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桌》是怎样用“开会”的形式进行舞蹈的?
《绿桌》创作的背景很特殊,1932年,当日本法西斯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土地上疯狂肆虐的时候,德国额纳粹政府也进行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丧心病狂的阴谋,此时,战争的阴云笼罩全球。在这一年,誓死不肯向希特勒政权献媚的德国舞蹈家库特·尤斯,创作了一部震撼世界的反战舞剧,就是《绿桌》。
在过去的舞蹈创作中,舞蹈界都把“开会”作为舞蹈的禁区,因为以开会的形式真的很难进行舞蹈。但是《绿桌》却突破了这一禁区,在它的开场和结尾两场都是以开会的形式表演的。很出色地讽刺了政客们打着和平的幌子,在绿色的谈判桌两侧谋划以罪恶的战争手段来瓜分世界的阴谋。而中间的六场舞蹈所表现的全是这个“绿桌”会议所带来的后果:在人民妻离子散,死神夺去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的同时,资本家、战争贩子却在其中大发横财。同时也表现战争的危害,破坏了和平,摧毁了人类的家园,人们失去了幸福和安宁,战争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绿桌》创作的成功,就在于敢于打破所谓的“舞蹈禁区”,同时也给了舞蹈家们一个启示:不论什么题材,只要寻找到舞蹈表现的角度,创造性地运用舞蹈的表现手段和新颖的表现方法,就这方面来说,舞蹈是没有禁区的。
另外,在此舞的舞蹈动作上,在保留芭蕾的基本步法和具有生命力的动作的基础上舍弃了足尖技术和程式化动作,并且创造性地使用了富有表现力的手势、动作和姿态。而且在极富戏剧性的芭蕾作品中表现了现代的思想观念,显然,《绿桌》就是实践他这种艺术主张的代表作。
总之,《绿桌》以它巧妙的象征手法和新颖的舞蹈编排在当时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一举夺得首届巴黎国际编舞大赛金奖。直到今天,许多当年的著名的舞蹈作品都因为原作者的逝世而被时间淡忘,但是《绿桌》却依然散发着自己的光彩,而且常演常新,几乎所有的舞团都曾排过这个舞蹈。不管多久,每次表演,演员的激情都依然炽烈;每次欣赏,观众的情绪都一样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