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筷子舞?

什么是筷子舞?

“筷子舞”之所以称为筷子舞,是因为它的舞蹈道具是筷子,这种舞蹈经常在喜庆宴会上由男子单人表演。

在表演筷子舞时,舞者双手各持一束筷子,配合着其他人的歌声和各种敲击声,变换着各种姿态,或跪、或坐、或立,随着腿部的屈伸、身体的扭动,用筷子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手、臂、肩、背、腰、腿、脚等;有时还有击打地面的动作,一边敲打,一边跳舞。表演起来动作敏捷、干净利落,节奏感也很强。

“筷子舞”产生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它本是在喜庆的日子,如:婚宴、聚会中,因配合弦乐演奏及人声伴唱,由男艺人表演的单人舞蹈。表演者右手拿着一束筷子,用它来敲打身体的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在敲打的同时还会随着带有肩部的环绕耸动、腕部的灵活翻绕。敲打声轻脆、节奏鲜明、情绪热烈。后来,由于筷子舞很受欢迎,人们又将它进行了美化,专门把筷子的一端用小绳穿起来,又在上面系上了红绸,筷子就变成了精美的道具,而且可单手也可双手持之表演,从而使它的表现力更加丰富,筷子舞于是就被广泛流传开来,并成为经常上演的舞台节目。

筷子舞虽然只有筷子作道具,但却并不乏味,表演者仅用筷子就可以做出很多动作来,从而带来不同的效果。经常会出现的动作包括: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肩;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脚下的舞步也有很多种,有平步行进与后退、点地步行进后退,也可以根据舞者爱好即兴表演很多合适的各种转或跳跃动作。舞的风格也有快慢之分,慢舞稳重深沉,快舞则飘洒矫健,在情绪高昂时舞者还可以用筷子绕身飞舞,在各种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部位,这样可以使整个场面更加轻松奔放。

筷子舞俨然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它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丰富着蒙古族人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