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动作技能
一、动作技能概述
(一)动作技能的概念
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日常生活中的写字、绘画,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田径、球类、游泳,生产劳动方面的车、铣、刨、磨,交通方面的骑车、开车等活动方式,都属于动作技能的范畴。究竟什么是动作技能呢?
关于动作技能的定义,心理学家们有不同的见解。例如,克伦巴赫(J.Cronbach,1977)认为:“最好是把技能定义为习得的,能相当精确执行且对其组成的动作很少或不需要有意识的注意的一种操作。”美国心理学家伍尔福克(A.E.Woolfolk)把动作技能看做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一系列身体运动的知识和进行这些运动的能力。加涅(R.M.Gagne)则认为,动作技能是协调动作的能力。包含两个成分:一是描述如何进行动作的规则;二是因练习和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而连贯的实际的肌肉运动。
根据现代知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国教育心理学界一般认为动作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如游泳、踢球、绘画等。动作技能本质上体现为按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的成套实际动作,是动作的连锁化,即动作技能一旦形成,只要动作刺激出现,就能自动地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反应过程,表现出迅速、准确、协调、流畅、娴熟的特点。
动作技能既存在于要求使用某种装置的任务中,如在绘画、打字、骑自行车、弹琴中有动作技能;也存在于不要求使用装置的活动中,如在游泳、唱歌、舞蹈等活动中也有动作技能。心理学家特拉韦斯(R.M.W.Travers)认为,不论是否使用装置,动作技能中总是包含精细的肌肉控制。人们一般不把我们平时的摇头、摆手作为动作技能,因为这只有简单的肌肉反应。
(二)动作技能的分类
动作技能种类繁多,通常从四个维度把动作技能分为4种类型。
1.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动作技能
根据是否连贯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动作技能可分为连续性动作技能与非连续性动作技能。连续性动作技能是指由较长序列的连贯性动作构成的动作技能,例如跑步、骑自行车、舞蹈、游泳等。这类技能一般受到外部情境的制约,需要根据复杂的外部情境中的信息,不断进行调整和校正,并且动作的延续时间较长,动作与动作间没有明显可以感知的始点和终点,难以精确计数。非连续性动作技能是指一个动作的开始和结束都十分明显,难以精确计数。非连续性动作技能是指一个动作的开始和结束都十分明显,持续时间相对短暂的动作技能,例如投篮、射击、投掷等。这类技能带有一定的爆发性,较少受外部情境的控制,只包含较短的动作序列,持续时间短,动作与动作间可以直接感觉到始点和终点,可以精确计数。
2.封闭性与开放性动作技能
根据完成动作技能对外界环境条件的依赖程度,可分为封闭性动作技能与开放性动作技能。封闭性动作技能的主要信息来自于个人的动觉反馈信息,例如体操、跳水、游泳等,主要是依据个人的动觉反馈信息来完成,不需要外部环境因素作为参照,而且具有相当固定的动作模式。开放性动作技能的主要信息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它的完成与外界刺激密切相关。例如各种球类运动项目、拳击等活动,动作技能的完成和发挥与个体准确地感知、预测和判断对手的活动状况密切联系,个体必须根据外界刺激的变化而相应调整自己的动作技能。
3.精细的与粗大的动作技能
根据完成动作技能时所参与的肌肉群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精细的动作技能和粗大的动作技能。精细的动作技能是指主要用小肌肉群来完成的动作技能,例如写字、打字、绣花、雕刻等,它们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范围内就可进行,动作协调并且幅度小。粗大的动作技能则是指主要用大肌肉群来完成的动作技能,例如跑步、游泳、打球等活动都属于粗大的动作技能,它们需要在较大的空间范围里进行,动作幅度大。学生在获得精细的或粗大的动作技能的难易程度上,个体差异很大。研究表明,这两类运动技能之间的相关是很低的,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太大了。
4.工具性与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根据完成动作技能时是否使用一定的工具,可分为工具性动作技能和非工具性动作技能。工具性动作技能是指完成动作技能时必须操作一定的装置或工具,例如写字、打字、弹琴等活动都属于这类动作技能。非工具性动作技能就是不使用工具或某种装置来完成的动作技能,例如跳舞、走路、做操等。
动作技能还有初级和高级之分。初级的动作技能需要较多的意识控制,常表现出不熟练,只达到“会”的水平;高级的动作技能则是自动化的操作方式,较少甚至不需要意识控制,所以可称熟练,已达到了“巧”的程度。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动作技能的形成,是指学习者通过领悟和练习从而逐步掌握某种动作方式。心理学家费茨(P.M.Fitts)和波斯纳(M.Posner)将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
