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外国戏剧
外国戏剧文体介绍
外国戏剧以西方戏剧为代表,从古希腊戏剧发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戏剧文体不断地发生嬗变。尤其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戏剧,有意识地进行文体探索与实验,使西方现代戏剧文体与传统戏剧文体大异其趣,形同大花园绽放了一朵朵耀眼夺目的奇葩异卉。
西方传统戏剧文体主要有悲剧、喜剧和正剧。
悲剧(Tragedy)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祭祀仪式,是西方戏剧的主流。特点:(1)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戏剧的基本内容。(2)悲剧性格的人是具有正面精神素质的英雄人物或先进人物,是人们美好理想、善良愿望的代表者,即鲁迅所谓“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3)结局或转化为人们对崇高精神价值的沉思与追求,或激发人们对丑恶事物的憎恨与批判,能产生惊人的、强烈的美感力量。(4)写作技巧上通常采用“发现”、“突转”的手法。(5)借怜悯和恐惧使观众的心灵和情感得到陶冶与净化。
喜剧(Comedy)只存在于人的行动和社会事件中,不存在于纯粹的自然事物中,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特点:(1)展示荒唐、悖谬、可笑的事物,即鲁迅所谓“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2)运用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刻画喜剧性格,引起人们对丑恶的、滑稽的事物的嘲笑,对美好人生和理想的肯定。(3)审美效果是“笑”,这种“笑”由一种紧张期待突然归于消灭而引起,是人的理性精神对对象的自由嘲弄的结果。(4)可笑事物可能是好的和值得赞扬的,也可能是坏的和应该批判的;还可能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既要肯定又要否定的;关键是内容与形式、动机与效果不一致。(5)艺术价值取向是“寓庄于谐”。
正剧(Serious drama)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发源于17世纪至18世纪之交的英国,后来由法国的狄德罗定名为“严肃剧”,是话剧的祖宗。特点:(1)生活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往往同时作为表现的对象。(2)主人公像悲剧人物那样把历史的必然要求作为自己的目的,具有明确的自觉意识,但具有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这种要求得以实现的可能性。(3)人物的命运、事件的结局有着完满性。(4)主人公往往经历着内在精神世界的斗争。
传统戏剧文体的形式结构:(1)分幕、分场。(2)一般要求遵守“三一律”的原则,即一个事件在同一个场景展开,时间不超过24小时。
现代戏剧主要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等等。其文体形式结构:(1)大多数没有幕、场的界限。(2)打破“三一律”的限制。(3)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过程让位于人物的主观精神情绪,并借助载体进行自由发挥。
鉴赏西方戏剧要掌握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的异同,从时代、社会和剧作家的人生价值取向上审视其发展趋势、主题内涵和表现形态。
(夏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