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发展(二)


北宋前期词人

北宋词可分为前后两期。初期词作基本上承袭五代词风;题材狭窄,或写男女恋情,离愁别恨,或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体制上仍以短章小令为主,多用比兴手法,以抒情见长,风格绮丽,蕴藉含蓄。晏殊、欧阳修是其代表,并称"晏欧"。这一时期词坛上独树下帜的作家只有范仲淹。

晏殊

晏殊(99-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七岁能文,称神童。有《珠玉集》一卷。他在仁宗朝官至宰相,由于历官显要,生活豪华,其词内容不外流连诗酒,歌舞升平,现实意义。而他的一些描写离情和个人抒怀之作,在表现落寞惆怅之感的同时,却能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写出含意较深的意境。并概括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便是这类词的佳句。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词数量较多,今存二百余首,有《六一居士词》。词风受南唐冯延巳影响较深,内容以写男欢女爱,伤春惜别者居多,同他的诗文相比,题材甚窄。但他的一些描写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感慨之作,能注重心理刻画,极能显示出北宋前期小令的抒情特点。如“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临江仙》)。这类词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人生感叹,风格蕴藉深婉,已摆脱晚唐五代绮靡习气。特别是那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作,语言精美,色调明丽,意境清新。这些作品在内容与风格上都对后来词风的转变产生了影响,对北宋词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宋初著名政治革新家。他的词作不多,流传下来的只有五首。但他在创作上能别开生面,用词来反映边塞生活,抒写政治怀抱,表现出开阔而深沉的意境。著名的《渔家傲》就是其代表作。这首词通过长烟落日、边声四起、千山重迭、孤城深闭等边塞景象的描写,写出了戍边将士的忧国之心。写得慷慨悲壮,气象开阔,格调雄放,开拓了词的新境界,被称男豪放派的先声。虽然如此,但因数量不多,在北宋词坛上不如晏欧影响大。

北宋前期婉丽词风形成的原因:

(一)宋初社会安定,都市繁华,为达官贵人享乐生活提供了物质条件。而词这种歌唱文体,不仅适合于贵族“娱宾遣兴”,点缀升平,也适合于广大市民阶层茶楼酒肆、秦楼楚馆中娱乐生活的需要。因此,北宋初期的生活环境是这种"香软"词风形成的社会基础。

(二)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看,来自民间的合乐词,适宜于表达缠绵感情。自晚唐五代以来即被视为艳科,伪词,一向用来描写爱情艳事,反映富贵闲人的生活情趣。而"诗庄词媚"的观念在宋人中更为普遍,堪称为政治家的晏欧,他们却从不用所谓的“小道”、“诗余”的词来反映他们在诗文中所表现的重大题材。可见文人对词的社会功能的偏见,也是形成宋初词作题材狭窄风格婉丽的重要原因。

柳永

柳永(9857-1050),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人,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因仕途失意,他常常生活在歌女乐工当中,精音律,善作俗曲,被时人视为浪子才人。所著《乐章集》有词二百多首。

柳永的词题材较为广泛,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描写都会风光、山川景物,反映市民生活。如《倾杯乐》、《迎新春》、《破阵乐》等。尤其是被人传诵的《望海潮》,它描写杭州街市的繁华和湖山的壮美,景象鲜明,引人入胜。这类题材在词中是前所未有的,它使词出现了较为新鲜的画面,对于认识当时城市的风貌也有一定的意义。

2.描写羁旅行役,抒发江湖流落的伤感。柳永一生仕途坎坷,生活困顿,常年流落江湖,奔波飘泊,因此写了不少穷愁感叹,离别怀人的作品,这是柳永词在艺术上最有特色和最有成就的部分。如《雨霖铃·寒蝉凄切》、《满江红·暮雨初收》、《八声甘州·对萧萧暮雨洒江天》等。在离愁别绪的描写中,寄托了他怀才不遇穷愁潦倒后的悲愤和失望心情。在手法上,他把汉魏乐府古诗中游子思妇的题材与晚唐五代以来在词中对男欢女爱离愁别恨的描写结合起来,写得情深意切,凄楚悲凉,缠绵悱恻,生动感人。

3.描写歌妓的生活、思想以及自己的缠绵感情。这类词数量最多。由于他一生中多与歌妓们流连往返,深刻了解她们受凌辱受践踏的痛苦,因此能以同情的心情去写她们渴望自由要求过正常生活的愿望,如《迷仙引》等。这些词写得感情真挚,委婉含蓄。这一部分词中,有的也流露了淫靡颓废的情调,是应当加以剔除的糟粕。


柳永词在艺术表现上有明显的特点:

