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颂

西风颂

雪 莱

【作者传略】

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6岁学拉丁文,10至12岁在赛恩学馆学习算学、拉丁文、法文、地理、天文,听化学和物理的讲演。1804年进入伊顿公学,继续学习法文和德文。1822年7月8日,雪莱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渡海途中遇风暴,舟覆,不幸遇难。雪莱一生见识广博,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1813年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9年完成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不朽的诗歌《西风颂》。有《雪莱集》。

哦,犷野的西风哦,你哦,秋的气息!

由于你无形无影的出现,万木萧疏,

似鬼魅逃避驱魔巫师,蔫黄,魆黑,

苍白,潮红,疠疫摧残的落叶无数,

四散飘舞;哦,你又把有翅的种子

凌空运送到他们黑暗的越冬床圃;

仿佛是一具具僵卧在坟墓里的尸体,

他们将分别蛰伏,冷落,而又凄凉,

直到阳春你蔚蓝的姐妹向梦中的大地

吹响她嘹亮的号角(如同牧放群羊,

驱送香甜的花蕾到空气中觅食就饮)

给高山平原注满生命的色彩和芬芳。

不羁的精灵,你啊,你到处运行;

你破坏,你也保存,听,哦,听!

在你的川流上,在骚动的高空,

纷乱的乌云,那雨和电的天使,

正像大地凋零枯败的落叶无穷,

挣脱天空和海洋交错缠接的柯枝,

漂流奔泻;在你清虚的波涛表面,

似酒神女祭司头上扬起的蓬勃青丝,

从那茫茫地平线阴暗的边缘

直到苍穹的绝顶,到处散布着

迫近的暴风雨飘摇翻腾的发卷。

你啊,垂死残年的挽歌,四合的夜幕

在你聚集的全部水汽威力的支撑下,

将构成他那庞大墓穴的拱形顶部。

从你那雄浑磅礴的氛围,将迸发

黑色的雨、火、冰雹;哦,听啊!

你,哦,是你把蓝色的地中海

从梦中唤醒,他在一整个夏天

都酣睡在贝伊湾一座浮石岛外。[1]

被澄澈的流水喧哗声催送入眠,

梦见了古代的楼台、塔堡和宫闱,

在强烈汹涌的波光里不住地抖颤,

全都长满了蔚蓝色苔藓和花卉,

馨香馥郁,如醉的知觉难以描摹。哦,为了给你让路,大西洋水

豁然开裂,而在浩渺波澜深处,

海底花藻和枝叶无汁的淤泥丛林,

哦,由于把你的呼啸声辨认出,

一时都惨然变色,胆怵而心惊,

战栗着自行凋落;听,哦,听!

我若是一朵轻捷的浮云能和你同飞,

我若是一片落叶,你所能提携,

我若是一头波浪能喘息于你的神威,分享你雄强的脉搏,自由不羁,

仅次于,哦,仅次于不可控制的你;

我若能像在少年时,作为伴侣,

随你同游天际,因为在那时节,

似乎超越你天界的神速也不为奇迹;

我也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急切,

向你苦苦祈求。哦,决把我飏起,

就像你飏起波浪、浮云、落叶!

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

岁月的重负压制着的这一个太像你,

像你一样,骄傲,不驯,而且敏捷。

像你以森林演奏,请也以我为琴,

哪怕我的叶片也像森林的一样凋谢!

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

悲怆却又甘冽。但愿你勇猛的精神

竟是我的魂魄,我能成为剽悍的你!

请把我枯萎的思绪向全宇宙播送,

就像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

请凭借我这单调有如咒语的韵文,

就像从未灭的余烬飏出炉灰和火星,

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

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注释】

[1]贝伊湾: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一处海湾。

【鉴赏导引】

雪莱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于1819年秋创作的《西风颂》成为欧洲诗歌史上的艺术珍品。诗人借西风横扫落叶的威猛势力来比喻革命力量扫荡反动势力,又借西风吹送种子来比喻革命思想的传播。

全诗共五节,由五首十四行诗组成。从形式上看,五个小节格律完整,可以独立成篇。从内容上来看,它们又融为一体,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第一节描写西风扫除林中残叶,吹送生命的种子。第二节描写西风搅动天上的浓云密雾,呼唤着暴雨雷电的到来。第三节描写西风掀起大海的汹涌波涛,摧毁海底花树。三节诗三个意境,诗人幻想的翅膀飞翔在树林、天空和大海之间,飞翔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形象鲜明,想象丰富,但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歌唱西风扫除腐朽、鼓舞新生的强大威力。从第四节开始到第五节,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描写西风的气势转向直抒诗人的胸臆,抒发诗人对西风的热爱和向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而中心思想仍然是歌唱西风。因此,主题集中,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乃《西风颂》突出的艺术特点。

《西风颂》采用的是象征手法。整首诗从头至尾环绕着秋天的西风表情达意,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没有脱离这个特定的描写对象。《西风颂》没有出现过一句政治术语和革命口号,然而,人们却深深地感受到诗人在歌唱西风,又不完全是歌唱西风。诗人实质上是通过歌唱西风来歌唱革命。诗中的西风、残叶、种子、流云、暴雨雷电、大海波涛、海底花树等,都不过是象征性的意象,它们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大自然风云激荡的动人景色,乃是人间蓬勃发展的针对封建专制的革命斗争的象征性反映。

【广阅津梁】

1.古希腊埃斯库罗斯创作有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雪莱创作有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2.恩格斯在《伦敦来信》中说:“读拜伦和雪莱的作品几乎全是下层等级的人;没有一个‘体面的’人敢把雪莱著作摆在自己的桌子上,如果他不想声誉扫地的话。由此可见:穷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而这个世界迟早也是他们的。”

3.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道:“天才的预言家雪莱和满腔热情的、辛辣地讽刺现实的拜伦,他们的读者大多数也是工人;资产者所读的只是经过阉割并使之适合于今天的伪善道德的版本即所谓的‘家庭版’。”

【研讨练习】

1.比较雪莱与拜伦的抒情诗,指出两者有何异同点?

2.试分析《西风颂》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欧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