之体型可稍调整,并和地面成45°,手背向上,四指并拢,腕关节微向外,以虎口迎接女士右手。此时男士手肘高度约与胸对齐。

第二点:女士趋前右腰和男士右腰接触(探戈握持较紧密,故接触比较长)。当握持由“合式”变“开式”时,接触点会变化为男士右腰接触女士的左腰。

第三点:男士右手由女士左手下方绕过,扶着女士肩胛骨(探戈握持较紧密,男士右手超过女士脊椎中心)。

第四点:女士左手平伸,前臂折回,四指并拢以虎口放在男士上臂(Upper arm)(探戈则女士左手虎口在男士上臂下方)放的位置以能使女士左手肘呈现优美的角度为准。

四个接触点完成后,由男士做一个伸展上身,两手肘尽量向外扩张以保持大型的框架,这时男士的右上臂是稳定而不变形的(受外力推动也不能变形),但右前臂是灵活的,必要时可向外扩张,扶着女士肩胛骨的右手掌也同时向外扩张,给女士有一个宽广的空间(尤其在做花式动作让女士延伸线条时,男士右前臂扩张更大)。女士则由前胸向上伸展稍微向左后开胸,左肩膀紧跟着男士右手向外扩张,头则向左稍微错开作为呼应男士的伸展(有些女士由腰开始往后仰,会造成重心偏后用肚子顶着男士跳舞;有些人未完成前述五个动作就先行各自伸展,结果握持后没有浑然一体之感)。

握持时男士记得要留给女士一个宽广的空间,让女士有靠在沙发扶手跳舞的感觉,男女的左手肘各居一边,各要展现优美的角度,让旁观者觉得你们的握持很大气、很优美。

男士在握持完成后,他的视线是非常重要的,要很“神气”,有一副傲视群雄的姿态,即使为了观察舞程线而压低视线,头部仍应保持些微的仰角(除舞步特别设计之外),男士跳舞的过程中将头低下,是摩登舞的一大忌讳。

谈完了握持,顺便要提一提男女舞伴的身高要求,一般说男士比女士约高十公分是最适合的,但依个人体型及腿脚之长短稍有差异。其目的是要使(上述第二点)腰的接触自然舒服。调整女士的鞋跟也可缩小高差,但如果身高差得实在太多,还是会影响舞的品质,这是摩登舞的又一忌讳。

整个跳舞的过程,男士的身体前胸腹区是挺直延伸的(肩膀自然放下,背部肌肉收缩变短,身体就会往上延伸)。女士则依上述方法呼应男士。男女都一样,肌肉及所有的关节都是轻松而有弹性的(注意:任一关节锁住、任一肌肉紧张僵硬,都会阻碍信号的传达),只有在延伸挺直的姿态下才能展现美感,也只有在全身肌肉及关节都轻松的情况下,男士才能经由握持感觉到女士的重心放在哪里、有没有跟上、有没有站稳,这样才算是“浑然一体”。

跳所有的舞都要轻松,只有探戈因重心下沉,有一点“力贯下盘”之感,上身则一样轻松延伸、挺直而又富有弹性,像一枝钓鱼竿,这样才能产生大的爆发力;反之,硬邦邦的像一根木棒则跳不出好的、优美的舞来。

近年来英国、意大利名家的探戈,重心没有从前压得那么低,显得更轻快、流畅、有爆发力,足部的小动作则更为细腻,这是欧洲舞步的潮流。跟上潮流和勤练基本步是同等重要的。其实伸展的力量男女一样都由重心脚起,向上延伸,但真正明显的变化则在上身,这时男士重心稍往前移至脚掌,肩膀自然放下,背部的肌肉收缩变短,使身体胸腹区抽直延伸。

体位,是舞步变化的基础,细致而严格的分类有十几种之多。但我们只要掌握了下述四种最基本的形态,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C.P(Closed Position)关位,又叫合对位、闭合位或者基本位。要点是双方肩横线必须保持平行,不可一边宽一边窄地侧向张开而与并位相混淆。

P.P(Promenade Position)并位,直译是散步位置。又叫开位、行步位、V字形位、半合对位等等。要点是男伴右侧与女伴左侧相贴,而另一侧却相对张开,双方肩横线因而形成“V”字形变化。双方的视点也集中在对握手的延伸方向。

O.P(Outside Partner)扑右外侧位,又叫右交叉位,右臀相靠合对位、同脚右侧位等。要点在于双方都在舞伴身体的右外侧运步。

P.O(Partner Outside)扑左外侧位,又叫左交叉位,左臀相靠合对位,同脚左侧位等,要点是双方都在舞伴身体的左外侧运步。

这四种体位,是舞步结构变化中经常采用的基础性体位,必须牢记和熟练运用。对于专门学习国标舞的朋友来说,还应当记清英文的缩写名称,以便运用。

二、摩登舞概论

1.什么是舞程线(line of dance)?

