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队列条令》教育
队列,从广义上讲,泛指排列成行的队伍;从狭义上讲,特指军队进行集体活动时按一定的顺序列队的组织形式。《队列条令》是军队关于队列训练和队列生活的行为规范。
一、《队列条令》的作用
《队列条令》是军队关于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和队列指挥的军事法规,是军队队列训练和队列生活的基本依据,也是全体军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制定和实施《队列条令》对于规范全体军人的队列行为、队列生活,保持军队高度集中统一和整齐划一,具有突出的作用;依据队列条令,加强队列训练,对培养军人过硬的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巩固提高军队战斗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队列条令》的产生和发展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就曾经制定过有关队列训练的规定。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制定了第一部《队列条令》(草案)。1953年8月,对其进行了修改。1958年10月,经过进一步修改补充,将《队列条令》正式颁布施行。此后,随着军队建设的发展,从1964年至1997年,又先后对《队列条令》进行了四次重新制定和颁布。
三、《队列条令》的基本内容
《队列条令》共分9章65条和5个附录。包括:总则,队列指挥,队列队形,队列动作,分队乘坐汽车,敬礼,国旗的掌持、升降和军旗的掌持、授予与迎送,阅兵,附则。
(一)队列动作训练
1.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是部队训练、队列生活和执行日常勤务的基本动作,是加强部队作风纪律养成,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必要形式。其主要内容包括:立正、跨立、稍息、停止间转法、行进、立定、步法变换、行进间转法、坐下、蹲下、起立等。
(1)立正。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庄严的时机和场合,均应当自行立正。
口令:立正。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关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图6-1)。
图6-1 立正姿势
(2)跨立。跨立主要是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上分区列队等场合。可以与立正互换。
口令:跨立。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图6-2)。
图6-2 跨立姿势
(3)稍息。口令:稍息。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4)停止间转法。停止间转法包括:向右(左)转、半面向右(左)转和向后转。
向右(左)转。口令:向右(左)——转。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身体重心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半面向右(左)转,按照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向后转。口令:向后——转。要领: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右转180度。
(5)行进。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分为便步、踏步和移步。
齐步。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口令:齐步——走。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着夏季作训服时,与第四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与第五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图6-3)。
图6-3 齐步、正步
正步。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口令:正步——走。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着夏季作训服时,约与第三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约与第四衣扣同高),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跑步。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口令:跑步——走。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图6-4)。
图6-4 跑步、踏步
踏步。踏步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停止间口令:踏步——走。行进间口令:踏步。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照齐步或者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便步。便步用于行军、操练后恢复体力及其他场合。口令:便步——走。要领: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动,上体保持良好姿态。
