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队列条令》教育及队列训练

第四节 《队列条令》教育及队列训练

《队列条令》是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和队列指挥的法规,是我军队列生活的准则和队列训练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以及参训的预备役人员。

一、《队列条令》概述

现行的《队列条令》对我军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和队列指挥进一步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范,在内容上更具有科学性、稳定性、准确性和操作性,使队列训练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的、适应我军新时期军队正规化建设需要的训练科目,队列训练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军正规化建设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队列条令》的特点

随着我军各种军事法规的逐步完善,有关战术、技术动作已经由相应的军事法规加以规范,队列动作的规范则转为以日常队列生活的需要为主。从历次修改《队列条令》的过程看,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以操场为主的队列动作,而战术、技术动作逐渐减少。

2.突出徒手队列动作,持、操枪的动作逐渐减少。

3.突出基本的队形,队形种类逐渐减少。

4.突出适应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需要。

(二)《队列条令》的目的

《队列条令》的目的是“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和队列指挥,保持整齐划一和严格正规的队列生活”。这一目的很鲜明地提出了三点:一是规范性,《队列条令》作为一种队列法规,军队的特殊组织职能,决定了必须用统一的模式规范军人的队列行为,队列训练必须依此严格实施;二是整齐划一性,它体现着队列行为的高度集中统一;三是严格正规队列生活,它突出了为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要将日常训练、管理与养成有机地结合。

(三)《队列条令》的作用

1.依法治军、体现我军宗旨。军队正规化建设体现在诸多方面,而队列则是正规化最为直接的一种外在表现。良好的军姿、严整的军容、整齐划一的行动,对内以其自身的形象体现着人民军队的宗旨及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对外展示着国威、军威,体现着人民军队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成。

2.着眼提高战斗力、注重军人培养。通过严格的队列训练和队列生活,培养军人严明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培养坚毅、无畏的军人气质,使我军整体精神面貌能在每个军人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以适应高技术条件下作战对军人基本素质的要求。

二、《队列条令》的基本内容

2010年6月颁布的《队列条令》,适应了军队建设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适用性、规范性明显增强,主要增写了军人宣誓、新式轻武器操作和纪念仪式中礼兵行进的“礼步”等队列动作,以及晋升(授予)军衔、授枪、纪念仪式等新的内容,修改了坐姿脱(戴)帽和放帽、分队乘坐交通工具、车辆行进中的调整指挥等队列动作和一些过时的称谓。《队列条令》有总则,队列,指挥,队列队形,队列动作,分队乘坐汽车,敬礼,国旗的掌持、升降和军旗的掌持、授予与迎送,阅兵,附则等,共11章71条,4个附录。这些规定反映了部队队列生活的特点,是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必要形式。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总则,包括制定本条令的目的、适用范围、作用与意义、首长机关的责任、队列纪律;第二章队列指挥,包括队列指挥的位置、队列指挥的方法、队列指挥的要求;第三章队列队形,包括队列基本队形,队列的间距,班、排、连、营、团各级的队形要求;第四章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第五章班、排、连、营、团的队列动作;第六章分队乘坐汽车、火车、舰(船)艇和飞机;第七章敬礼,包括敬礼的种类,敬礼、礼毕的动作及单个军人和分队、部队敬礼;第八章国旗的掌持、升降和军旗的掌持、授予与迎送;第九章阅兵,包括阅兵的权限、阅兵的形式、阅兵的程序、师以上部队阅兵、其他部队和院校阅兵、海上阅兵和码头阅兵、空中阅兵;第十章晋升(授予)军衔、授枪和纪念仪式;第十一章附则,包括武警部队适用、队列动作调整授权、生效时间及附录。

三、队列动作训练

(一)队列训练原则

队列训练原则,是在总结训练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训练规律而确定的。

1.统一标准、严格要求

统一标准、严格要求是队列训练的根本要求,只有准确地把握标准,严格实施训练,克服随意性,才能确保训练质量。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正确理解条令,严格把握标准。《队列条令》是以命令的形式下达的简明条文,它不可能将所有的细小内容都包括进去,这就要求教(练)员要对条令内容有充分、正确的理解,熟悉标准,严格把握。

