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语概述

委婉语概述

一、委婉语的产生

委婉语产生于“俗讳”,是禁忌心理的产物,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心理密切相关。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社会,都存在语言禁忌。委婉语和禁忌语休戚相关。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某些事物心存忌讳,为了交际的和谐顺利,为了交际双方更易接受,遭到禁忌的事物的名称必须改头换面,有些刺激性的字眼,敏感的话题就得转移,以一种人们认为“得体、高雅”的名称出现,对犯忌讳的事物或避而讳之或委婉言之,于是避讳委婉的修辞手法应运而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委婉语已渗透到各个领域。

(一)汉语委婉语的产生

汉语中最早的委婉语是随禁忌语的出现而产生的,如果不需要禁忌,许多委婉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正是禁忌语的存在,刺激委婉语的产生,促进其数量的扩大。自古以来,汉语中最忌讳的就是一个“死”字,一般会借用其它的词语委婉含蓄地来表达。据调查,汉语中关于“死”的委婉语有上百种之多。

与人交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必要的,有些敏感性、刺激性的字眼不得不提时,为了对方更易接受,需说得文雅含蓄一点,这是委婉语产生的第二个原因。

在《战国策·齐策》中有这样一段话:“后基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以先王之臣为臣。’”齐王见孟尝君威望高,势力大,恐危及自己的统治,想撤他的职,但又不愿直说,所以以”寡人不以先王之臣为臣”为借口来委婉表达其意。

中国是礼仪之邦,说话办事都要求个“雅”字,这种求“雅”心理是委婉语产生的第三个原因。

(二)英语委婉语的产生

在西方社会,委婉语的出现和中国一样有处于自己需要避讳的事物。英语委婉语的产生是从“塔布”开始的,英语的Taboo或Tabos,一般音译成“塔布”或禁忌。“塔布”是波里尼西亚汤加群岛上土著民族的一种习俗。十八世纪的时候,航海家James Cook来到这个岛屿时,他发现当地人说话被严禁使用与一些特定的人、事物或行为有关的词。英语的委婉语的产生是从语言禁忌开始的,当人们不愿说出禁忌之事,而又不得不指明此事时,就必须用比较委婉的词语来替代要说的话。也就是说人们在放弃一个禁忌语的同时,就找到一个词语去填补这个空缺,于是也就创造了一个委婉语。

在远古时代,人们对生死、地震、雷、电和火山等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和恐惧,而产生了迷信,对神灵进行崇拜,因此在言语中不敢冒犯和触怒神灵,神名被视做神的化身,人们不敢直呼其名,而必须用其他委婉的词语来称呼神名。比如,按罗马神话中的主神朱庇特的职务来称之为The Thunderer(雷神),而那位蛇发石心,身穿黑袍,手执鞭剑、火把的“复仇女神”真名为the Furies,就通常被称为the Eumenides(意为kingly ones或friendly慈善之神或友好之神)。

委婉语大量出现的时期是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产阶级的数量急剧增加,而且他们构成国家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也是那个时期委婉语大量出现和加速发展的社会原因。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1983)认为,人们为了不直截了当地触及对方的“面子”,只好拐弯抹角、含蓄间接地表达其真实的信息,而让听者自己去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

二、委婉语的定义

委婉,是言语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委婉语(euphemism)是一种语言学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委婉语的基本特征就是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不刺耳的词语来代替令人不快的、粗鲁无礼的、听起来刺耳的词语。(邓炎昌,1989:220)

早在18世纪80年代初,英国作家Gorge Blunt就在英语中首次引用了euphemism一词,并给了这样一个定义:(Euphemism)is a good of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 a bad word。“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语“euphemismos”,其中前缀eu的意思是“good”,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整个意思是good or pleasant speech,即好听的话语。美国著名作家门肯(H·L·Mencken)称委婉语为gilded words(镀金词),而斯蒂芬·坎费尔(Stefan Kanfer)把它说成cosmetic words(化妆词),这两种说法无疑都对委婉语的含义和作用做了确切的描述。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1984)对委婉语的的解释是:the substitution of an agreeable or in offensive expression for one that may offend or suggest something unpleasant。委婉语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为了避免引起不快、尴尬而采用的一种间接说法,使之听起来顺耳,避免人们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关于委婉语的定义,国内学者一直都有争议。1989年,伍铁平教授将利用语义模糊构成的委婉语归纳为四类:

