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意志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意志的基本原理

一、意志行动

(一)什么是意志行动

如果说感知觉是外部刺激向内部意识的转化,那么,意志过程就是内部意识向外部行为的转化。因为意志过程总是要伴随着行动,并指向外部的特定目标。我们把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动称为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只有人类才能预先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动物虽然也能够作用于环境(如挖洞、啃食树木等),甚至有些高等动物能表现出某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如黑猩猩觅食),但从根本上讲,它们都未能上升到自觉意识水平。这是因为,动物的行动可能十分精巧,但它们不能明确意识到行动的目的,也无法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结果。而人在从事活动之前,就有了明确的行动目标来调节和引导自己的行动,并能预测和控制活动的结果,这一点动物是无法做到的。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

1.明确自觉的目的性

意志行动是和目的分不开的,没有目的就没有意志。人的本能行为如咳嗽、眨眼等,或无意识动作如走路时的姿势等,都没有什么明确、自觉的目的,不属于意志行动。意志行动是一种经过思考,根据一定的目的去支配和调节行动的心理过程。例如:人在身体某一部分受到创伤时,为了使伤口早日愈合、减少痛苦,及时在伤口处涂上药物;学生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克服困难,上课认真听讲,记好笔记;教师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和挫折而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等,这些都是意志行动。自觉的目的性是意志行动的首要特征,这是意志行动的前提。人在从事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已经作为行动的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了。正是由于这种自觉的目的性和对行动的意识,人才能产生符合目的的行动,同时又制止那些不符合目的的行动。离开了自觉的目的,就没有意志可言。行动的目的越明确,目的的社会价值越大,意志的水平就越高,行动的盲目性和冲动性也就越小。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行动和克服困难总是紧密相连的。一般的有意动作,例如,打开窗子换气,打开音响听音乐等都不能算意志行动。意志行动总是与调节人去克服困难,排除行动中的障碍分不开的。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是意志行动的核心和基本特征。行动虽有自觉的目的性,但若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仍不属于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的水平往往是随着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的不同而变化的。就意志过程中的困难来说,一般可分为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

内部困难主要是指主体内部的障碍,包括知识经验欠缺,能力有限,以及身体有疾患等。一些运动员可能由于能力所限导致成绩停滞不前而中途放弃,一个舞蹈演员可能因为意外受伤而告别舞台生涯。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好的性格特征等都有可能成为实现活动目的的内部障碍。懦弱、自私、懒惰的人很难承担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外部困难是指意志行动中遇到的外部环境的阻碍,既可能是有限的生活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可能是恶劣的气候条件或工作条件等。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乘热气球进行环球航行总会失败,既和变幻无常的气候条件有关,也和经验不足以及设备不够精良有关。但总的来说,外部困难必须通过内部困难起作用。克服了内部困难,就更容易战胜外部困难。中国古代的《为学》一文提及:“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往往由于在心理上无法克服内部障碍而总是过分夸大和惧怕外部困难,以致半途而废、一蹶不振。因此要培养坚强的品质,加强意志锻炼,勇于挑战自我,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标。

3.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随意运动是指一种受意识支配的,具有一定目的性和方向性的活动,通常是一些已经熟练掌握的动作。譬如在生活中,运动员自如地运球上篮,学生熟练地屈膝做操,画家持笔作画,音乐家操琴谱曲,都是意志行动的表现。意志行动离不开个体的行为,但个体的行为表现并不见得都是意志行动。如一个不会作画的人信手涂鸦,一个不会打拳的人胡踢乱打,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谈不上熟练掌握,都不能算作意志行动。一般来讲,随意运动越熟练,掌握程度越高,意志行动也就越容易实现。所以,坐在钢琴前练习两个小时,一个钢琴家要比一个初学弹琴的小孩子更容易做到;一个经验丰富的司机可以担负起长途驾驶的任务,一个刚学开车的生手则会感到困难无比。

自觉地确定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只有具备这三个特征,才能构成完整的意志行动。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意志行动是一个复杂的自觉行动过程,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一)采取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是意志行动的动因。一般要经过确定目的、形成动机和拟订计划等环节。