舞者沿着舞池以逆时针方向而运行的线路称为舞程线。国际标准的舞程线,长23m,宽15m,通常分为A线、B线或A线B线C线D线。

2.什么叫方向(Direction)?

方向是指脚步的移动和舞池的相对关系,比如华尔兹的左纺织步,以盘旋步结束,开始跳左纺织步,男士的第一步需面向斜中央,而脚步移动的方向则沿着舞程线。

3.什么是方位(Alignment)?

方位是指在一个舞步结束时,双脚在舞池中所面对的位置。方位必须指示舞步运行的方向,比如开式右转步结束时的指向位置(PP位)。

4.什么是升与降(Rise&Fall)?

升是脚跟离地,脚掌过渡到脚尖,将膝盖打直但不能僵硬,将整个身体向上拉伸,而降必须保持身体的垂直立腰,完成降主要是靠屈膝动作,包括脚踝向前推动的动作来正确完成降促使做下一个动作的准备。

5.什么是反身动作位置(C、B、M、P)?

两脚在同一轨道上,不论前进或后退,身体不做转动的动作称为反身动作位置。C、B、M、P适用于外侧舞伴之步伐。

6.什么是前进与后退?

前进应由身体先移动向前,同时加主力腿的推动来完成该动作,而后退时脚先移动身体稍后移动,而身体寻找前进的感觉,这样既能平衡又能保持线条的美感。

7.什么是身体的延伸?

是指身体拉长(包括大腿肌肉、骨骼、肌肉、身体的能量及肋骨、脊柱、脊椎的拉长以及身体的扩张和蔓延拉长)。

8.什么是倾斜(Sway)?

该动作在舞蹈中非常重要,不论是W、Q、F、VW都有倾斜。不固定的是脚踝以上,身体向右或向左,倾斜度根据舞步的需要来完成,而目的在于求得优美的舞姿达到优美的效果。

9.摩登舞前进后退足步怎样运用?

两腿两条线,都要经过脚边。前进:跟-掌-尖,后退:尖-掌-跟。

三、摩登舞基本理论知识及常识

1.摩登舞的起源与其发展

1924年,由英国发起欧美舞蹈界人士,在广泛研究传统宫廷舞、交谊舞及拉美国家的各式土风舞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规范和美化加工,于1925年正式颁布了华尔兹(W)、探戈(T)、狐步(F)、快步(Q)四种舞的步伐,总称摩登舞。并将此种舞蹈首先在西欧推广并进行了比赛,继而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欢迎和喜爱。1950年,英国“黑池”由英国icbd(世界舞蹈组织)主办了首届世界性的大赛——“blackpooldance festival1950”(黑池舞蹈节),并把规范后的舞蹈命名为国际标准交谊舞,以后每年的五月底,在英国的“黑池”举办一届世界性的大赛。随着此种舞蹈在世界的不断推广,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摩登舞中又增加了维也纳华尔兹(VW)。

现在摩登舞(Modern Dance)包括华尔兹(W)、维也纳华尔兹(VW)、探戈(T)、狐步(F)和快步舞(Q)。

摩登舞除了探戈外,都源于欧洲大陆,它的音乐时而激情昂扬,时而缠绵性感,动作细腻严谨,穿着十分讲究,体现欧洲国家男士的绅士风度和女士的高贵典雅。男士需身着燕尾服、白领结,女士则以飘逸、艳丽长裙表现出她们的华贵、美丽、高雅、闺秀之美态。

2.摩登舞的风格与特点

摩登舞由土风舞演变而来,18世纪在欧洲皇宫贵族中发展,作为皇宫贵族生活情趣友谊交流的舞蹈。跳舞时,男士要着燕尾服,女士着晚礼服。摩登舞端庄、严谨、高贵、典雅大方,是艺术美与动态美的体现。

摩登舞在整个舞蹈过程中,舞伴之间要保持“贴身”位置,舞伴之间是通过这种“贴身”去传递舞蹈信息,运用这种身体语言,引导舞伴完成舞蹈动作的。在整个舞蹈过程中保持“贴身”,难度是相当大的,要求舞者做到身体其他一连串部位的规范要求的配合,即,从头到脚、架型、出步、舞伴之间姿势和体位等等,各部位都必须做足工夫,以及处理好自己的重心和舞伴之间在舞蹈演绎过程中的共同重心,才能做到“贴身”。而只有保持这种“贴身”,才能传递舞蹈信息给舞伴,引导舞伴完成舞蹈动作,从而以优美的整体造型,向人们展示摩登舞的美。同时,通过这种身体语言传递,帮助舞伴在舞蹈过程中能更好地伸延,舞姿能得以充分地舒展,享受摩登舞带来的快乐。可以说,舞者如能自如地做好“贴身”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摩登舞的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