(2)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从严、从难训练,苦练、巧练结合。

2.因人施教、分步细训

因人施教是教学规律的客观反映,是教(练)员根据受训练者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需求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它突出了教(练)员的施教主动性,考虑了受训者个体差异性,是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环节。分步细训是指在队列训练中必须遵循《队列条令》的系统性和军人认识活动的规律性,有计划、按次序、分步骤地进行教学与训练。从内容上体现由静到动,由站到走;从形式上体现由易到难,由分解到连贯,逐步掌握各个训练内容。贯彻这一原则应做到:

(1)要了解受训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对队列训练重要性的认识、队列基础和接受能力等,使训前准备更具有针对性。训练中针对不同受训对象,采用不同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2)科学地运用训练方法。

3.突出重点、精讲多练

突出重点,精讲多练,是指在时间安排上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提高时效。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认真分析,准确把握训练的重点与难点。难点有时就是重点,必须安排较多的时间训练。

(2)正确认识精讲与多练,防止以形式代训,应以高质量促训。

4.形象教学、启发诱导

形象教学、启发诱导,就是通过教(练)员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直观的动作,引发受训者的学习兴趣和对训练重要性的认识,进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训练的积极性。

5.训管一致、注重养成

训管一致、注重养成的原则,是指在队列训练和队列生活中,将训练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寓管于训、训管结合,同时把养成教育作为巩固队列训练效果的一个主要手段,训练与养成相结合,做到教养一致。贯彻这一原则,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学习条令,严格落实条令。条令是队列训练的准绳,它既是教学内容,又是管理的基本依据。因此,学好条令,严格落实,是做到训管一致,教养一致的前提条件。

(2)要在训练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巩固训练效果。队列具有强制性、统一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因此,在组织训练时,要靠铁的纪律和顽强的作风,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

(3)注重养成、齐抓共管。队列训练的时间是有限的,相比之下,军人的日常队列生活则是大量的,应将队列训练的成果体现在日常队列生活之中,形成规范的军人队列养成。

(二)单个军人队列动作训练

1.立正、跨立、稍息

(1)立正

这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听到“立正”的口令,两脚跟迅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2)跨立

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上分区队列等场合,可与立正互换。听到“跨立”的口令,左脚向左跨出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3)稍息

这是队列动作中一种休息和调整姿势的动作,可与立正互换。听到“稍息”的口令,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携枪(筒)时,携带的方法不变,其余动作同徒手。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2.停止间转法

停止间转法是停止间(原地)变换方向的方法。分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需要时也可半面向右(左)。

(1)向右(左)转

听到“向右(左)转”的口令,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2)向后转

听到“向后转”的口令,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3)持枪转动时,除按照徒手动作要领外,听到预令,将枪稍提起,拇指贴于右胯,使枪随身体平稳转向新方向,托前踵(95式班用机枪托底)轻轻着地,成持枪立正姿势。

3.行进与立定

(1)齐步与立定

齐步主要用于部队的整齐行进。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5厘米(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5厘米;着作训服时,与外腰带扣中央同高),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2)跑步与立定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3)踏步与立定

踏步分齐步踏步和跑步踏步两种,主要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听到“踏步”的口令,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照齐步或者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踏步是原地的动作,应注意不要移动位置;上体要保持正直。

齐步、正步和礼步时,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取捷径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2步,再按照上述要领进行)。

4.步法变换

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

齐步换跑步,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

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齐步行进。

起步换踏步,听到口令,即换踏步。

跑步换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踏步。

踏步换齐步或跑步,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踏2步,再换齐步或跑步行进。

5.行进间转法

行进间转法是行进间变换方向的方法,分别向右转走、向左转走和向后转走。

听到“向左(右)转走”的口令,左(右)脚向前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左(右)约45度,身体向左(右)转90度时,左(右)脚不转动,同时出右(左)脚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向后转走时,左脚向右脚迈出约半步,脚尖向右约45度,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向后转180度,出右脚,按照原步法向新的方向行进。

6.脱帽、戴帽

脱、戴帽时,双手取捷径,上体保持正直,不得晃动。

(1)脱帽

立姿脱帽时,双手捏帽檐或者帽前端两侧,将帽取下,取捷径置于左小臂,帽徽朝前,掌心向上,四指扶帽檐或者帽墙前端中央处,小臂略成水平,右手放下。坐姿脱帽时,双手捏帽檐或者帽前端两侧,将帽取下,置于桌(台)面前沿左侧或者膝上(帽顶向上,帽徽朝前),也可以置于桌斗内。戴贝雷帽脱帽不便放置时,将帽左右向内折叠,左手将左肩袢提起,右手将帽插入左肩袢下,帽顶向上,帽徽朝前。