1. 利用模糊词语婉指精确词语。例如在中国用“红灯区”泛指“一切娱乐场所的汇集地”。

2. 利用同属一个集合的模糊程度大的词语婉指模糊程度小的词语。

3. 利用不属于一个集合的一个模糊词语代替另一个词语。

4. 利用一个精确词语婉指另一个精确词语。

从语义学的分类角度来说,委婉语的实际应用,语言交际的核心因素是其理性意义,但其联想意义的应用亦是非常重要。Leech(1974)认为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应意义和搭配意义都应属于联想意义。

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在不同的场合中,人们使用不同的委婉语,很多情况是出于对说话者、听话者及话题所涉及对象的礼貌考虑,有时候人们也会为了保持自己的尊严而使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当人们的基本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自尊的需求。当然,人们也会因为其他特殊目的使用委婉语。

(一)避讳功能

禁忌也称忌讳,即日常生活中的清规戒律,多属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的表现,但其中也有些合理的因素,如礼仪禁忌。委婉语针对的很多都是礼仪禁忌。人们试图用迂回婉转的方式(beat about the bush)对令人害怕或不快的事物进行回避。

中国是一个以等级格局为文化取向的社会,历来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中国古代,百姓官员要对皇帝、上级官员、父母名字里有的字及与其同音谐音字有所避讳,用其他的字词代替。例如,汉光帝名叫刘秀,把“秀才”一词改叫“茂才”;汉明帝叫刘庄,甚至把《庄子》改为《严子》;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据历史记载,十六国时的前秦国主苻生,是个独眼龙,因此避讳“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只”等字眼。手下人无意犯了讳,就要受到剁腿、破肚、拉肋、锯颈等种种酷刑。有一次他叫太医令程延配药时,问及所需人参的好恶与多少,程延回答:“虽小小不具,自可堪用。”这“不具”可是犯了大讳,苻生勃然大怒,先将程延的双眼凿出,再将他杀死。

再如,人们避忌家中长者名字或与家人名讳有关联的事情。《红楼梦》中第二回写道:“怪到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有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这段话是贾雨村听冷子兴介绍贾府情况时才知道林黛玉因避讳母亲的名字“敏”字才故意读错或写错。

在英语中,涉及神灵和圣事崇拜的词汇多为禁忌词汇。一般说来,跟上帝、宗教有关的词语,以及带有宗教含义的词语,往往被看成是神圣的。如“Christ”(基督)、“Jesus”(耶稣)、“Moses”(摩西)、“Joseph”(约瑟)等词,只有在庄严的言词里出现才是合适的,破坏了这个规则,就会使说话人受到谴责或嫌弃。因此,人们在称呼上帝时常用一些委婉语,如“The All Mighty”、“The Lord of lords”等。

委婉语的使用最早是和文化中的禁忌联系在一起的,文化禁忌的存在使委婉语的使用成为了必须,使说话者能够自由谈论禁忌的东西。

(二)礼貌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进步,很多禁忌已经不像以往带有神秘可怖的色彩,但是代替那些禁忌的委婉语已经逐渐融入社会生活,使用委婉语不仅仅是为了避讳,更是为了礼貌。比起直接的表达,委婉语的使用让人觉得更有礼貌、更令人舒适。

例如,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这样写道“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死亡在这里用“停止思想”和“永远睡着”取代,这样写既表现作者对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尊重,又显得庄严而优雅,寄托了作者的无限哀思。