1.确定目的

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如果行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么确定目的就不需要意志努力。如果行动的目的不止一个,则需要意志努力。但是,目的的确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通常,人们在行动之前往往会有几个彼此不同、甚至相互抵触的目的,需要对其进行权衡比较,根据目的的意义、价值、客观条件和自身特点最终确定一个。有一定难度、花费一定意志努力后可以达到的目的,往往是比较适宜的目的。一旦目的得以实现,便可以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喜悦,弥补由于在目的确定时发生内心冲突所带来的损害,为更好地实现下一个目的做准备。如果有几种目的都很适宜、很诱人,人们就会发生内心冲突或动机斗争,难以下定决心作出抉择,这就需要合理安排。先实现主要的、近期的目的,后实现次要的、遥远的目的。在几个目的中,选择确定一个目的的过程,是一个决策过程。决策是意志行动中重要的成分,在整个决策过程中,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决策实行之初,必须探讨目的的实现意义、价值及其各种方案,同时搜集各种情报,从中筛选出一种最可行和最有前途的方案。在决策执行阶段,必须建立一套信息反馈系统,以便有效地修正行动,顺利达到目的。

2.形成动机

人的行动总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在简单的意志行动中,动机是单一的、明确的。动机一经引发,通过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就可实现。但是,在复杂的意志行动中,有时会同时存在几种动机,其中哪一个先实现,哪一个后实现?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轻重缓急、利弊得失等使人面临复杂的冲突和选择,这就是动机冲突。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存在着复杂多样的动机,但它们在意志行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个人最强烈、最稳定的动机,常成为他的主导动机。主导动机决定着行动的方式和行动过程的坚持性,还决定着意志过程的结果。除了主导动机外,其余的都属于行动的辅助动机。但有时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之间可能会发生转化。

3.确定行动目的

在动机斗争获得解决之后,或明确了行动的主导动机之后,行动的方向和目的就容易确定了。作为意志行动都要有预先确定的行动目的,这是意志行动产生的重要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说,动机斗争的过程也涉及对外界多种行动目的的权衡选择。目的有好坏之分,最终应确立既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个人的行动目的。目的也有远近、主次的不同。一般来讲,我们总是要先实现近期目标,再实现远期目标。我们既可以选择先实现主要目标,再实现次要目标,也可以选择先实现次要目标,再集中力量实现主要目标。

4.选择行动方法

确立行动目的之后,就需要选择适宜的行动方式和方法。有时行动方法同行动目的有直接联系,无须选择。但在许多情况下,达到同一个行动目的的方式和方法可能不止一种,这时就需要进行选择。首先要比较不同方式和方法的优缺点。其次还要考虑行动方式和方法是否符合公众利益和社会公德,是为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还是选择既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个人的方式。

5.制订行动计划

选定了行动目的和行动方法之后,在执行决定之前,还有一个步骤就是制订行动计划。特别是在复杂的意志行动中,如打一场战争或做一次大手术,都需要精心准备,做好计划。计划的制订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力争周密而严谨。因为一个切实、合理的计划将为执行决定打下良好基础。

(二)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使拟订的计划付诸实施,从而达到既定目的。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因为即使有了美好的行动目的和高尚的动机,拟订的计划也很完善,如果不付诸实际行动,所有的一切就失去了意义,也就谈不上意志行动的完成,即所谓“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此,执行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

1.执行决定阶段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

如果说采取决定阶段主要是克服主观上的内部困难,那么,在执行决定阶段,就既要克服内部困难,也要克服外部困难。

引起执行决定过程中内部困难的因素有很多,有的可能是前一阶段的动机冲突未解决好,原先被压抑的动机又开始抬头,同当前的动机相冲突;有的可能是由于境况的变化,产生了新的动机,同原有的行动目的相矛盾;另外,淡漠的态度,消极的心境,自私、懒惰、保守等不良性格都可能成为意志行动中的障碍,使人的行为处于犹豫、动摇状态,阻碍活动目的的实现。

引起执行决定过程中外部困难的原因也很复杂,既可能是资金设备的短缺,也可能是时间、空间上的不利因素,还可能是人为的干扰和破坏。

对此,首先应该解决内部困难,只要认定行动目的是有意义的、计划是合理的,就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排除干扰,克服自身的弱点,坚持意志行动。内部困难得到解决后,外部困难一般总能加以克服。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凶险恶劣的地理形势,抑制住内心的恐惧、动摇和畏缩,以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爬雪山、过草地,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一项在当时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壮举。当然,如果有人力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使得决定无法执行,就应该果断终止原定计划,再作新的打算,这仍然是意志行动的良好表现。

