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傣族孔雀舞?
孔雀舞是我国傣族的代表性舞蹈,也是最受欢迎的传统表演性舞蹈,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最具代表性。关于孔雀舞的由来,说法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是据说孔雀舞是由1000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雅姿态学舞而来,后来经过长期发展和数代民间艺人的加工成型,就形成了现在的孔雀舞。
不过孔雀舞要比其他舞蹈更为严格,它有比较严格的程式和要求,而且地位图和步法都是规范好的,几乎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孔雀舞所表现的内容主要包括:孔雀飞跑下山、在森林漫步、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晒翅、展翘、抖翘、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孔雀舞的舞蹈语言极其丰富,所表达的感情内在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性,舞蹈动作基本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地摆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三道弯舞姿造型。此外在孔雀舞中,手形及手的动作也比较多,所以即使是同一个舞姿和步伐,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所产生的美感和意境也大不相同。
孔雀舞的动作优美文雅、柔韧在内而又轻盈敏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表现在膝部柔韧的弯曲。膝部韧性的弯曲通常是傣族民间舞蹈的共同特征,也是孔雀舞的特征。在这些舞蹈中,不管有多少动作的不断变化,膝部始终是带韧性的弯曲,而且还会随着内在和外在的感情变化而变化,如此一来,孔雀舞就显得更加优美动人。
(2)孔雀舞的特点还借助手臂、手腕、手指柔软刚韧的运用而体现出来。这样的动作韵律,把孔雀性格中的温顺、善良、沉稳表现得非常完美。
(3)孔雀舞的特色有时还会通过小腿动作的快速、敏捷以及眼睛的灵活运用得到充分表现。
(4)孔雀舞还有一个很特别的造型,即表演者的身体各部位形成一个优美曲雅的三道弯。而且这个三道弯明显不同于其他民间舞,通常迈出的胯部与倾斜的上身方向是相反的,头部多倒向上身倾斜的方向,被称为顺倒。
此外,孔雀舞的语汇也是十分丰富的,模仿孔雀的一举一动,姿态万千,用丰富的舞蹈语汇,表现出孔雀的活泼、伶俐、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