(2)戴帽

双手捏帽檐或者帽前端两侧,取捷径将帽迅速戴正。

7.敬礼

单个军人在距受礼者5~7步处,行举手礼或者注目礼。

(1)举手礼

行举手礼时,应首先面向受礼者成立正姿势,然后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处(戴无帽檐或者不戴军帽时微接太阳穴,与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20度),手腕不得弯曲,右大臂略平,与两肩略成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听到“礼毕”口令或对方还礼后,将手放下。

(2)注目礼

行注目礼时,面向受礼者成立正姿势,同时注视受礼者,并目迎目送(左、右转头角度不超过45度),听到“礼毕”的口令,将头转正。

徒手或者背枪时,停止间,应当面向受礼者立正,行举手礼,待受礼者还礼后礼毕;行进间(跑步时换齐步),转头向受礼者行举手礼(手不随头转动),并继续行进,左臂仍自然摆动,待受礼者还礼后礼毕。携带武器(除背枪)等不便行举手礼时,不论停止间或者行进间,均行注目礼,待受礼者还礼后礼毕。

(三)分队队列动作训练

1.班的队形

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需要时,可以成二列横队或者二路纵队。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的间隔和距离。

2.整齐、报数

(1)整齐

这是使队列人员按照规定的间隔和距离保持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向左和向中看齐。听到“向右(左)看齐”的口令,基准兵不动,其他士兵向右(左)转头(持枪时,听到预令,迅速将枪稍提起,看齐后自行放下),眼睛看右(左)邻士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左)看齐。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2)报数

听到“报数”的口令,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

3.集合、离散

(1)集合

这是使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照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集合时,指挥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全班听到预告或者信号,原地面向班长成立正姿势。听到“集合”口令,军人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班长集合,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2)离散

这是使列队的单个军人、分队、部队各自离开原队列位置的一种队列动作。离散分离开和解散,班通常只进行解散。队列人员听到“解散”的口令后,应当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4.出列、入列

单个军人和分队出、入列。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1步用正步),或者按照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然后,进到指挥员右前侧适当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1)出列

听到“第×班(排)”的口令后,由出列班(排)的指挥员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后,由出列班(排)的指挥员答“是”,并用口令指挥本班(排),按照本条的有关规定,以纵队形式从队尾(位于第一列的班取捷径)出列。

(2)入列

听到“入列”的口令后,由入列班(排)指挥员答“是”,并用口令指挥本班(排),以纵队形式从队尾(位于第一列的班取捷径)入列。

5.行进与停止

(1)行进

横队行进以右翼为基准,纵队行进以先头为基准。

(2)停止

当听到指挥员下达“立定”,按照立定的要领实施。停止后,听到“稍息”的口令后,先自行对正、看齐,再稍息。

(四)阅兵

1.阅兵权限

阅兵,由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委员及团以上部队军政主要首长或者被上述人员授权的其他领导和首长实施。通常由1人检阅。

2.阅兵形式

阅兵,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通常进行两项,根据需要,也可以只进行一项。

3.阅兵程序

阅兵,分为上级首长检阅和本级首长检阅。当上级首长检阅时,由本级军事首长任阅兵指挥;当本级军政主要首长检阅时(由1人检阅,另1人位于阅兵台或者队列中央前方适当位置面向部队),由副部队长或者参谋长任阅兵指挥。

(1)迎军旗

在阅兵式开始前进行。

(2)阅兵式

团阅兵式的队形,通常为营横队的团横队,或者由团首长临时规定。列队时,各枪、炮手分别持枪(95式自动步枪手、冲锋枪手挂枪)、持炮,40火箭筒手肩筒。必要时,可以架枪、架炮。

阅兵式程序:

首先,阅兵首长接受阅兵指挥报告。当阅兵首长行至本团队列右翼适当距离时或者在阅兵台就位后(当上级首长检阅时,通常由团政治委员陪同入场并陪阅),阅兵指挥在队列中央前下达“立正”的口令,随后跑到距阅兵首长5~7步处敬礼,待阅兵首长还礼后礼毕并报告。例如,“师长同志,步兵第×团列队完毕,请您检阅。”报告后,左跨1步,向右转,让首长先走,尔后在其身后侧(当上级首长检阅时,团政治委员在团长右侧)跟随陪阅。

