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兴起于一战时期的苏黎世,波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美术等领域的文艺运动。达达主义是20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毀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达达主义者认为“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反艺术”。无论现行的艺术标准是什么,达达主义都与之针锋相对。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主义者的创作则追求“无意义”的境界。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欣赏者自己的品味。此外,艺术诉求于给人以某种感观,而达达艺术品则要给人以某种“侵犯”。讽刺的是,尽管达达主义如此的反艺术,但它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达达”作为对艺术和世界的一种注解,它本身也就变成了一种艺术。法国画家杜桑是达达主义最重要的画家。
达达主义绘画否定一切传统的审美观念,主张“废除绘画和所有的审美要求”,要创造一种“全新的艺术”,用一些怪诞抽象甚至是枯燥的符号组成画面。例如,弗朗西斯皮卡比亚的《查拉的肖像》画面上没有具体的造型形象,只是在一条垂直线上画五个圆圈,最下端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文字。维隆.杜桑根据“破坏就是创造”的宗旨,把一个便壶送给1917年的纽约的独立美展。1920年,他又在巴黎展出了“新作”:在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上给蒙娜丽莎添上两撇胡须。达达主义绘画后期的一些画家,如库尔特.施威特尔等则用纸片、抹布、火柴盒、垃圾等粘贴在一起创作“作品”,明确体现了否定一切的艺术思潮,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西方社会中知识阶层对当时社会环境和秩序的否定。
达达主义绘画除了否定一切外,没有对绘画艺术提出任何建设性的主张,作品也没有美学价值。几年之后这一流派便告解体。一些重要画家如弗朗西斯.皮卡比亚等力图从否定一切中挖掘一些积极的东西予以挽救,从而转向了另一个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流派--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它首先产生在瑞士。1915年秋,几个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包括罗马尼亚人特里斯唐.查拉、法国人汉斯.阿尔普以及另外两个德国人,他们在伏尔泰酒店组织了一个名收“达达”的文学团体;1919年,又在法国的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从而形成了达达主义流派。
达达主义,语源于法语“达达”(dada),这是他们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法文原意为“木马”。它采取了婴儿最初的发音为名,表示婴儿呀呀学语期间,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反应。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也应象婴儿学语那样,排队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官能感触到的印象。查拉在草拟的《宣言》中,曾为"达达"下了这样的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东西和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活。"有人还作过进一步的解释:“达达,即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是,是虚无,是鸟有。”
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查拉在回顾达达主义运动时说:"目的在于设法证明这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无非是诗歌的偶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的表达方式,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我们只好叫它为达达。"
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他们宣称:艺术伤口应象炮弹一样,将人打死之后,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因此,达达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某些青年的苦闷心理和空虚的精神状态。
自1919年在巴黎成立了达达团体后,巴黎就成了这一流派活动的基地,文艺杂志《文学》则达了达达主义者的喉舌。参加这一流派的作家有:布洛东、阿拉贡、苏波、艾吕雅、皮卡比亚等。达达主义虽然曾一度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终因精神空虚而不持久。到1921年,巴黎的一些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进塞纳河"淹死",以表示对达达主义的憎恨。1923年,达达主义流派的成员举行最后一次集合而宣告崩溃,它的许多成员随即转向,参加到现实主义作家的行列。艺术达达派主要人物: 阿尔普、毕卡比亚、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