2.执行决定阶段还要接受成败的考验

有很多时候,执行决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家为发现一种新物质,要长年累月地待在实验室里搞研究;运动员要夺得奥运冠军,必须经过多年的训练和无数比赛的磨砺。在这个过程中,有短暂的成功,也有暂时的挫折和失败。要使意志行动的目的最终实现,就要有对待成败的正确态度。既不要迷失在成功的喜悦里,造成后面意志行动的轻率和盲目,也不要因一时的失败就丧失信心、半途而废。特别是对待失败,应该冷静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经历过成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三、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一)什么是冲突

人们在意志行动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愿望和动机,但因为时间、地点、条件,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并非所有的愿望都能得到实现和满足,于是出现了动机之间的矛盾斗争或冲突。一旦冲突出现,总会伴随着某种情绪状态,如紧张、焦虑、烦恼、心神不定等。当问题特别重要,而可供选择的各方面又都具有充分的理由时,这种特殊的内心状态就会更深刻、更持久。

(二)冲突的种类

人的意志行动表现为接近或回避某一个目标。根据意志行动的这一特点,可以把冲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接近—接近型冲突

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当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追求两个有价值的目标时,因不能同时获得而产生的动机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就是这种动机冲突的体现。在某些时候,人们面临多种选择,分身乏术,不能同时得到。譬如一个面临大学毕业的学生既想参加工作,又想考研究生,为此犹豫不定。若要解决这种冲突,只能是权衡轻重,趋向认为更有价值的目标。如果那个学生认为考研后继续深造意味着新的学业压力和经济负担,但从长远来看,参加研究生学习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自己也会有更大的收益,那他可能会选择放弃眼前的工作机会去考研。

2.回避—回避型冲突

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躲避两个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或情境时,因不能同时避开而产生的动机冲突。所谓“前有断崖,后有追兵”就属于这种情况。再比如一个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想认错又怕挨批评、丢面子,不认错又担心被人揭发后受更大的处分。对于这种情况,也需要当事人权衡轻重,作出明智的选择。当这个学生认识到立即承认错误、悬崖勒马是最好的补救方法时,动机冲突也就随之解决了。

3.接近—回避型冲突

一个人面对同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目标,既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它的弊处时产生的心理冲突,称为接近—回避型冲突(也称趋避式冲突)。如既想吃肉又怕发胖,既想成名又畏惧成名途中的艰辛,既想旅游又怕花钱等。古代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兵败斜谷,进退两难,当夜规定军中口号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这种内心矛盾的体现。在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爱恨交织,对一件东西取舍不定,也是趋避斗争的体验。面对这种情况,只能权衡利弊,作出接受或放弃的决定。比如一个人既为炒股的丰厚收益所吸引,更为股市的高风险而担忧,再考虑到自己工资微薄,没有雄厚的炒股资本,可能会就此放弃。

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接近—回避型冲突常常出现一种更复杂的形式,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选择,由此引起的冲突称为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例如,现在各用人单位都提倡人员流动。当一个人看到某经济特区招聘职工时,可能会引起接近—回避型冲突。他想到去特区工作的很多好处,如工资收入高、住房条件好等,但又担心去一个新的城市工作和生活不习惯,子女教育问题难以解决。如果留在原单位工作,工资和住房条件差,但工作和生活环境早已习惯,也比较安定,子女升学的条件也好等。由于考虑各种利弊、得失,产生了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解决这种冲突要求人们对各种可能性进行深入的思考,因而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经典实验

动机斗争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苏联心理学家以人为被试,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趋避动机斗争的实验:在距离1.5米处的一块垂直板上有一个光点,沿25厘米直径做圆周运动,圆周的正上方既为起点又为终点,整个圆周划分为60格。被试的任务是在光点开始顺时针方向转动后,跟踪监视,当被试认为光点回到起点时,即按一下键,使光点停止移动。若光点正好停在起点处,得10分,超前一格扣10分,滞后不给分也不扣分。实验设计的意图是引起趋避动机斗争的条件:既要得分,又要避免扣分。

结果发现,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下述三种不同的活动倾向:

(1)趋强于避,宁可因按键过迟而扣分,也不愿轻易提前按键;

(2)趋避折中,被试有时准时按键,使光点停在出发点上,有时略为提前,使光点停在起点左右;