移步。移步用于调整队列位置。分别有:右(左)跨步、向前和后退的移步。右(左)跨步口令:右(左)跨×步——走。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每跨1步并脚一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向前和后退口令:向前×步——走;后退×步——走。要领:向前移步时,应当按照单数步要领进行(双数步变为单数步)。向前1步时,用正步,不摆臂;向前3、5步时,按照齐步走的要领进行。向后退时,从左脚开始,每退1步靠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6)立定。口令:立——定。要领:齐步和正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两步,再按照上述要领进行)。
(7)步法变换。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齐步、正步互换,听到口令,右脚继续走1步,即换正步或齐步行进。齐步换跑步,听到口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齐步换踏步,听到口令,即换踏步。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齐步行进。跑步换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踏步。踏步换齐步或者跑步,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踏2步,再换齐步或者跑步行进。
(8)行进间转法。行进间转法主要有:齐步、跑步向右(左)转和半面向右(左)转,齐步、跑步向后转。
齐步、跑步向右(左)转和半面向右(左)转。齐步、跑步向右(左)转口令:向右(左)转——走。要领:左(右)脚向前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左)约45度,身体向右(左)转90度时,左(右)脚不转动,同时出右(左)脚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半面向右(左)转走,按照向右(左)转走的要领转45度。
齐步、跑步向后转。齐步、跑步向后转口令:向后转——走。要领:左脚向右脚前迈出约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约45度,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向后转180度,出左脚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转动时,保持行进时的节奏,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两腿自然挺直,上体保持正直。
(9)坐下、蹲下、起立。
坐下口令:坐下。要领: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迅速坐下(坐凳子时,听到口令,左脚向左分开约一脚之长),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
蹲下口令:蹲下。要领: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腿分开约60度,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蹲下过久可以自行换脚(图6-5)。
图6-5 蹲下时的姿势
起立口令:起立。要领: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
(10)脱帽、戴帽。
脱帽口令:脱帽。要领:双手捏帽檐或者帽前端两侧,将帽取下,取捷径置于左小臂,帽徽向前,掌心向上,四指扶帽檐或者帽墙前端中央处,小臂略成水平,右手放下(图6-6)。
图6-6 徒手脱帽姿势
戴帽口令:戴帽。要领:双手捏帽檐或者帽前端两侧,取捷径将帽迅速戴正。
需夹帽时,将帽夹于左腋下,左手握帽墙,帽徽向前,帽顶向左。
(11)整理着装。整理着装通常在立正的基础上进行。
整理着装口令:整理着装。要领:双手从帽子开始,自上而下,将着装整理好。必要时,也可以相互整理。整理完毕,自行稍息。听到“停”的口令,恢复立正姿势。
2.敬礼
敬礼分为举手礼、注
目礼和举枪礼。
(1)敬礼、礼毕。
举手礼口令:敬礼。要领: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处(戴无檐帽或者不戴军帽时微接太阳穴,与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20度),手腕不得弯曲,右大臂略平,与两肩略成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图6-7)。
图6-7 徒手敬礼
注目礼要领:面向受礼者成立正姿势,同时注视受礼者,并目迎目送(右、左转头角度不超过45度)。
礼毕口令:礼毕。要领:行举手礼者,将手放下;行注目礼者,将头转正,成立正姿势。
单个军人敬礼的时候,应距受礼者5~7步处,行举手礼或者注目礼。停止间徒手敬礼时,应当面向受礼者立正,行举手礼,待受礼者还礼后礼毕;行进间(跑步换齐步),转头向受礼者行举手礼(手不随头转动),并继续行进,左臂仍自然摆动,待受礼者还礼后礼毕。
(2)分队、部队敬礼。
停止间敬礼。要领:当首长进到距本分(部)队适当距离时,指挥员下达
“立正”的口令,跑步到首长前5~7步处敬礼。待首长还礼后礼毕,再向首长报告。例如:“团长同志,步兵第×连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全连应到×××名,实到×××名,请指示,连长×××”。报告完毕,待首长指示后,答“是”,再敬礼。待首长还礼后礼毕,尔后跑步回到原来位置,下达“稍息”口令或者继续进行操练。
