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霞
( 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摘要:本文着重从分析我国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现状,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 MyLibrary,及其服务功能的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图书馆MyLibrary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MyLibrary系统 高校图书馆 个性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示码:A
图书馆信息服务不仅要根据用户提出的个性化要求提供信息服务,而且需要认真分析用户个人特征和使用习惯等向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向发展。国外首先开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并诞生了一批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MyLibrary。MyLibrary系统在个性化服务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国内对此项研究始于2000 年,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所承担的“基于Web的图书馆定制服务系统”研究项目标志着国内研究的起点,随后,浙江大学、人大等图书馆分别研制和推出了各自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国内关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逐渐展开。
1 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关于个性化信息服务领域的理论研究,我登录中国知网(CNKI),以“个性化信息服务”为主题词,模糊检索到12300多篇相关文章,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研究探讨了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问题,显示了个性化信息服务在图书馆中的重要地位和良好发展态势。个性化信息服务出现迄今为止只有短短十几年,目前对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还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对其定义也有不同的理解。
经查阅一些资料我认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含义,就是面向用户的一种信息服务,它是以用户为中心,研究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行为、兴趣、爱好、习惯、需求特点,为用户搜索、组织、推荐,提供个性化定制信息服务的内容、系统和功能,以满足用户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信息需求。[1] 也就是一种针对用户个人爱好需求的服务,是一种主动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模式。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创新模式。许多图书馆学者借鉴国外图书馆界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个性化定制服务。是指信息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在某一特定系统功能和服务形式中设定信息的资源类型、表现形式、系统服务功能等[2]。
(2)信息推送服务。信息推送服务是运用推送技术(PushTechnology) 来实现的一种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方式。其最大特点是用户一次输入请求,便可定期地收到最新的信息[3]。
(3)定题信息服务模式:一是传统定题服务的网上再现;二是定题通告服务[4]。
(4)“MyLibrary”(我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是一种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灵活组织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于一体的个性化服务平台[5]。
(5)个性化咨询服务模式。个性化咨询服务模式也可以称之为个性化互动服务模式,通常以网上咨询台形式出现在图书馆主页上,它是国内外图书馆较常采用的服务模式[6]。
以馆藏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发生了转变。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现了对用户的人性化、知识化,信息的针对性、连续性和专业性的个性服务,这种服务方式实现了个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的转型,受到了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
2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 MyLibrary
“MyLibrary”介绍到我国的时间大概是2000年。在《图书馆杂志》2000 年第8期上发表的《美国“个人数字图书馆”——主动服务主页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一文是检索到有关“MyLibrary”年代较早的中文文献。这篇文章编译自1999 年坦南特 ( R. Tennant) 在美国《图书馆杂志》( Library Journal) 1999 年第12 期上发表的《个性化数字图书馆》。
为了更好地了解MyLibrary 的概念, 以下列出国内外学者给出的MyLibrary 的定义。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MyLibrary@ NCState 的开发者摩根( E. L. Morgan) 认为: MyLibrary 是一个图书馆提供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可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个性化定制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7]。
作者杨琨在 《MyLibrary 用户需求分析的理论探讨》一文中认为所谓MyLib rary, 是以用户为核心, 以个性化选择为界面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搜集方式, 是根据用户个性特征进行的图书馆信息服务[8]。
薛崧在《基于Web 数据库平台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一文中认为MyLibrary 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可操作的、个性化地收集组织数字资源的一个门户[9].