(3)避强于趋,被试倾向于提前按键,使光点在出发点的前一格停止。

实验结果表明,趋避折中者得分最高,避强于趋者得分最低。由此可见,趋的动机过强或避的动机过强都不利于作业。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适当调节趋避动机的强度,将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冲突的结构模型

为了说明不同冲突的性质和作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Lewin)提出了描述冲突的结构模型,这些模型包含以下四个重要概念。

1.效价

效价是指物体或活动的积极或消极特性。效价通常以“+”、“-”符号来代表。“+”表示该特征对个体具有吸引力;而“-”表示该特征对个体具有排斥力。在接近—接近型冲突及回避—回避型冲突中,“+”、“-”特性分别属于不同物体或活动;而在接近—回避型冲突和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中,正、负效价属于同一物体或活动,因而使该物体或活动具有两歧的效价。

2.向量

向量驱使个体朝向或离开有效价的物体。

3.运动

运动是指当情境中出现单一驱动力(接近的或回避的)时,个体所采取的行动方式。

4.生活空间或场

生活空间或场是指每次冲突发生的疆界。在回避—回避型冲突中,疆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它的限制,个体就可能完全回避整个情境,即离开生活空间而没有任何反应。

四、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一)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也就是俗话说的“碰钉子”。挫折包括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两者关系密切。挫折情境导致挫折感受,挫折感受是一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包括交织在一起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

挫折也像压力一样无所不在,关键要看人们是否承受得住。有不少各方面都非常优异的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在强手如林的新环境里一下子失去了绝对优势,不再是最出色的学生,因而意志消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便是一个承受不了挫折的例子。

(二)挫折情境

挫折情境也就是导致挫折的原因。人的任何挫折都与所处的情境有关。挫折情境是指使目标不能实现的各种阻碍和干扰因素。导致挫折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包括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是指环境方面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外在因素常常是个人意志或能力所不能左右的,如个人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意外事件、社会动乱等。例如,一名辛勤耕作了一年的农民眼看丰收在望,正盘算着如何把即将得来的收益用于改善生活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冲走了庄稼,也冲走了他的希望。这里导致挫折的因素就是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外部力量。

内在因素主要是指阻碍目标实现的自身条件限制。包括个人的生活条件、人格特点、心理状态、经济水平等。例如,一个身材矮小的人,一心想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这个愿望显然很难实现,使他体验到挫折感。自我估计过高的人,因为设定了不现实的目标,很多愿望难以实现,也容易受到挫折的打击。挫折虽然带来的是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但挫折对人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根据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形象地把挫折比作一块石头。石头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但对于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强者它可以成为垫脚石,让人站得更高;对于弱者它可以成为绊脚石,使人一蹶不振。经历挫折,可以使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磨炼意志,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解决问题、适应环境的能力。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相反,挫折承受能力差的人却可能因此产生心理上的痛苦,情绪不稳,行为失态,甚至导致生理或心理疾病。

(三)挫折反应

人们在遭受挫折后,个体对挫折的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攻击行为

社会学习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Dollard &Miller)于1939年出版了《挫折与攻击》一书,他们用大量实验证据来证明挫折与攻击的关系。他们认为,攻击是挫折的必然结果,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攻击行为,那么他可能受到了挫折。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找到不少这样的例子,如有人在单位受了气回家后就打骂妻儿,一些青少年为社会所抛弃而走上犯罪道路等。

2.冷漠

有的人在长期遭受挫折,又对改变现状感到无力和绝望时,可能会表现出冷漠、麻木。这种冷漠中包含着愤怒,是愤怒暂时受到压抑而以间接方式表达的反抗。

3.幻想

个人遭到挫折后,可能会陷入一种想象中,就好像白日梦,即暂时离开现实,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以获得满足。这是一种对待挫折的非现实的方法。幻想对挫折后的情绪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但它终究代替不了现实,并不能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处于挫折与冲突的情境中时,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方法来减轻内心的不安,以恢复情绪的平衡与稳定,这些方法统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它是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保护自己。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抑制、否认、转移、退行、投射、补偿、合理化、反向、文饰等。

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当人面对挫折时,心理平衡往往会遭到破坏。在多数情况下,人会感到困扰、不适应,体验到痛苦的折磨。出于人的自我保护本能,会自发地唤起心理防御机制,以达到缓冲挫折、减轻焦虑情绪的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是积极的,但如果心理防御机制使用不当或过分使用,就会影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反而起到不良效果。