其次,阅兵首长向军旗敬礼。阅兵首长行至距军旗适当位置时,应当立正向军旗行举手礼(陪阅人员面向军旗,行注目礼)。

再次,阅兵首长检阅部队。当阅兵首长行至团机关、各营部、各连及后勤分队、装备分队队列右前方时,团机关由副团长或者参谋长,各营部由营长,各连由连长,后勤分队由团指定的指挥员下达“敬礼”的口令。听到口令后,位于指挥位置的军官行举手礼,其余人员行注目礼,目迎目送首长(左、右转头不超过45°)。当首长问候“同志们好”或者“同志们辛苦了”时,队列人员应当齐声洪亮地回答“首——长——好”或者“为——人民——服务”。当首长通过后,指挥员下达“礼毕”的口令,队列人员礼毕。

最后,阅兵首长上阅兵台。阅兵首长检阅完毕后上阅兵台,阅兵指挥跑步到队列中央前,下达“稍息”口令,队列人员稍息。当上级首长检阅时,团政治委员陪同首长上阅兵台,然后跑步到自己的列队位置。

(3)分列式

团分列式队形由团阅兵式队形调整变换,或者由团首长临时规定。团分列式,应当设四个标兵。一、二标兵之间和三、四标兵之间的间隔各为15米,二、三标兵之间的间隔为40米。标兵应当携带自动步枪,并在枪上插标兵旗。

班用机枪手、狙击步枪手托枪,81式自动步枪手提枪,95式自动步枪手、冲锋枪手挂枪。

分列式程序:

①标兵就位。分列式开始前,阅兵指挥在队列中央前,下达“立正”、“标兵,就位”的口令。标兵听到口令,成一路纵队持(托)枪跑步到规定的位置,面向部队成持枪立正姿势。

②调整部(分)队为分列式队形。标兵就位后,阅兵指挥下达“分列式,开始”的口令,尔后,跑步到自己的列队位置。听到口令后,各分队按照规定的方法携带武器(掌旗员扛旗),团、营指挥员分别进到团机关和营部的队列中央前,各分队指挥员进到本分队队列中央前,下达“右转弯,齐步——走”的口令,指挥分队变换成分列式队形。

③开始行进。变换成规定的分列式队形后,团机关由副团长或者参谋长下达“齐步——走”的口令。听到口令后,团指挥员、团机关人员齐步前进,其余分队依次待前一分队离开约15米时,分别由营、连长及后勤分队指挥员下达“齐步——走”的口令,指挥本分队人员前进。

④接受首长检阅。各分队行至第一标兵处,将队列调整好。进到第二标兵处,掌旗员下达“正步——走”的口令,并和护旗兵同时由齐步换正步,扛旗换端旗(掌旗员和护旗兵不转头)。此时,阅兵首长和陪阅人员应当向军旗行举手礼。副团长或者参谋长和各分队指挥员分别下达“向右——看”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口令后(可喊“一、二”),按照规定换正步(81式自动步枪手换端枪)行进,并在左脚着地的同时向右转头(位于指挥位置的军官行举手礼,并向右转头,各列右翼第一名不转头)不超过45°注视阅兵首长,此时,阅兵台最高首长行举手礼。进到第三标兵处,掌旗员下达“齐步——走”的口令,并与护旗兵由正步换齐步,同时换扛旗。其他分队由上述指挥员分别下达“向前——看”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口令后,在左脚着地时礼毕(将头转正),同时换齐步(81式自动步枪手换提枪)行进。当上级首长检阅时,团长和团政治委员通过第三标兵后,到阅兵首长右侧陪阅。各分队通过第四标兵,换跑步到指定的位置。待最后一个分队通过第四标兵,阅兵指挥下达“标兵,撤回”的口令,标兵按照相反顺序跑步撤至预定位置。

(4)阅兵首长讲话

分列式结束后,阅兵指挥调整好队形,请阅兵首长讲话。讲话完毕,阅兵指挥下达“立正”口令,向阅兵首长报告阅兵结束。当上级首长检阅时,由团政治委员陪同阅兵首长离场。

(5)送军旗

在阅兵首长讲话后或者分列式结束后进行。

思考题:

1.我军的共同条令是什么?

2.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的《内务条令》的内容有哪些?

3.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的《纪律条令》的内容有哪些?

4.什么是《队列条令》?现行的《队列条令》是何时颁发的?包括哪些内容?

5.队列训练的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