在学习一种新技能的初期,学习者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者观察他人的动作示范,或者从标志每一个局部动作的外部线索,如操作说明或使用手册,试图理解、领会所学任务。他也做一些初步的尝试,在头脑中形成动作心像。由于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学习者的知觉活动进行的,因此也称为知觉学习。例如,儿童初学毛笔字,要将字写好,首先必须仔细观察字帖上要临摹的字,以了解这个字的笔画、笔顺,还要知道这个字的框架结构以及每一笔如何起笔、运笔、收笔等。
在此阶段,学习者的注意范围较狭小,只能集中于个别动作,不能控制动作的细节和全局,精神和全身肌肉紧张,动作忙乱、呆板而不协调,动作速度缓慢,有不少多余动作,且动作的连贯性差,难以发现错误和缺点,需要较多的意识控制。
认知阶段是任何动作技能学习的一个必经阶段。不过,有的认知阶段的学习是在非正式的情形下进行的。不同的动作技能的学习,所经历的认知阶段的时间也有长有短,这取决于动作技能的性质和复杂程度。
2.联系阶段
联系阶段的任务是将局部的动作综合成更大的单位,形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由于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所包含的刺激与反应也非常复杂,所以将局部动作联系起来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例如,初学写字的儿童,往往头部过低,身体歪斜,握笔太紧,用力过大。
在此阶段,练习者逐步掌握了一系列局部动作,并开始将这些动作联系起来,但是各个动作结合得还不紧密。在从一个动作过渡到另一个动作时,即实现动作转换时,常常出现短暂的停顿现象。练习者的协同动作是交替进行的,即先集中注意做出一个动作,然后再集中注意做出另一个动作,反复地交替,进行不同的动作。动作之间的转换慢慢加快,然后逐渐形成整体的协同动作。在联系阶段,练习者的注意和记忆的紧张度有所降低,动作之间的矛盾和干扰减少,多余动作逐渐消失,发现和矫正错误动作的能力也加强了,形成了连贯性的动作整体。
3.自动化阶段
自动化阶段是动作技能学习的最后阶段。动作技能的各个局部动作已联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越来越“自动化”。这时,练习者的多余动作和紧张状态已经消除,并能根据情况的变化,迅速、灵活而准确地完成整套动作,几乎不要意识的控制即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例如舞蹈家在表演时,每一个动作都显得优美而连贯,整个舞蹈表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总之,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从领会动作要点和掌握局部动作开始,到建立起动作之间的有机联系,最后达到整套动作自动化。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所谓熟练操作指动作已达到较高速度、准确、流畅、灵活自如,且对动作组成成分很少或不必有意识注意的状态。心理学家将新手和专家完成同一任务的操作加以比较,发现熟练的操作具有以下5个特征。
1.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动作自动化
在动作技能形成初期,各种动作都是受意识支配调节的,如果意识稍不集中,动作就会出现停顿或错误。通过反复练习,一旦动作达到熟练程度,意识控制就会逐渐减弱而被自动控制代替,动作是无意识进行的。个体只需考虑如何运用技能去完成任务,而不必考虑动作本身。例如,一个熟练的电脑打字员可以不看键盘迅速打字。
研究表明,初学者的操作分成许多小步,看起来很笨拙,随着练习的增多,个别的中间反应逐渐变得不必要了。个体的动作从一步一步有意识的尝试,逐步发展到自动化操作的形成,形成一个自动化的动作系统。这主要是由于省掉了许多中间环节的缘故。
2.能利用细微的线索
任何动作都受情境中的线索指导。所谓线索就是指那些有助于人辨认情境或引起其行动的刺激。
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初期,练习者常常只能对那些明显的线索(如指导者的提示)发生反应,不能觉察到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难以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动作熟练后,练习者能觉察到自己动作的细微差别,仅凭细微的线索就能改进和调整自己的动作,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这时熟练者头脑里已储存了与特有的一系列线索有关的信息,当某一线索出现后,其便能预测出会产生怎样的线索,因而熟练者只要很少的一点线索就能进行一系列的反应。例如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可以根据对手移动时的步伐、发球的动作等敏锐地判断出对方来球的速度、方向以及落点而迅速地予以反击。