委婉语的间接性体现了一种含蓄之美,使语言从庸俗转换成高雅。在英语中,人们将“公共厕所”婉称为“restroom”或者“comfort station”,如果错误地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休息室”或“慰问站”就会闹笑话了。在公共场合里,人们要去上厕所通常会说“to 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to wash one’s hand”,“make a noise”等;汉语里也有表示上厕所的委婉语,如“洗手”,“方便”等。

又如,在英语中老板解雇职员不说fire,而说discontinue,这样委婉地照顾到职员的颜面,更加礼貌。

(三)掩饰功能

有些委婉语有装腔作势的嫌疑,有的则带有一些欺骗性,本质上是用好话美化那些事实上并不美好的事物。委婉语在一定程度上粉饰了源语的意思,犹如裹着糖衣的谎言,有时候会使人混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这类委婉语在商业、政治、教育、军事外交等领域比较常见。

在商业领域中,商品的涨价被称为upward price readjustment。另外,广告中的动词buy会被另一些词替换,例如try、ask for、send for,因为buy会给人花钱的感觉,而换词之后体现商家对自身商品的自信和对购买者的尊重,同时会激起购买者的欲望。又如,航空公司把“一等舱”叫做“豪华舱”,“二等舱”称为“公务舱”,“三等舱”称为“经济舱”,这样的划分可以避免旅客由于座位等级产生地位不平等的感觉。

在教育领域中的委婉语运用非常广泛。教师针对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不会说“差生”,而说exceptional students,在描述这类学生时,会说can do better work with help,而不会直接说slow或者stupid。

政治军事领域的委婉语通常是一个国家或政府运用文字手段掩饰事情真相的工具,以达到为自己行为辩护的目的。例如很多政治丑闻都用“-gate”,而不是直接用“affair”或者“scandal”。1972年的水门事件后,“Watergate”一词用来指任何类似的政治事件或者丑闻。又如,有些国家为了掩盖侵略的邪恶本质,把一国对另一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说成积极防御(active defense),把轰炸(bombing)说成空中/地面手术(air/ground operation),而造成的平民伤亡(civilian casualties)说成附带损伤/过失杀人(collateral damage/ manslaughter)。

外交辞令中的委婉语更是数不胜数,因为大量使用委婉语或模棱两可的话可以使政府及其官员、外交官、政治家们灵活周旋、能及能退。我们很熟悉的“乒乓外交”就是婉指通过乒乓球队的交流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做法。类似我们经常听到的还有贫穷国家被称为“第三世界”或“发展中国家”,富裕的国家被称为“发达国家”,这些词的使用是为了掩盖世界贫富差距加大的事实,减少国家之间的摩擦。

(四)求雅功能

委婉语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让人感觉高雅,这是礼貌原则的进一步体现。如女子的汗水被称为“香汗”、“粉汗”;中国古人称呼自己会用“鄙人”,称自己的儿子会用“犬子”;古人忌讳死亡,人死去会说“仙逝”、“亡故”等。

又如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楚庄王旅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事田猎。及在宫中,惟日夜于妇人饮酒为乐。悬令于朝门,曰:‘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申无畏入谒,庄王右抱郑姬,左抱蔡女,踞坐于钟鼓之间,问曰:‘大夫之来,欲饮酒乎?闻乐乎?抑有所欲言也?’申无畏曰:‘有大鸟身被五色,止于楚之高阜三年矣。不见其飞,不闻其鸣,不知此何鸟也?’庄王知其讽己,笑曰:‘寡人知之矣,是非凡鸟矣。三年不飞,飞必冲天,三年不鸣,飞必惊人。子其俟之。’申无畏再拜而退。”

这里的语言就是委婉语的一个典型,大夫借用五色鸟的典故委婉的指出庄王之弊,语言精炼雅致,不失庄重。中国的封建阶级思想的影响,使中国人在对上级领导者说的时候会出现许多的委婉语的应用,在不破坏上级领导者的脸面的基础上说出他的错误。

在英语中,人们为了提高某些职业的社会地位,通常用委婉语将一些名称向上类比,这样既可以使劳动者避免因为“卑微工作”产生自卑情绪和精神不安,又体现了社会对这些平凡职业的肯定和尊重。

例 1 无线电修理工 radio electrician—radio doctor

   理发师 barber—cosmotologist

   家庭主妇 housewife—household executive

   收垃圾工人 garbage collector—sanitary engineer

   女仆 maid—domestic help

例 2 He is a bicycle doctor.