1.善用赋的手法,层层铺叙,恣意渲染。柳永词以铺叙见长,且能把写景、叙事、抒情融成一片,极大地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如《雨霖铃》,上片记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郊外、设帐饯饮,到兰舟催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写来,有人物、有沽动、有情节,把离别的场面和离人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署名的钱塘词《望海潮》中。更发挥了他用赋的手法写词的长处:上片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的描写,从三个方面铺叙了杭州人口众多,江堑雄伟,市肆豪华的盟况。下片咏西湖,更从湖山全景、四时风光、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来写。这种铺叙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词这一体制能容纳更为丰富的内容,而且由于对描写对象作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从而产生了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2.语言平易浅近,不避俗词俚语。宋人论词有雅俗之辨。柳永不喜用典和华丽的辞藻,善提炼俚俗语,以“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如《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几乎全用口语写成。柳永词浅近如话,近于秦楼楚馆之曲,然又能俗不伤雅,词中多有佳句。如“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古今传诵,经久不衰,深为大众喜爱,故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誉。

柳永是北宋词坛第一个转变词风的词人,对宋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扩大了词的题材。他把词从小庭深院引向市井都会、山程水驿。柳永词中虽然女子相思之作占很大比重,但毕竟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如《望海潮》表现都市的繁华,山川秀丽;《雨霖铃》写羁旅愁怀等,呈现出较为宽阔的画面,为后来词人的创作开拓了新的领域。

2.发展了词体。柳永“变旧声,作新声”,大量创制慢词,为后来词家提供了可以容纳更多内容的新形式。《乐章集》中,慢词占十之七八。自柳永以后,写长调作慢词蔚然成风,为宋词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提高了词的表现技巧。柳词的铺叙和白描手法以及俚俗语言的运用,表现出很高的技巧,对后世作家创作影响深远。  

北宋后期词人

北宋后期的词坛婉约词又占统治地位。在此之前,虽然苏轼对词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词风,但后来的词人并没有沿着苏轼所开拓出来的道路前进。由于词坛上传统的观念还较深固,同时,在当时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享乐生活影响下,社会风气日益腐朽,因此词人们把词的创作又引回到宋初的内容狭窄的老路上去,以酒色和风花雪月为主要描写对象。北宋后期词人还多在艺术技巧上下功夫,他们讲究音律,注重格律,并继承和发扬了柳永的长调慢词。周邦彦被称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是格律派的创始人。他写词既重格律,字句上又刻意雕琢,要求典雅精工,对南宋专重音律的格律派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其《淮海词》四十卷,有词一百余首,多婉约清丽之作。他的词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描写爱情和相思。他多写自己与歌妓舞女的交往、依恋,用谐婉的音律,淡雅的语言抒发真挚深沉的感情,渎来哀婉动人。《满庭芳》系这类题材的代表作。著名的《鹊桥仙》还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歌颂纯洁坚贞的爱情。其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秦观词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抒发自己贬谪飘零的愁苦,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如在流放途中写的《踏沙行·雾失楼台》。这类词委婉含蓄地表现自己的忧愁和悲痛,带有浓厚的伤感情调。

秦观词内容比较狭窄,除了写情就是写愁,很少反映社会现实。其词的主要价值在于艺术上的成就。他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婉转的语言来表达感伤的情绪,在写景抒情的技巧上有许多成功之处。他是北宋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被后人称为“婉约之宗”。

贺铸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东山词》。他的创作在题材和风格上都较秦观丰富多采。贺铸词以婉约为主,兼具豪放的一面。他的一些小词,情思缠绵,风格和秦观相近。《青玉案》写闲愁,其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句,连用三个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比喻抽象不可捉摸的闲愁,新奇警策。给读者以深刻的感染,是时人争相传诵的名句。他的一些咏史、怀古、抒愤、言志之作则是另一种风格。长调《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上片写少年时期的游侠生活和豪放性格,下片写仕途失意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几句,以豪迈奔放的语调,抒发了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抑郁情怀,激愤悲凉,豪放词风。

贺铸和秦观在宋词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秦观上承柳永,下启周邦彦:贺铸则可看作是从苏轼到辛弃疾的一个过渡作家。

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杭州)人。有《清真词》,他是北宋词坛上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因为他精通音律,又善作词,宋徽宗任他为"大晟府"提举官,为王朝制礼作乐。他的词多写风月艳情和羁旅闲愁,既表现了他自己的生活情趣,也迎合了腐朽王朝土大夫们纵情声色的需要,而不能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较为可取的是一些羁旅行役和怀古、写景的作品。如《苏幕遮·燎沉香》写风荷的神态,抒发思念故乡的感情,写得清新淡雅,疏朗明快。《满庭芳·风老莺雏》写飘流生活中的苦闷心情,字句精巧,形象鲜明。但总的说来,周邦彦词的思想内容显得苍白与空虚。