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初期,调节动作的反馈信息主要靠视觉、听觉等外部感觉提供;而在动作技能的熟练期,则主要依靠动作过程中肌肉或关节提供的动觉刺激进行的反馈。例如,当我们在走路时偶尔踩到一块小石头,就立即产生防止跌倒的动作。这是由于脚部的动觉反馈信息对运动程序的调节。在熟练期,动觉反馈是运动程序的控制器,它保证了运动技能的稳定进行。初学打字的人,往往一边看键盘一边看屏幕上出现的字,以此来调节自己的动作。达到熟练后,他就可以只看稿件来打字,凭着动作操作的动觉来判断自己操作的正确与错误,偶尔打错了一个字,他很快就能加以更正。
4.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所谓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是指经过长期的练习而在长时间记忆中形成的关于动作的有组织的系统知识,它使完整的操作流畅地执行。开始学习动作技能时,个体的动作是不协调的,经常顾此失彼;动作技能形成且达到熟练时,就产生了协调化的运动模式,头脑里也形成了相关的记忆图式。协调化的运动模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像弹钢琴时,左右手同时进行的协调化运动模式;另一种是像装枪弹之类的技能,它由一系列局部动作(向左扳枪栓,向后拉枪栓,压进子弹,推回枪栓,向右扳枪栓)组成,成为连续性的协调化运动模式。拉斯罗(Laszla,1967)的研究表明,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达到某一阶段时,人的头脑中就会产生运动的指导程序,并以此程序来控制运动。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检验动作的熟练程度,更重要的是应考察在不利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操作水平。一般说来,越熟练的动作,越能在外界情况变化下或面临突发紧急情况时维持正常的操作水平。这在球类、拳击、摔跤等运动技能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当两军对垒时,要充分发挥动作技能,就必须根据对方的特点灵活应对,方能取胜。紧急情况的突然出现,可能使不熟练者手足无措,但却能使熟练者的技能发挥至巅峰。
(三)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
对于动作技能的形成,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解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连锁反应的理论和认知派的理论解释。
1.连锁反应的理论
连锁反应的理论认为,动作技能的形成就是刺激—反应连锁系列的形成。加涅(1968)用刺激—反应(S—R)公式的连锁反应系列来解释动作技能的形成。动作技能被理解为动作的连锁反应,刺激引起反应,第一个动作的动觉反馈调节着第二个动作,第二个动作的动觉反馈又调节着第三个动作……从而产生了动作技能的连续性运动。例如,小孩子学习用钥匙开门的连续动作:首先用手拿钥匙,对准锁孔,确认插入的位置是否准确,将钥匙完全插入并按正确方法旋转,开门。这一动作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图7-1所示。
图7-1 用钥匙开门的连锁反应图[1]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动作如果不按照上述顺序进行,就不会达到目的。因为如果钥匙的方向不对,就无法插入锁孔;如果没有全部插入,就不能旋转。如果顺利地完成了一切操作,门就可以打开了。开门的最后一个动作,是对整个连锁反应的强化。
但是,连锁反应的理论难以解释下列问题:
(1)人能在100毫秒之内开始、进行和停止一个动作;而利用感觉反馈所需要的时间似乎是:视觉反馈为190~260毫秒,动觉反馈为120~125毫秒。显然,这些时间都太长,不允许感觉反馈来控制运动动作。例如,一名熟练的钢琴家不看键盘演奏,弹奏有些片段手指的动作每秒可达16次。这种快速动作之间的连接,感觉反馈是无法加以控制的。
(2)大多数动作技能都具有新颖性。尽管你签过上百次的名,但每一次的签名动作都有一定的独特性。连锁反应的理论也难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依据这个理论,这类动作应该是定型化的。
2.认知派的理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心理学家偏向于用认知的理论来解释动作技能的学习。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认知,因而认知心理学家在承认动作本身是一系列刺激—反应联结的同时,更强调动作技能的学习必须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成分的参与。他们认为,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学习者必须理解与某动作技能有关的知识、性质、功用,回忆过去学习的,与眼前任务相关的动作行为,预期与假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反应和动作范式,形成目标意象和目标期望,把自己的反应与示范者的标准反应进行比较分析,进行归因,找出误差,采取对策监控、调节自己的反应。动作技能的水平越高,越是需要学习者有较高水平的认知;同时,他们提出了一些认知理论模型来说明动作技能的形成。例如,韦尔福特(Welford,1968)提出的动作技能形成的模型如图7-2所示,该模型由感受—转换—效应器三个连续阶段组成。各种感觉器官接收输入信息,但人只有通过动觉才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运动。