此句不能译作:“他是个骑单车的医生。”因句中的doctor是委婉语,是某种职业的美称,故不作“医生”解,而是表示repairman的涵义,因此应翻译为“他是个自行车修理工。”

(五)幽默讽刺功能

委婉语还具有幽默和讽刺功能,委婉语的表达使语言变得生动风趣,更加耐人寻味。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的妻子比较强硬,丈夫软弱,这样的丈夫常被称为“妻管严”。

又例如,钱钟书在《围城》里调侃鲍小姐的一段话:

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巾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在热带热天,也许这是最合理的妆束,船上有一两个外国女人就这样打扮。可是苏小姐看得鲍小姐赤身露体,伤害中国国体。那些男学生看得心头起火,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了。有人叫她“熟食铺子”(charcuterie),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在这段经典的描写中,鲍小姐被比喻成“熟肉铺子”和“局部真理”,钱钟书并非正面描写她行为放荡,而是通过这两个比喻的委婉语让人们在欢笑之余觉察出她的不检点。

委婉语还可以使残酷的事实赋予幽默感,讽刺语言更加耐人寻味、引人深思。例如,be sent into prison(坐牢)说成live at government’s expense,增加了几丝调侃的韵味,体现了人生乐观精神。又如英国讽刺文学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在《一个温和的建议》(A Modest Proposal,1729)中提出了一个“公平、全家而可行的建议”——将儿童肥养,当他们长到刚好一岁的时候把他们卖给富人作为美味佳肴享用,皮可加工为手套、皮鞋,其他器官也相应可以找到自己的销路。这样不仅使小孩可以摆脱将要面对的人生贫困和悲惨的命运,对他们的父母们来说也是一种解脱。这个委婉的“建议”可以让人看出爱尔兰人民已经贫困到什么地步,这个“建议”是对残酷剥削爱尔兰人民的英国统治者提出的有力控诉。

四、英汉委婉语的构造原则

任何语言现象的构成都遵循一定的原则,委婉语也不例外。委婉语代替直白的语言不是任意的,受到某些规则的支配和限制。一般来说,有以下三个原则。

(一)距离原则

我们日常生活中创造和使用的委婉语必须具备有拉开语言符号和它所指的禁忌客体的“心理距离”这个功能。如果不遵循这个原则就达不到任何委婉的效果。

语言禁忌(linguistic taboo)的产生就是由于语言符号和禁忌客体的“心理距离”为零,二者直接联系起来所致。比如shit和piss之所以会称为禁忌语,是因为这两个词和实际的生理排泄行为直接联系起来。为了使语言符号和直接的行为产生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用一个所包含关于禁忌客体的信息较少的,较为模糊、笼统的词来代替,如thing,act,matter等词。我们用VD代替venereal disease,用the big C代替cancer就是这个原因。

(二)相关原则

相关原则即我们选用的委婉语必须或多或少的和它的源词有关,且必须和它所产生的语境相关,否则在言语交际中就容易引起误解。根据距离原则,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符号和它所指的禁忌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越大,所达到的委婉效果就越多。但言语交际的本质迫使人们不得不去遵循另一个支配委婉语的构成原则——相关原则。为了保证信息的顺利传递,避免产生误解,我们所选用的委婉语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和它的源词相联系,要在正常语境下听话者理解范围之内。比如说,如果说话者说出这么一个句子“My dog went to the bathroom yesterday.” 这里委婉词语went to the bathroom,很明显地和它本来的词toilet相联系,那么听话者就不难悟出它的意思了。如果这里不是用bathroom而是room的话,听话者就会感到不解。这样不但不能达到委婉的效果,而且阻碍了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我们分别用chest,BM,gosh,和visually retarded students,来代替breast,bowel movement,sod,和blind students,所有这些委婉语都或多或少和它们本来的词相关。

