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地球的形成
人类对地球及生命来源的探究,最初是依据丰富的想象力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美丽传说。《五运历年纪》就记载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圣经》中则说上帝用6天时间创造了地球和世间万物。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地球的形成和演化与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关系密切。
关于宇宙的起源假设中,大爆炸(Big Bang)宇宙学说是最有影响的一种。该学说认为,今天的宇宙是从高温、高密状态经膨胀、降温演化而来的。约距今137亿年前,宇宙从一种极高温和超高密的状态在某种条件下开始大爆炸,在极短的时间内由电子、中微子、质子和中子形式的基本粒子合成氢、氦等轻元素。在4亿~5亿年第一批恒星诞生,在恒星内部较轻的原子核聚变为较重的原子核。大恒星超爆(恒星在其寿命的最后阶段出现的大规模爆炸)又造就出更重元素的原子核。因恒星超爆而散落的原子核与太空和星云中的物质再度聚集,形成第二代、第三代恒星,一些恒星周围出现行星、卫星等。
现代天文学的多数假设支持恒星最初由弥漫、稀薄的气体和尘埃(星云)经过凝聚、加热过程而形成。星云说认为太阳系是太阳形成的副产品,太阳的形成在距今46亿年前后,太阳形成遗留的物质生成了行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1978年,我国天文学家戴文赛等提出的新星云说,从天体观测资料出发,对太阳系的起源、主要特征以及运动规律的规则性和不规则性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按照当今人类认知宇宙的水平,从星云到太阳系的过程,首先是在银河星云中产生太阳星云,然后太阳星云逐渐变成星云盘,最后在星云盘中产生太阳和行星。
原始地球从太阳星云中分化出来时,温度较低,轻、重元素浑然一体,并无分层结构。原始地球一旦形成,有利于继续吸积太阳星云物质使体积和质量不断增大,同时因重力分异和放射性元素蜕变而增加温度。当原始地球内部物质增温达到熔融状态时,相对密度大的亲铁元素加速向地心下沉,成为铁镍地核,相对密度小的亲石元素上浮组成地幔和地壳,更轻的液态和气态成分,通过火山喷发溢出地表形成原始的水圈和大气圈。从此,行星地球开始了不同圈层之间相互作用以及频繁发生物质—能量交换的演化历史。
图1.4 宇宙膨胀的构想图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CMB_Timeline75_zh-cnversio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