知觉正确与否,对动作技能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感觉信息超载或贫乏,都有可能导致知觉判断的错误。信息量超载,会造成学习者负担过重,无法处理超负荷;信息量贫乏,会削弱学习者的警觉,降低操作标准。感觉信息经过短时记忆(选择性记忆)转入第二阶段——由知觉到运动的转换。这一阶段有双重意义:既对感觉输入做出反应,又激起效应器的活动。而效应器的活动能够通过提供反馈得到进一步的校正或加强,最后把经过长期练习而形成的运动程序图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运动程序图式是经过长期的练习而形成的有组织的系统性知识。例如弹琴、打字、驾驶汽车等动作技能要达到熟练,必须经过1000~1500小时的练习。经过这样长时间的学习,学习者的这些运动图式就构成一种总的运动图式,并能在无反馈的情况下使活动进行下去。
图7-2 动作技能形成的认知模型[2]
(四)动作技能的保持和迁移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某种动作技能一经学会之后,便不容易遗忘。例如一旦掌握了游泳或骑自行车之后,几乎一辈子都能保持如故。
为什么动作技能不易遗忘呢?其原因归纳起来,有这样三点:
第一,动作技能是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获得的。一般说来,经过大量的过度学习的任务是不易遗忘的;相反,如果练习一两次就能成功的新技能则非常容易遗忘。这是因为遗忘在练习终止后最为显著,而且达到学习所规定的标准以后,练习量愈少,遗忘也愈显著。
第二,许多动作技能是以连续任务的形成出现的。连续的任务相对简单,故不易遗忘。如果动作技能是由许多完全不同的孤立的动作成分构成的,有人估计,其遗忘程度大致会同言语材料的遗忘程度相近。
第三,动作技能不同于言语知识,它的保持高度依赖小脑和脑的低级中枢,这些中枢可能比脑的其他部位有更大的保持动作痕迹的能量。
与知识的迁移一样,动作技能也存在着迁移,即先前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的技能产生的影响。虽然学习迁移的一般规律也适用于技能的迁移,但动作技能的迁移又有其特殊性。根据动作技能的特点,可划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两侧性迁移,又称交叉迁移,是指在身体一侧器官进行的学习向另一侧器官的迁移。研究表明,两侧性迁移最明显的是人体对称部位;其次是同侧部位,即左手—左脚、右手—右脚,最弱的是对角线部位,即右手—左脚、左手—右脚。两侧性迁移对于需要双手或四肢协调的动作技能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第二,语言—动作迁移,是指在动作练习前的语言训练对掌握动作技能有影响作用。一般来说,只有当语言的反应不干扰被试的动作时,即语言的反应就是对该动作的表征,或语言的反应简单,或语言能提高知觉的辨别能力时,先前学习动作技能的语言训练才能使动作技能得到正迁移。
第三,动作—动作迁移,是指已形成的一种动作技能向另一种动作技能的迁移。两种动作技能之间既可以产生正迁移,即有助于新技能的掌握;也可以产生负迁移,即妨碍新技能的掌握。当两种动作技能的学习存在相似的注意分配、反应速度、操作动作成分、操作方式时,产生正迁移。例如会骑自行车的人,就比较容易学会骑摩托车。当两种动作技能在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中某些共同刺激却要求相反的动作方式时,容易产生负迁移。例如英文打字员要学习使用俄文打字机,尽管大部分字母相同,但位置已改变,他仍然按原来的位置习惯性地操作,这就是负迁移。要克服动作技能的负迁移,最重要的手段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把新旧技能的不同目的、要求、条件和练习的方式、方法加以细致的辨别和对比。这种辨别和对比越明确,就越能有效地防止技能的负迁移。
三、动作技能的科学培养
人们的动作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动作技能是通过实际练习获得的。所谓练习,就是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为目标而进行的反复操作过程。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练习不是单纯的反复操作,而是以掌握一定的活动方式为目标的反复。具体来说,动作技能的培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的指导
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科学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指导主要包括讲解和示范两种形式。结合动作技能的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对动作技能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
1.讲解与示范
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具有导向功能,能指导学生做出规范性的动作。讲解可以通过口头形式进行,也可以借助文字模型、草图等进行。讲解的内容包括:学习动作技能的目的,即教师明确告诉学习者要学习什么,并明确提出动作技能应达到的目标,向他们提出适当的切实可行的期望,使学生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形成对自己的正确估价;其次是动作技能的性质、学习程序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