我国图书馆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开始于1999年底, 当时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首次提到了“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在积极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MyLibrary 作为一种比较成功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实现方案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在国内高校图书馆,MyLibrary 系统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等都开始系统建设和使用MyLibrary系统。
3 国内外图书馆MyLibrary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本人根据其功能和使用情况选择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图书馆的Mylibrary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比较。如国外的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图书馆的Mylibrary@ Ncst ate 系统、康纳尔大学图书馆Mylibrary @cornell 系统和国内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化图书馆个性服务系统和浙江大学Mylibrary系统的四个系统进行分析对比。
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图书馆 和康纳尔大学图书馆的Mylibrary两个系统大概都是从1998年开始研制的, 开始时间比较早, 发展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比较成熟了。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应当说是国内图书馆实施MyLi brary服务比较成功的例子, 系统功能相对也比较完善,而浙江大学图书馆也正在建设与使用。
表 四个系统提供的主要服务功能
从对国内外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比较分析来看,每个系统都针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开发了一些新的服务功能,如最新信息通告、个性化页面定制、与图书馆OPAC链接、书签功能等,但从提供服务功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来看,国外的MyLibrary 系统相对国内系统在技术方面比较成熟,服务功能也比较丰富,但国内外MyLibrary系统都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功能简单而分散,缺乏对用户个人信息行为的分析。MyLibrary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大部分只局限于书目查询、网上借阅、E-mail通知、资源链接等, 较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还很欠缺,信息挖掘不到位, 缺少用户模型分析,还没有形成完整的MyLibrary体系。所以,无法实现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 来向用户提供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 。
(2)无法实现对外部资源的集成与检索。MyLibrary系统没有有效的信息资源组织机制和组织工具, 用户无法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重组和再创造。图书馆在MyLibrary 系统内只能提供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信息资源及学科的参考咨询服务、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新书通报、定题服务等集成界面。
(3)系统的个性化服务体现的不够充分。MyLibrary系统只是提供网站链接的定制、数据库资源链接的定制和基于网页搜索的资源检索模块等一些简单的个性化资源服务。没有通过跟踪用户在信息空间中的活动,自动捕捉用户的兴趣爱好,主动搜索可能引起用户兴趣的信息提供给用户[10]
(4)在信息推送方面,系统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当前的MyLibr ary系统提供给用户的信息资源中仍存在大量与用户的信息需求不相关的信息。虽然现有的MyLibrary系统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但实际上并没有很好的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去进行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服务。从根本上来说, 这并不能有效的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4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逐渐由纸质到数字资源转变,为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服务趋势是不断增强系统的精细服务功能和文献信息服务转型,,为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地自己所需要的个性化服务。学科服务在图书馆的开展为传统图书馆提供了新的深化和延伸服务,为图书馆服务注入了新的生机。
(1) 开发精细化服务功能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是简单、粗放、点到为止的服务且注重服务过程。而精细化服务是重视个性化服务基于研究的服务、跟踪用户全过程、注重服务效果。好比医生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的病人开出不同的药方,所以对于图书馆来说,图书馆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能否深入精细,只有当你提供了像医生一样深入细致的服务才能赢得用户的尊重和信赖。
(2)从文献信息服务到数字知识服务转型,提高个性化服务能力
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逐渐由纸质到数字资源转变,而且有很多工具支持我们的服务过程。基于专业知识、工具和智能的数字知识资源的采集、挖掘、分析等都有效支撑我们的服务过程。如:知识组织与咨询、信息系统建设、情报分析、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等等,不断适应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的新理念。加强图书馆的创新服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
(3) 更加强大的互动性
未来的MyLibrary 系统将进一步增强用户和学科馆员的互动性。系统会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交流平台并且形式多样,可以采用即时互动软件,如QQ、MSN、网络电话等,也可以用E -mail、留言板等方式。这样用户在利用系统时如果有疑问可以及时获得帮助。
(4)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提供嵌入式学科服务
MyLibrary 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信息门户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具有针对性、可定制性、主动性、智能性等特征,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功能。 如:参考咨询服务、专题信息服务、信息素质教育服务、教学支撑服务、数字学术服务、学科知识服务等等。学科服务是未来图书馆开发的一个主流服务模式和主导方向。直接决定图书馆未来的地位和服务的发展趋势。
“MyLibrary”(我的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一种模式,在国外大多数字图书馆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个性化服务, 而国内的个性化服务并没有得到广泛实施, 国内图书馆应借鉴国外经验, 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 加快开展个性化服务的步伐。同时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制度, 为推动面向一线用户的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服务推动图书馆出现更多的个性化服务举措, 服务创新加快高校图书馆的转型与变革。
参考文献:
[1] 王卫军、袁静:《个性化数字信息服务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7(6):98—101.
[2][3] 刘卫忠:《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6(10):185—188.
[4][5] 钱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8 (12):103—106.
[6] 郭丛莲:《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年.
[7]Morgan E L. Putting the "my" in MyLibrary. Library Journal[J].2003(10) : 33—36.
[8]杨琨, 孙平. MyLibrary: 个性化图书馆的实现[J]. 情报资料工作, 2003( 3) : 27—30.
[9] 薛崧. 基于Web 数据库平台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MyLibrary[J]. 图书情作,2002(8) : 24— 27。
[10] 孙庆杰,宋丹辉.对My Library 个性化服务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图书馆学刊, 2007(4):72-73.
[作者简介]
王树霞 女 蒙古族 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 副研究馆员 从事读者服务工作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