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宿  营

第二节 宿  营[2]

宿营,是部(分)队在行军、输送或战斗后的食宿。目的是使部(分)队得到休息和整顿,以便于继续行军或做好战斗准备。分队通常采取露营、舍营或两者结合的方法宿营。露营是指在房舍外利用帐篷的住宿;舍宿是利用居民房舍的住宿。分队通常在上级编成内宿营,有时单独组织宿营。

一、特点与要求

(一)条件简陋,环境复杂

行军中的宿营,分队通常是根据上级意图随机选择宿营地域,有时在野外搭帐篷露营,有时利用居民房舍,与正常情况下的住宿相比,条件相对简陋。分队对宿营地域的自然、社会环境比较陌生,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复杂的环境给分队宿营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二)加强警戒,严格管理

分队到达宿营地域后,应迅速组织露营或舍营。在宿营过程中,指挥员大量的工作是对所属人员和生活的管理。分队宿营时应安排值班警卫,严格管理,禁止人员随意走动,搞好伙食和卫生管理,使人员的体力和精力通过宿营得以迅速恢复。

二、组织指挥与管理

分队宿营时,指挥员应根据分工,迅速组织指挥所属分队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使分队尽快得到休息。

(一)选择宿营地域

分队宿营地域通常由上级确定。单独宿营时,自行选定。自行选择时,应视地形情况灵活采取预先或临时选定两种方法。预先选择,通常由指挥员先在图上确定宿营位置,然后派出设营队预先进入宿营地域,查明宿营地域的地形、社情和居民条件,并区分各分队的宿营位置,选择进出道路,准备给养、组织警卫,迎接分队进入宿营地。

宿营地域应当有一定的地幅和良好的地形,有良好的进出道路,有充足的水源和较好的卫生条件。避开洪水道、油库、高压电源和易崩塌的危险地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避开严重的沾染区,以便卫生防疫。宿营地域的面积,营通常为6~8平方千米,连约1平方千米,排约0.4平方千米,班为0.05平方千米。连间距通常为300米,排间距为30~50米,班间距为20米。

夏季宿营地点应选择比较干燥、地势较高、通风良好、蚊虫较少的地方;冬季宿营时,应选择在避风向阳的地区。

(二)确定宿营部署

分队的宿营部署,通常根据地形、宿营时间、宿营方式等因素在行军命令中确定,也可能临时确定。集结地域有良好的地形时可采取集团部署,适当缩小宿营地域内各分队之间的间隔距离,以便于指挥和管理。露营时,通常以连为单位,沿道路一侧或两侧,利用地形疏散配置。舍营时,应当以连、排为单位,尽量在居民地边缘配置,并离开重要交叉路口、桥梁、有明显方位的街区,人员配置在房屋内。露营和舍营相结合时,应当将救护所配置在房舍内。

住宿地域的部署主要包括分队宿营地区的区分和紧急集合、紧急疏散场的区分。部署应根据地形和宿营方式而定。露营时,应利用地形,以排、班为单位成疏散配置。舍营时,应根据房舍条件,尽量按建制住房。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指挥员都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实施部署。指挥所通常位于宿营地域中央附近便于指挥的位置。紧急集合场应选择在宿营地内或附近便于集中的地点。紧急疏散场应选择在便于疏散隐蔽的地点。宿营警戒部署主要包括观察和勤务的派遣,班哨、步哨、流动哨、潜伏哨和警卫哨的部署等。

宿营部署确定后,指挥员应迅速明确各分队的住房或露营地,确定次日的任务及为执行任务应做的准备,宿营的通信联络信(记)号及口令、指挥员的位置;制定灯火管制措施。

(三)进入宿营地后的工作

分队到达宿营地域时,应当在设营人员引导下,按顺序进入指定的宿营地域。指挥员应立即指定值班分队,明确集合场地、各分队疏散位置和遇有紧急情况时的行动方法,提出宿营要求及注意的事项;督促分队按时休息,并为次日继续行军做好准备;及时向上级呈送宿营报告。

1.呈报宿营报告

分队进入宿营地后,应迅速搜集行军和宿营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报告的方式有文字、口述等。连通常向上级呈送宿营报告(附宿营部署图),也可口述报告。排通常向连口述报告。宿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当日出发时间、经过地点、行程、到达时间和地点、人数及伤病员情况;宿营部署(绘制略图);给养情况;人员思想情况;存在问题和请示事项。

2.组织休息,搞好管理

部署完毕后,各分队应迅速进入宿营地,并做好以下各项工作:一是选定架设帐篷的具体位置。选定位置后,应组织人员进行修整。通常,夏季应铲除杂草,略加平整土地,开挖排水沟,燃烧艾草驱除蚊虫。冬季应利用就便设置挡风墙,采集燃料,采集干燥的茅草、树叶或细枝条铺设地铺等。二是架设帐篷、挖掘厕所。分队通常利用制式帐篷露营,若无制式帐篷,可利用就便器材如雨衣、雨布、树枝等架设简易帐篷。三是寻找水源,明确饮水,用水的方法,并注意警戒水源。四是做饭、吃饭。分队通常以野炊的方式制作热熟食。野炊通常由炊事班进行。组织野炊时,指挥员应派出警戒,明确野炊的位置、方式、时间、要求及注意事项。五是安排好伤病员,穿刺脚泡,烤晒衣服。六是军官深入排、班,检查督促分队尽快休息,加强查铺查哨。

3.做好群众工作

分队单独宿营时,指挥员应适时与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取得联系,了解社情。向分队简要介绍宿营地区的社情和风俗习惯,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开展拥政爱民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助民劳动解决群众困难。离开宿营地时,应做好群众工作,送还借用的东西,挑水扫地,填平厕所,征求意见,检查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