示范是老师做给学习者看的。教师直接以动作方式演示,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动作,也能获得相应的动作技能。示范时要把动作技能中的每一个动作清楚地展示出来,同时要突出重点,不能过多地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具体细节。通常的做法是,教师按正常速度做一遍,使学生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分段展示每一个动作。示范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示范形式是教师做出实际的示范。根据教师与学习者所处的相对位置,具体可分为:相向示范(即教师与学习者面对面示范),此种示范容易使学生产生左右反向的认知混淆;围观示范(即教师居中,学生围坐其观看),此种示范也会因观察角度不同而产生认知混淆;顺向示范(即学生在教师背后学习,此种示范一般可以避免上述错误的出现)。第二种示范形式是借助视听教学手段,如观看教学电影、幻灯片等。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指导及学生学习动作技能的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讲解与示范是结合进行的。
研究表明,指导者的讲解与示范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不同,出现较大差异。实验是在小学五年级学生中进行的,学习两种复杂程度不同的拼图,按学生平均能力分为5组。教师做示范动作,要求各组学生对教师的示范做出不同的反应。教师对各组示范动作是一样的,但是结合各组说明的方式不同,其效果如表7-1所示。
表7-1 不同示范方式对技能学习的影响
教师示范—学习者描述示范动作—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学习动作技能时,教师应让学习者注意观察并理解所示范的动作技能,而且讲解与示范应结合起来,在示范时应及时对学习者的动作错误加以指正,这是促进动作技能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
2.练习与反馈
(1)练习的一般趋势。为了了解技能形成过程中量的变化,通常采用练习曲线(又称学习曲线)。借助练习曲线,我们可以分析、考察技能随练习量的增加而改进的一般趋势。综合大量的研究资料,反映练习进程一般趋势的练习曲线主要有四种类型,如图7-3所示。
图7-3 练习曲线图
在图7-3中,横坐标表示练习时间与次数,纵坐标表示完成的工作量。这四条练习曲线反映了练习进程的四种基本趋向:A线说明,学习技能的初期,学习成绩急剧上升,随着学习的进展,成绩上升的趋势逐渐减弱;B线说明,学习初期进步缓慢,经过多次练习,到了学习后期成绩急剧上升;C线说明,最初的学习进步缓慢,但不久成绩便急剧上升,接着进步又变得缓慢了;D线说明,学习初期进步很快,学习中后期停顿下来了,过了这一阶段,进步又较快。
造成练习曲线上的这些特征有多方面的原因。学习任务的困难程度,学习者的能力,经验和动机等因素都会影响练习的进程。学习刚开始时,学习者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他可以把生活经验中已经掌握的各种动作方式重新组织并加以利用,因而练习成绩急剧上升;到了练习后期,可利用的经验逐渐减少,学习难度也逐渐增大,学习者的情绪低落,因而练习后期成绩难以提高。又如,学习有些技能(如投掷、游泳等),开始必须要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而进步缓慢,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及技能后,成绩也就飞速上升了。
(2)高原期现象。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各种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即练习曲线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有些下降,这一现象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出现一段接近水平的线段,此时曲线不但不上升,反而可能出现少许下降。但在高原期后,曲线又继续上升。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练习时间一长,练习者注意力分散,兴趣降低,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练习环境、练习工具或教师指导方式的改变等。只有消除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才能避免产生高原现象。