图6-8行进间徒手敬礼
行进间敬礼。要领:由带队指挥员按照单个
军人行进间敬礼的规定实施,队列人员按照原步法行进(图6-8)。
(二)分队队列动作训练
1.队列队形
队列队形包括基本队形、列队间距、班、排、
连等分队或部队的队形。基本队形分为:横队、纵队、并列纵队。需要时可调整为其他队形。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通常为10厘米,前后列距离约为75厘米。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之间的间隔和距离。班、排、连等分队、部队的队形,均可依基本队形列成横队、纵队或并列纵队。
2.分队队列基本动作
分队队列基本动作包括:集合与离散、整齐与报数、出列与入列、行进与停止、队形变换和方向变换等。
(1)集合、离散。集合是使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照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集合时,指挥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连(或者×排)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者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当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立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离散是使列队的单个军人、分队、部队各自离开原队列位置的一种队列动作。
离散分为离开和解散两种方式。离开时,由指挥员下达口令“各连(排、班)带开(带回)”。队列中的各连(排、班)指挥员带领本连(排、班)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解散时,由指挥员下达口令“解散”。队列人员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2)整齐、报数。整齐、报数是调整队列队形、清点人数时使用的队列动作。整齐是使列队人员按照规定的间隔、距离,保持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左)看齐、向中看齐和向前对正(一路纵队时)。向右(左)看齐时,由指挥员下达口令“向右(左)看——齐”。队列人员除基准兵不动外,其他人员迅速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士兵腮部,以通视到右(左)边第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看齐。听到指挥员下达“向前——看”的口令后,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向中看齐时,由指挥员下达口令“以×××为准,向中看——齐”。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其他人员按照向左(右)看齐的要领实施。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人员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报数是使队列人员依次报出在队列中的序数的队列动作。通常用于清点队列人数或班的队形变换等时机。报数时,横队从右至左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名”。
(3)出列、入列。单个军人和分队出、入列,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1步用正步),或者按照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然后,进到指挥员右前侧适当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4)行进、停止。横队和并列纵队行进以右翼为基准,纵队行进以左翼为基准(1路纵队行进,以先头为基准)。行进的步法与单兵行进的基本步法相同。
行进时,指挥员应当下达“×步——走”的口令。听到口令,基准兵向正前方前进,其他人员向基准翼标齐,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行进。纵队行进时,排、连通常成三路纵队,也可以成一、二路纵队。行进中,需要时,用“一二一”(调整步法的口令)、“一二三四”(呼号)或者唱队列歌曲,以保持步伐的整齐和振奋士气。
停止时,指挥员应当下达“立——定”的口令。听到口令,按照立定的要领实施,分队的动作要整齐一致。停止后,听到“稍息”的口令,先自行对正、看齐,再稍息。
(5)队形变换。队形变换是由一种队形变为另一种队形的队列动作。队形变换有两种方式:一是横队变纵队;二是纵队变横队。变换的时机分为停止间和行进间队形变换。停止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的要领实施。行进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走的要领实施。分队动作要整齐一致。队形变换后,排以上指挥员应当进到规定的队列位置。
(6)方向变换。方向变换是改变队列面对或前进的方向的一种队列动作。队列的方向变换分为停止间和行进间两种方式。
停止间的方向变换,通常是以左(右)转弯或者左(右)后转弯的方式调整队列的方向,必要时可以向后转。指挥员下达“左(右)转弯,齐(跑)步——走”或者“左(右)后转弯,齐(跑)步——走”的口令。