(三)动听原则

委婉语构造遵循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即动听原则。这里的“动听”并非声音的优美悦耳,而是我们所选用的委婉语须具备较好的伴随意义,能引起相对美好的情感联想。

委婉化不仅是一个单纯避免不想要的联想的被动过程,还是一个获得好的联想的主动过程。比如我们之所以要用monthly friend、in the flower来代替menstruation,就是因为它能引起好的联想。当然,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好”的联想并不是绝对的,比如说mentally handicapped这个委婉语并不是真正的动听,但比起它本来的词stupid就文雅动听多了。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自谦委婉语,如把自己的儿子说成“犬子”,这并未违反“动听原则”。一般委婉语对双方来说都带有“动听”的含义,而这种自谦委婉语主要是针对听话者而言的。说话者为了取悦对方,不惜贬低自己,这样在对方听起来时动听的,达到了言语交际的目的。

距离、相关、和动听这三个原则是人们创制委婉语的基本原则。这三个原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制约着委婉语的性质。

五、委婉语的构成手段

构成委婉语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三种:语音手段、词汇语义手段、语法手段。

(一)语音手段

委婉语的伪装效果首先体现在语音上。语音手段构成的委婉语在英语中非常活跃。使用语音手段可以从听觉和视觉上隐藏某些不该说或不想说的词语,从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汉语的语音或声调的改变、英语词语的语音或重读的改变等可以构成委婉语。英语中的语音变异式委婉语很多。语音变异委婉手段应该是语音畸变法、重读音节转移法。通过语音畸变法(phonetic distortion)所构成的委婉语常用来替代和上帝及诅咒有关的禁忌语。如“God”的语音畸变形式有“Godfrey,Gol,Gom,Gosh,Hot,Cock,Gog,Cod,Cud,Od,Ods,Ad,Gad,Ged,Gud,Golley”。为了表示对上帝的敬畏,上帝“Jehovah”(耶和华)被读成“Adonai”;“Lord”读成“Lawks”,“Law”,“Land”;“by Jesus”读成“bejesus”;“by God”成为“begorrah”。“laboratory”(实验室)为了避免和“lavatory”(厕所)相混,改变单词的重音构成英语委婉语,其重音原来在第一个音节,后来,人们将其重音移到第二个音节。

(二)词汇语义手段

词汇语义手段是通过实词类的词汇意义来表达句子含义,包括模糊词语、概念隐喻、概念转喻、迂回表达、借词等。

1. 模糊词语

“模糊词语”顾名思义,是离开语境下含义不清晰的词语。如英语模糊词有thingy,thingummy,thingummyjig,thingummabob,whatsisname,whatnot,whatsit。用这些模糊词语可以构成委婉语。

例3 No chance of it coming to Manchester—not a snowball’s chance in whatsit.

曼彻斯特队不会有机会了——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whatsit本身没有具体的语义,离开语境我们无法确定它指什么;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不同的语境下能被其替代的概念是无穷的。因此,听者在理解其含义时先要理解其所在的语境,然后才能确定它所替代的词语。

2. 概念隐喻

简单来说,隐喻的主要功能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喻体和本体之间有某些相似之处。如死亡是可怕的,有关死亡的字眼也是人们非常忌讳的。因此,死亡委婉语是典型的委婉语。构成死亡委婉语的概念隐喻有“死亡是休息”、“死亡是和上帝、神灵在一起”、“死亡是旅行”等三个。

例如,有关“死亡”的英语隐喻表达有the last voyage(最后的航程)、to launch into eternity(驶向来世)、under sailing orders(奉命航行)等。在汉语中,我们也有死亡概念的旅程隐喻表达,如“踏上不归之路”、“走上了黄泉路”等。