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具有二重性。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化解困境,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只能起到暂时平衡心理的作用,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埋下心理变态的种子,某些心理不健康的人就是消极心理防御机制使用过度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心理防御机制,适时、适度地运用它,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学会更有效地应对挫折。

(四)增强挫折承受力

既然挫折不可避免,那么就有必要学会面对挫折,提高挫折承受力,以下是一些相关建议。

1.正确认识挫折

要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首先要正确认识挫折,建立一个正确的挫折观。在现实生活中,考试不理想、人际关系困难、生活不适应等挫折几乎每个人都曾遇到过。有的人总认为生活中的挫折、困境、失败都是消极、可怕的,受挫后往往悲观、抑郁,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事实上,挫折并不都是坏事,处理得好的话,它可以成为自强不息、奋起拼搏、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生活中许多优秀人物就是在挫折磨炼中成熟,在困境中崛起的。相反,过于一帆风顺的生活反而会使人耽于安逸、丧失斗志,在挑战到来时措手不及。因此只要能坦然面对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就可以适应任何变化的环境。

2.改变不合理观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强烈挫折感的与其说是挫折、冲突,不如说是受挫者对所受挫折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态度。常见的不合理观念有以下几种。

(1)此事不该发生。有些人把生活中的不顺利,学习、交往中的挫折和失败看作是不应该发生的。他们认为,生活应该是愉快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和谐的。一旦生活中出现诸如人际冲突、成绩滑坡、好友背叛、评不上优秀等事件,就认为它不应该发生,因而变得烦躁易怒、束手无策、痛苦不堪、失去信心。

(2)以偏概全。有些人常常以片面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简单地以个别事件来断言全部生活。例如:有人对自己不友好,就得出结论说自己人缘不好或缺乏交往能力;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认为自己彻底失败,不是读书的材料;一次失恋就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等。从而出现自责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而焦虑、抑郁。以偏概全不仅表现在对自己的认识上,而且表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中。例如,因一件事有错而对他人全盘否定;因社会有缺陷,存在阴暗面,就看不到光明而彻底丧失信心等。

(3)无限夸大后果。有些人遇到的是一些小挫折,却把后果想象得非常糟糕、可怕。夸大后果的结果是使人越想越消沉,情绪越来越恶劣,最后难以自拔。例如,一门功课考试不及格,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学不下去,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人生没前途,生命没价值。这实际上是一种自己吓唬自己,给自己施加不必要的压力的做法。只有改变不良的认知方式,纠正错误的观念,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挫折带来的后果,从困难中看到希望。

3.加强修养,勇于实践

为了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应该主动、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磨炼,向生活学习,而不是逃避社会。同时,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养成冷静思考的习惯,经常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激励。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积极主动地适应、勇敢顽强地拼搏、反复不懈地磨炼等,都会使心理更趋成熟,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的能力,可促使心理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4.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挫折承受力与人格特征有关,如下几种人格类型的人常易引起挫折感。

(1)性情急躁的人。他们情绪变化大,易动怒,火爆脾气一点就着,常常因为一点芝麻绿豆的事而引起挫折感。

(2)心胸狭窄的人。他们气量小、好猜疑,喜欢斤斤计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感。

(3)意志薄弱的人。他们做事缺乏耐力和持久性,患得患失,害怕困难,只看眼前利益,经受不了打击和挫折。

(4)自我偏颇的人。他们缺乏自知之明,或者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或者自卑自贱、畏首畏尾。

为了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每个人都应主动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质。重点应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开拓创新等品质。自信才能乐观,乐观才能自信,两者相辅相成。当遇到挫折、困境时,如果相信自己一定能取胜,则会积极去改变现实,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是自信的作用。乐观者在面临挫折、困境时,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能够透过表面的不利看到蕴藏在背后的希望,相信明天是美好的,从而信心十足地去战胜困难。自强不息是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切成功者的共同特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挫折、逆境常常会出现,只有坚强不屈、顽强拼搏,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而那些一遇挫折就偃旗息鼓者,只能半途而废,永远不可能成功。宽容豁达和开拓创新的人胸怀宽阔,对挫折不是被动地适应、一味忍耐,而是面向未来、积极进取,勇于创造新生活。因此,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应从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入手,从细微小事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实践中锻炼,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使心理健康达到高水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