行进间的方向变换,通常是以左(右)转弯或者左(右)后转弯的方式改变队列行进方向。指挥员下达“左(右)转弯——走”或者“左(右)后转弯——走”的口令。
要领:一列横队方向变换时轴翼士兵踏步,并逐渐向左(右)转动;外翼第一名士兵用大步行进并同相邻士兵动作协调,逐步变换方向(愈接近轴翼者,其步幅愈小),其他士兵用眼睛的余光向外翼取齐,并保持规定的间隔和排面整齐,转到90度或者180度时踏步并取齐,听口令前进或者停止。数列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时,第一列轴翼士兵停止间用踏步、行进间用小步,外翼士兵用大步行进,保持排面整齐,边行进边变换方向,转到90度或者180度后,听口令前进或者停止;后续各列按照上述要领,保持间隔、距离,取捷径进到前一列转弯处,转向新方向跟进。一路纵队方向变换时,基准兵在左(右)转弯时,按照单个军人行进间转法(停止间,左转弯走时,左脚先向前一步)的要领实施,在左(右)后转弯时,用小步边行进边变换方向,转到90度或者180度后,照直前进;其他人员逐次进到基准兵的转弯处,转向新方向跟进。
(三)阅兵
阅兵的形式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通常进行两项,根据需要也可以只进行一项。团以上部队的阅兵程序主要包括:迎军旗、阅兵式、分列式、阅兵首长讲话和送军旗。
1.迎军旗
阅兵指挥员下达“立正”、“迎军旗”的口令,听到口令后,掌旗员(扛旗)、护旗兵齐步行进。当由正前或者左前方向本团右翼进至距队列40~50步时,阅兵指挥员下达“向军旗——敬礼——”的口令,听到口令后,位于指挥位置的军官行举手礼,其余人员行注目礼;掌旗员(由扛旗换端旗)、护旗兵换正步,取捷径向本团右翼排头行进,当超过团机关队形时,指挥员下达“礼毕”口令,部队礼毕;掌旗员(由端旗换扛旗)、护旗兵换齐步。军旗进至团指挥员右侧3步处时,左后转弯立定,成立正姿势。
2.阅兵式
阅兵首长在阅兵台就位后,阅兵指挥在队列中央前下达“立正”的口令,随后跑到距阅兵首长5~7步处敬礼,待阅兵首长还礼后礼毕并报告。例如:“××同志,部队整队完毕,请您检阅,阅兵指挥×××”。报告后,左跨1步,向右转,让首长先走,尔后在其右后侧跟随陪阅。
阅兵首长行至距军旗适当位置时应当立正向军旗行举手礼(陪阅人员面向军旗行注目礼)。
当阅兵首长行至方队右前方时,方队的指挥员下达“敬礼”的口令。听到口令后,位于指挥位置的军官行举手礼,其余人员行注目礼,目迎目送首长(左、右转头不超过45度)当首长问候:“同志们好!”或者“同志们辛苦了!”,队列人员应当齐声洪亮地回答:“首——长——好!”或者“为——人民——服务!”,当首长通过后,指挥员下达“礼毕”的口令,队列人员礼毕。
阅兵首长检阅完毕上检阅台,阅兵指挥跑步到队列中央前,下达“稍息”口令,队列人员稍息。
3.分列式
分列式队形由阅兵式队形调整变换。分列式的步骤主要包括:标兵就位、调整部队为分列式队形、开始行进、接受首长检阅。
标兵就位。分列式应当设四个标兵。一、二标兵之间和三、四标兵之间的间隔各为15米,二、三标兵之间的间隔为40米。标兵应当携带81式自动步枪或者半自动步枪,并在枪上插标兵旗。分列式开始前阅兵指挥在队列中央前,下达“立正”、“标兵就位”的口令。标兵听到口令,成一路纵队持(托)枪跑步到规定的位置,面向部队成持枪立正姿势。
调整部队为分列式队形。标兵就位后,阅兵指挥下达“分列式,开始”的口令,听到口令后,各受阅方队指挥员分别进到本方队队列中央前,下达“右转弯,齐步——走”的口令,指挥本方队将阅兵队形变换成分列式队形。
开始行进。听到“齐步——走”口令后,各方队指挥员按照方队之间规定的距离,指挥本方队人员前进。
各方队行至第一标兵处,将队列调整好。进至第二标兵处,掌旗员下达“正步——走”的口令,并和护旗兵同时由齐步换正步,扛旗换端旗(掌旗员和护旗兵不转头)。此时,阅兵首长和陪阅人员应当向军旗行举手礼。各方队指挥员下达“向右——看”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口令后(可喊“一、二”),按照规定换正步(步枪手换端枪)行进,并在左脚着地的同时向右转头(位于指挥位置的军官行举手礼,并向右转头,各列右翼第一名不转头)不超过45度,注视阅兵首长。此时,阅兵台最高首长行举手礼,其他人员行注目礼。各方队进到第三标兵处,掌旗员下达“齐步——走”的口令,并与护旗兵由正步换齐步,同时换扛旗;方队指挥员下达“向前——看”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口令后,在左脚着地时礼毕(将头转正),同时换齐步(步枪手换提枪)行进。各方队通过第四标兵后,换跑步到指定的位置。待最后一个方队通过第四标兵,阅兵指挥下达“标兵,撤回”的口令,标兵按照相反顺序跑步撤至预定位置。
4.阅兵首长讲话
分列式结束后,阅兵指挥调整好队形,请阅兵首长讲话。首长讲话完毕,阅兵指挥下达“立正”口令,向阅兵首长报告阅兵结束。
5.送军旗
送军旗是在阅兵首长讲话后或者分列式结束后进行。阅兵指挥员下达“立正”、“送军旗”的口令。听到口令后,掌旗员(成扛旗姿势)、护旗兵按照迎军旗路线的相反方向齐步行进。军旗出列后行至部队右侧前方时,阅兵指挥员下达“向军旗——敬礼”的口令。听到口令后,掌旗员(由扛旗换端旗)、护旗兵换正步,部队按照迎军旗的规定敬礼。当军旗离开距队列正面40~50步时,指挥员下达“礼毕”的口令,部队礼毕;掌旗员(由端旗换扛旗)、护旗兵换齐步,返回原出发位置。
思考题
1.《内务条令》的作用及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2.《纪律条令》的作用及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3.《队列条令》的作用及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4.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有哪些?
5.分队队列动作包括哪些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