3. 概念转喻

转喻也就是换称,委婉的新名比旧称外延更大。如英语的bust一词在1691年出现在英语中时,意思是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body。到1819年时,诗人拜伦在《唐瑛》中用它来指breasts。当代美国又用chest取代了bust。(于海江,1992)

下面是转喻手段构成的委婉语的具体例子:

例 4 the pill(药片)—birth control pill(避孕药片)(范畴代指成员)

   vehicle(载体)—missile(导弹)(范畴代指成员)

   aspirin(阿司匹林)—any pain relieving tablet(镇痛药)(范畴成员代指整个范畴)

   jerk(舞蹈病)—stupidity(愚蠢)(事物代指其属性)

   the black(黑色)—black people(黑人)(颜色属性代指事物)

   top(上部)—breasts(乳房)(以部位属性代指器官)

   bottom(底部)/ posterior(后部—buttocks(屁股)(以部位属性代指器官)

   the smallest room(最小的房间)—W.C.(厕所)(以设施的大小属性代指设施)

   nuclear bomb(核弹)—nuclear device(核装置)(成员代指其范畴)

   poppy(罂粟)—opium(鸦片)(以原材料代指产品)

   pick(撬锁工具)—thief(窃贼)(被控制者代指控制者)

4. 迂回表达

迂回陈述就是不直陈其事,而是只说出其相关行为,将严重的事态轻描淡写,让人听后不至于感到难堪或刺耳,简单而言,就是“短话长说”。(范家材,1992:178)如“to eat for two”(吃双份饭——怀孕)、“wind from behind”(来自后面的风——屁)、“Sorry! I have to do my business.”(抱歉!我得干我自己的事儿——解手)、“relieve oneself”(使自己放松——解手)、“have a bowel movement”(做一下肠子运动——解大手)、“pay nature calls”(应自然的召唤——解手)等。另外,委婉语具有掩饰功能,在商业、政治、教育、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委婉语都是使用迂回表达法来构成的。

5. 借词

英语中常借用拉丁语和法语进行委婉表达,因为拉丁语和法语在传统上被认为是高雅语言。直接运用外语表达委婉就是利用了母语与外语之间的一种距离——相对熟悉与相对不熟悉。(束定芳,1989)例如,lingerie (F)——内衣(underwear),libido (L)——sexual desire(性欲)。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许多借用外国语进行委婉表达的例子,例如《围城》中,方鸿渐和苏小姐的一段对话:

方鸿渐“我要坐远一点——你太美了——这月亮会捉弄我干傻事。”

苏小姐的笑声轻腻地使鸿渐心理抽痛:“你就这样怕做傻子么?……我问你这聪明人,要什么代价才肯做傻子?”

鸿渐低头不敢看苏小姐:“我没有做傻子的勇气。”

苏小姐胜利地微笑,低声说:“Embrasse-moi”

鸿渐没法推避,回脸吻她。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钱钟书《围城》)

此处,苏小姐以为方鸿渐深爱自己却羞于启齿,于是发出“吻我”的请求。即使苏小姐很开放,但对于请求男士吻自己还是有点难为情的,于是她采用法语来委婉地表达。

(三)语法手段

委婉语构成的语法手段包括疑问、否定、虚拟等几种。

例5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问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例6 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

例7 If I were you I would go to the park with your grandma.

例8 I wondered/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spare a few minutes to go over my abstract.

在例5中,母亲用猜测的疑问语气委婉地表示了希望“长妈妈”能给同床的“我”多留一点空席。例6是用否定的方法委婉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听起来比“I think you’re wrong.”这种陈述较为间接。例7是通过虚拟来委婉表达不便直说的事情。而例8则是通过过去时态、是否疑问等手段来表示委婉的请求。

本节讨论了英、汉委婉语的产生,并对委婉语的定义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构造原则和构造手段。委婉语在语用功能方面有避讳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求雅功能和幽默讽刺功能;委婉语的构造原则遵循距离原则、相关原则和动听原则;委婉语的构造手段包括语音手段、词汇语义手段和语法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