(3)合理的练习。要掌握某种技能,必须进行练习。为了提高练习的效果,使练习既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又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这是影响练习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明确了技能的目的和要求,理解了技能的性质和特点,练习者才能自觉地组织起自己的行动来掌握某种技能。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过程,它不同于单纯的重复。例如,有的人虽然天天在写字,可是糟糕的书法却可能保持终身。练习目的明确,要求具体,可以调动练习者的练习热情,有助于产生完成练习的内在动机,提高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练习常处于意识控制范围,能较好地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在明确练习要求、目的的同时,树立难度适中的练习目标对提高练习效率有相当显著的效果。
第二,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动作技能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因此要对练习时间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虽然技能的形成需要有足够的练习,但并不是练习越多效果越好。通常,如果连续练习的次数很多或练习时间过于集中,容易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情绪,从而导致练习兴趣下降,降低练习效果,但是每次练习的时间和次数,要根据练习的性质、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技能掌握程度来决定。一般来说,简单技能可以集中时间练习;复杂技能由于其练习内容多,应分散练习;如果学生年龄小或身体状况欠佳,最好采用分散练习,且每次练习时间和各次练习的间隔不宜太长;在练习初期,由于技能生疏,练习时间要相应长一些,但也要注意适当。在教学上尤其要注意防止单纯增加练习次数和时间、搞疲劳战术的做法,这样只能起到“欲速则不达”的效果。
第三,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练习方法选用得当,会提高练习的效率。获得动作技能的练习方法主要有整体练习法和部分练习法。整体练习法是指把要学习的动作技能作为一个整体重复加以训练的练习方法。部分练习方法则是指把一套完整的动作技能分解成同时或按先后次序出现的许多部分,每次分别进行其中一个部分的训练,最后获得完整的动作技能的练习方法。在学习一种动作技能时,具体采用哪种练习方法好呢?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认为,如果一种技能比较复杂,并且由若干基本技能所构成,先用部分练习法再用整体练习法,效果更佳。例如,打网球的技能包含托起即将着地的险球、封球、扣杀和发球四个基本技能。在比赛时要将这四个基本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地加以运用。但初学者在练习时应分别进行训练,当有了一定的训练基础后再把这四个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练习,这样的练习更为有效。如果一种技能的各个动作之间联系密切,采用整体练习法,效果更佳。还有研究表明,从学生的特点来看,若学生的能力较低,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还达不到一定水平,则采用部分练习的方式较适宜;反之,用整体练习法较有效。
总之,应当根据技能的性质和难度,学习者的技能水平、运动能力、年龄、体力等因素来考虑决定是采用整体练习法还是部分练习法,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练习。
同时,要注意将心理练习与身体练习相结合。理查德森(A.Richardson)的研究表明,心理练习与作业改进有一定的相关,若能将心、身二者的练习相结合,其效果最佳。心理练习指的是仅在头脑内反复思考动作技能的进行过程的练习形式。决定心理练习有效性的关键是学习者要对练习任务中所包含的认知因素有深入了解,从未进行过身体练习的动作,不可能进行心理练习。另外,心理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使练习效果下降。此外,在心理练习时,外界起妨碍作用的刺激应当少,要专心致志于想象的动作,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4)练习中的反馈作用。所谓反馈,是指学习者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每次练习的结果(即练习中的反馈信息),对于提高运动技能的练习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比尔(W.C.Biel)等人研究了大学生的打靶训练。实验时,将动作能力相等的学生分为两组。甲组开始练习时,有电机的响声就表示击中了目标;乙组则没有报告是否击中目标的信号。一小时后,改变练习条件,即甲组学生虽击中目标,但电机不再发出响声;反之,乙组学生若击中目标,则可听到电机的响声。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击靶成绩前后产生很大的差异。甲组学生在第一小时内因有反馈,其练习成绩直线上升,但在第二小时内因无反馈,学生无法知道自己的练习结果,虽然继续练习,但练习效果没有进步;乙组则恰好相反,第一小时无反馈,练习进步小,第二小时有反馈,其练习进步迅速。
因此,在指导运动技能学习时,指导者应及时地、详细地告知练习者关于练习的正确和错误情况,并给予评价,充分利用反馈的强化作用,这会明显提高练习效率,从而促进技能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