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腹肌

四、腹肌

腹肌连于胸廓与骨盆之间,参与腹壁的构成,可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

1.前外侧群(图3-10,11,12) 包括腹前正中线两侧的腹直肌和前外侧部由浅及深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1)腹外斜肌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位于腹前外侧壁浅层,以肌齿起自下8肋外面,肌束斜向前下,后部的止于髂嵴,其余肌束向内下移行为腱膜,经腹直肌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层,至正中线参与构成白线。腱膜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三角形裂孔,称腹股沟管浅(皮下)环。腹股沟韧带内侧端一束纤维向后下方止于耻骨梳,称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向外侧延为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内侧端另一束纤维向内上翻转,附着于白线,称反转韧带。这些韧带在疝修补术时都很重要。

(2)腹内斜肌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在腹外斜肌深面,起自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1/2,呈扇形放射,后部肌束向上止于下3肋,大部肌束水平向内侧移行为腱膜,至腹直肌外侧缘分为2层,分别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后层,并在正中线参与构成白线。下缘肌束向内下方,弓形跨过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移行于腱膜的下缘,且与其深面的腹横肌腱膜下缘结合形成腹股沟镰(联合腱),经精索后方止于耻骨梳内侧端。腹内斜肌下缘还有少量肌纤维随精索入阴囊,兜绕睾丸,称为提睾肌,收缩时可上提睾丸。

img85

图3-10 腹前壁肌

img86

图3-11 腹前壁肌下部与腹股沟管浅、中层

img87

图3-12 腹前壁肌下部与腹股沟管深层

(3)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在腹内斜肌深面,起自下6肋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1/3,肌束水平向前行,移行为腱膜,经腹直肌后方至白线,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后层和白线。但在脐下4~5cm处以下,此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均转至腹直肌前面,加入腹直肌鞘前层。腹横肌下部肌束和腱膜还分别参与形成提睾肌和腹股沟镰。

(4)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位于腹前正中线两旁,为上宽下窄的带状多腹肌,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全肌有3~4条腱划,分成4~5个肌腹。腱划与腹直肌鞘前层紧密结合。

腹前外侧群肌参与腹壁的构成,保护腹腔脏器。两侧肌共同收缩,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分娩等。它们还可运动躯干,一侧斜肌收缩,可侧屈和旋转躯干;腹外斜肌使躯干转向对侧,腹内斜肌则使躯干转向同侧;两侧肌共同收缩时,可前屈躯干。

2.后群(图3-9,13)包括腰大肌和腰方肌,腰大肌将在下肢肌中叙述。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位于腹后壁,腰椎两侧,隔胸腰筋膜中层与竖脊肌相邻。此肌起自髂嵴后部,肌束向内上,止于第12肋和第1~4腰椎横突。作用为降第12肋,助吸气。一侧收缩时,使脊柱侧屈。

3.腹部的局部结构

(1)腹股沟管inguinal canal(图3-11,12):为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腹前壁下部的肌间裂隙,由外上斜向内下,长约4~5 cm,有4个壁和两个口。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在管外侧1/3段,腹外斜肌腱膜深面,还有腹内斜肌的部分纤维。下壁为腹股沟韧带。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后壁为腹横筋膜,在内侧1/3处,有反转韧带和腹股沟镰加强。管内口为腹股沟管深环(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为腹横筋膜突出的环孔。管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是腹外斜肌腱膜的裂隙,其大小可容示指尖。在腹股沟管内,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是腹壁的薄弱点,在病理情况下,腹腔内容物可经此管脱出,甚至坠入阴囊,称腹股沟斜疝。

(2)腹直肌鞘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图3-13):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在脐下4~5 cm以下,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转至腹直肌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层,故腹直肌鞘下部的后层缺如,后层的下缘形成弓状线,线以下腹直肌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腹直肌鞘前层在腱划处与腹直肌紧密结合,而后层与腹直肌连接疏松。

img88

图3-13 腹壁横切面(示腹肌和腹直肌鞘)

(3)白线linea alba(图3-10,13):位于剑突与耻骨联合之间,由3层扁肌腱膜交织而成。结构致密坚韧,少血管,临床上常选择此处作为手术切口部位。腹白线中部有脐环,若腹腔脏器由此膨出,即成脐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