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城镇化的基本理论
3.1.1 城镇化的概念
1)城镇化的定义
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镇化的类型
向心型城镇化与离心型城镇化;
外延型城镇化与飞地型城镇化;
积极型城镇化与消极型城镇化,即积极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镇化;消极型城镇化:先于经济发展的城镇化称为消极型城镇化,也称假城镇化或过度城镇化,如有些拉美国家;低度城镇化: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城镇化,如中国、原苏联。
3.1.2 城镇化曲线
即城镇化过程曲线,城镇化初期发展速度较慢,中期发展速度加快,到后期(成熟期)发展速度又变慢,呈拉平的“S”曲线。
3.1.3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1)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呈对数相关关系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呈对数相关关系可以很好地解释城镇化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即拉平的“S”曲线)。
2)区域发展政策与城镇化格局的空间差异
计划经济时我国城镇化水平是北高南低,改革开放以后是东高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